温阳化瘀法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有效性及临床价值研究
2021-10-20陆飞徐敏
陆飞,徐敏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江苏 泰州 214500)
0 引言
“心肾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很高发病率的临床综合征,一般指的是心脏和肾脏其中一个出现急性或慢性功能异常,由此引起另一器官也出现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1]。慢性心肾综合征是比较典型的心肾综合征类型,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是心肾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调控,普遍认为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血流动力学障碍、炎性反应、药物影响、氧化应激等有关,治疗上难度比较大,预后较差[3]。目前,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心肾综合征的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拮抗剂、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可以对心肾器官血流动力学进行一定调节,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对脏器的损伤,可以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3]。慢性心肾综合征临床上多表现为胸前区憋闷、气促、心悸、水肿等多种症状,中医总属“胸痹、喘证、水肿”等范畴,多因为心肾阳虚、气滞血瘀等病机所引起,可采用温阳化瘀法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6例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按照1∶1比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55~84岁,平均(58.63±5.36)岁,病程6个月至3年,平均(2.15±0.45)年。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55~83岁,平均(58.78±5.24)岁,病程6个月至3年,平均(2.37±0.51)年。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纳入标准:①心功能Ⅱ级以上;②知情本次研究,同意参加并自愿介绍相关治疗;③患者意识清晰,语言沟通顺畅;④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疾病;②精神疾病;③临床资料不全。心功能分级标准[4]:①Ⅰ级:心脏病患者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后无疲劳、气喘、心绞痛;②Ⅱ级:体力活动轻微受限,一般活动后会发生疲劳、气喘、心绞痛;③Ⅲ级:体力活动受限明显,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发生疲劳、气喘、心绞痛;④Ⅳ级:无法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情况下也会出现疲劳、气喘、心绞痛,活动后加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疗法,根据患者病情、用药史等,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药物以及血管扩张剂等。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需同时用药治疗。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观察心肾功能改善情况,结合病情控制效果调整用药品类和用法用量。
1.2.2 观察组:本组在使用西药治疗疾病的基础上,给予温阳化瘀方,方剂组成为:制附片10 g(先煎),党参10 g,当归20 g,生地20 g,桃仁25 g,红花9 g,牛膝9 g,赤芍12 g,枳壳6 g,川芎6 g,桔梗6 g,柴胡3 g,甘草3 g。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伴有明显气滞者,增加柴胡至9 g,枳壳9 g,伴有明显水肿者,加泽泻10 g,猪苓10 g。上述药物混合后加水600 mL煎煮,取汁400 mL温服,早晚各1次,每天1剂。
1.3 观察指标。比较临床疗效及心肾功能改善情况。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提高2级,或达到1级,症状显著改善;②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症状缓解;③无效:心功能未改善,症状无明显变化。心功能指标有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肾功能指标有血肌酐和尿蛋白。
1.4 统计学分析。临床疗效使用数(n)或率(%)表示,心肾功能指标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处理应用SPSS 22.0软件,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心功能指标比较。心功能指标比较,患者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均明显下降,LVEF明显上升,且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
2.3 肾功能指标比较。肾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蛋白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护理干预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
3 讨论
慢性心肾综合征是中老年常见病,病情危重,是心力衰竭终末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在中医领域被归纳为“心悸”、“痰饮”、“喘证”范畴,主要病位在心、肾,同时会累及肝、肺、脾等多个脏器[5]。患者心功能及肾功能受损,日常体力活动受限,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临床上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心衰药物,同时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以此维持病情稳定,延缓疾病进展。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药物以及血管扩张剂等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对于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的症状缓解有一定作用,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疾病的发病机制,症状反复出现。中医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可辨证治疗,可针对患者阳气亏虚、瘀血阻滞等病机采取有效治法,常用温阳化瘀方,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方中制附片可温命门之火;党参补气健脾,助附片温阳;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助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功效;牛膝长于祛瘀通脉,引瘀血下行;生地、当归滋阴补肾活血、补血祛瘀;枳壳、桔梗、柴胡三药配伍,使气机得畅而使血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起到很好的温阳化瘀作用,同时可利水降逆,消除水肿。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均明显下降,LVEF明显上升,LVEDD、LVESD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F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蛋白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肌酐和尿蛋白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肌酐和尿蛋白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温阳化瘀法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临床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