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痤汤联合光电协同技术治疗肺经风热型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1-10-20赵东瑞史华洁蒋越梁文丽麻晓玲郑明警
赵东瑞 史华洁 蒋越 梁文丽 麻晓玲 郑明警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 浙江,温州 3250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求治的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中药联合光电组、中药组、光电组、西药组、西药联合光电组,每组各30例。本研究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编号:2019ZB010),且均已告知患者本研究方案内容与目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均拍照存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痤疮严重程度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s)
表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s)
性别[例(%)]组别 例数 年龄(岁) 病程(年)Ⅰ级(轻度) Ⅱ级(中度) Ⅲ级(中度)中药联合光电组 30 15(50.00) 15(50.00) 28.13±4.64 2.24±1.78 8(26.67) 12(40.00) 10(33.33)中药组 30 13(43.33) 17(56.67) 26.13±4.67 2.36±2.07 11(36.67) 13(43.33) 6(20.00)光电组 30 12(40.00) 18(60.00) 25.96±4.85 2.15±1.94 10(33.33) 9(30.00) 11(36.67)西药组 30 14(46.67) 16(53.33) 27.79±4.71 2.64±1.85 11(36.67) 12(40.00) 7(23.33)西药联合光电组 30 12(40.00) 18(60.00) 28.66±3.57 2.53±1.96 9(30.00) 12(40.00) 9(30.00)痤疮严重度分级[例(%)]男女
1.1.2 诊断标准
1.1.2.1 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第9版《皮肤性病学》[8]制定的轻中度寻常痤疮标准:(1)以青年男女多见;(2)皮损好发于面部、额部,多为对称性分布,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溢出;(3)各型皮损包括毛囊口处的粉刺、炎性丘疹、脓疱。
1.1.2.2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专家共识(2016)》[9]中关于肺经风热证痤疮的标准进行中医诊断:皮损以黑头(或白头)粉刺和红色丘疹为主,偶见脓疱,可伴有轻度痒痛感;或见颜面肤色潮红,口干咽燥,小便黄,大便秘结;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滑。
1.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轻中度寻常痤疮肺经风热证的诊断标准;(2)年龄18~45岁,性别不限;(3)按Pillsbury改良痤疮分级法[10]分为Ⅰ~Ⅲ级,皮损主要集中于面部;(4)入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坚持治疗,按时复诊,结束治疗后1个月内不接受其他治疗。
(2)推送学习内容。将课堂知识、难点解析、操作视频、课后作业等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按时推送,让学生及时巩固和回顾,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
1.1.4 排除标准 (1)重度痤疮患者;(2)因药物及化学物质所致职业性痤疮者;(3)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4)面部合并银屑病者;(5)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成分过敏者;(6)妊娠及哺乳期女性;(7)存在Elos治疗禁忌证者,如皮肤恶性肿瘤、皮肤患处急性炎症、严重心血管病、神经性皮炎、耦合剂过敏等;(8)合并智力、精神障碍者;(9)拒绝参与本临床研究者。
1.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1.5.1 剔除标准 (1)误诊或误纳入研究者;(2)入组后发现严重躯体疾病者;(3)入组后服用影响本临床研究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药物者。
1.1.5.2 脱落标准 (1)填写知情同意书后中途退出本临床研究者;(2)患者依从性差,且未按医嘱服药,以及每周未完成2次Elos治疗者;(3)未完成本临床试验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各组患者日常均采用清水洗脸,清淡饮食,保持心情愉悦,共治疗4周,每周复诊1次,记录每次就诊时患者的病情变化(中医证候、皮损程度)及不良反应。
1.2.1.1 中药组 给予自拟方愈痤汤口服,药物组成:黄芩10g,连翘10g,泽泻10g,虎杖10g,生栀子10g,薏苡仁30g,蒲公英15g,桑叶9g,夏枯草10g,甘草3g,以上药物均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药剂科提供,1剂/d,水煎取汁共300mL,早晚餐后1h分服。随症加减:风热者加金银花9g、野菊花9g;挟湿热者加黄连5g、茵陈9g;气滞血瘀者加红花9g、桃仁9g。
1.2.1.2 光电组 予Elos治疗,采用Elos多功能光电平台提供的以色列赛诺龙(Syneron)激光治疗仪的AC探头,设置光能参数12~16J·cm-2,射频参数15~25J·cm-3,光斑窗口12mm×25mm。清洁治疗区域,剃除面部多余毛发,然后涂抹一层约3mm厚的耦合冷凝胶,嘱患者戴眼罩进行眼部保护,探头垂直置于皮肤上并稍加按压,以确保完全贴合,使每相邻的2个光斑有10%~20%重叠,20min/次,2次/周。另外根据患者皮肤分型及测试结果调整使用光能参数、射频参数,骨性区域减少相应的治疗量。
1.2.1.3 西药组 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米诺环素胶囊(生产厂商: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规格:50mg,国药准字:H10920124)口服,1粒/次,2次/d;联合夫西地酸软膏(生产厂商:澳美制药厂有限公司,规格:5g/0.1g,批准文号:JX20140271)外用,2次/d。
1.2.1.4 西药联合光电组 予常规治疗联合Elos,用法用量同西药组和光电组。
1.2.1.5 中药联合光电组 给予自拟方愈痤汤联合Elos治疗,用法用量同中药组和光电组。
1.2.2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综合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等。治疗期间,分别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的皮肤刺激征、胃肠道反应、躯体症状、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情况。
1.2.3 评价指标
1.2.3.1 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评分 目前痤疮皮损尚无明确的评分标准,为了更好地观察临床疗效,本研究在GAGS评分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制定统一的标准。根据毛囊皮脂腺单位的密度、分布及大致面积,把面部好发部位分为5个区:Ⅰ区:前额(2分);Ⅱ区:右颊部(2分);Ⅲ区:左颊部(2分);Ⅳ区:鼻部(1分);Ⅴ区:下颌区(1分),括号内为各个区域的因素分值。按皮损类型的不同,每个区域按无皮损、1个粉刺、1个丘疹、1个脓疱的顺序,分别计为0、1、2、3分,为各个区域的皮损分值。各区域总分值=因素分值×皮损分值×皮损个数,GAGS评分为各区域总分值之和。
1.2.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参考《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11]中摘录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粉刺(寻常型痤疮)诊疗方案”制定疗效判定评分标准:(1)皮疹痒痛:无计0分,有计1分;(2)颜面潮红:无计0分,有计1分;(3)口渴喜饮:无计0分,有计1分;(4)便秘:无计0分,有计1分;(5)尿黄:无计0分,有计1分;(6)舌尖红:无计0分,有计1分;(7)苔薄黄:无计0分,有计1分。
1.2.4 疗效标准
1.2.4.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依照文献[13]中轻中度寻常痤疮皮损GAGS评分制定疗效标准。根据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面部皮疹总评分进行评估,以皮疹消退率作为疾病疗效判定标准。皮疹消退率(%)=(治疗前皮疹总评分-治疗后皮疹总评分)/治疗前皮疹总评分×100%。痊愈:皮疹消退率≥90%;显效:60%≤皮疹消退率<90%;有效:30%≤皮疹消退率<60%;无效:皮疹消退率<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2.4.2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以皮疹结合其他中医证候评分的总评分降低率作为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总评分降低率≥90%;显效:60%≤总评分降低率<90%;有效:30%≤总评分降低率<60%;无效:总评分降低率<30%。总评分降低率(%)=(治疗前中医证候总评分-治疗后中医证候总评分)/治疗前中医证候总评分×100%。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t检验法进行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用Dunnet's T3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组、中药联合光电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西药组、光电组以及西药联合光电组(P<0.05);与中药组比较,中药联合光电组临床总有效率增高(P<0.05)。 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each group[case(%)]
2.2 各组患者GAGS评分比较 治疗4周后,各组GAG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中药联合光电组GAGS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光电组以及西药联合光电组(P<0.05);与中药组比较,中药联合光电组GAGS评分明显降低(P<0.05)。 见表3。
表3 各组患者GAGS评分比较(±s,分)Tab.3 Comparison of GAGS scores in each group(±s,scores)
表3 各组患者GAGS评分比较(±s,分)Tab.3 Comparison of GAGS scores in each group(±s,score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光电组、西药组、西药联合光电组比较,*P<0.05;与中药组比较,#P<0.05Note: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1;compared with Elos group,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Elos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CM group,#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中药联合光电组 30 22.67±5.43 5.05±4.56△△*#中药组 30 21.98±5.09 8.76±3.27△△*光电组 30 22.05±4.82 12.62±4.29△△西药组 30 21.68±4.33 10.87±4.89△△西药联合光电组 30 22.76±5.23 9.05±3.71△△
2.3 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患者皮疹痒痛、颜面潮红、口渴喜饮、舌苔证候改善方面,中药组、中药联合光电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光电组以及西药联合光电组(P<0.05);与中药组比较,中药联合光电组中药证候评分有效降低(P<0.05)。在尿黄、便秘、舌质证候改善方面,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Tab.4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in each group(±s,scores)
表4 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Tab.4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in each group(±s,score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光电组、西药组、西药联合光电组比较,*P<0.05;与中药组比较,#P<0.05Note: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P <0.01;compared with Elos group,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Elos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CM group,#P<0.05
中医证候中药联合光电组 中药组 光电组 西药组 西药联合光电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皮疹痒痛 0.67±0.43 0.12±0.32△△*# 0.71±0.47 0.23±0.36△△* 0.69±0.41 0.30±0.37△△ 0.70±0.45 0.28±0.36△△ 0.70±0.49 0.26±0.37△△颜面潮红 0.72±0.40 0.13±0.33△△*# 0.68±0.44 0.27±0.38△△* 0.73±0.38 0.31±0.26△△ 0.71±0.40 0.29±0.27△△ 0.76±0.36 0.28±0.31△△口渴喜饮 0.75±0.48 0.20±0.47△△*# 0.64±0.49 0.25±0.33△△* 0.77±0.40 0.33±0.36△△ 0.78±0.44 0.28±0.40△△ 0.76±0.41 0.23±0.36△△便秘 0.79±0.34 0.24±0.37△△ 0.75±0.36 0.24±0.36△△ 0.81±0.36 0.25±0.33△△ 0.82±0.41 0.25±0.38△△ 0.78±0.44 0.24±0.35△△尿黄 0.82±0.41 0.21±0.39△△ 0.81±0.39 0.22±0.37△△ 0.80±0.37 0.22±0.34△△ 0.79±0.39 0.23±0.32△△ 0.81±0.39 0.22±0.40△△舌尖红 0.85±0.32 0.18±0.38△△ 0.83±0.33 0.19±0.41△△ 0.86±0.30 0.18±0.36△△ 0.84±0.29 0.19±0.27△△ 0.87±0.36 0.18±0.35△△苔薄黄 0.86±0.26 0.11±0.29△△*# 0.86±0.28 0.14±0.27△△* 0.89±0.29 0.24±0.31△△ 0.87±0.30 0.22±0.30△△ 0.88±0.27 0.16±0.32△△
2.4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刺激征、胃肠道反应、躯体症状、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寻常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颜面部的损容性疾病,80%~90%见于青少年,且男性略多于女性,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困扰[14]。目前针对轻中度寻常痤疮,临床常规治疗多以抗炎、减少油脂分泌为主,但由于其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治疗效果常不尽如人意。因此,寻找一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极为迫切。
研究发现,毛囊皮脂腺中丙酸杆菌的过度增殖是维持痤疮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15]。我科新购置的Elos光电平台集强脉冲光和射频两者之长,采用的AC探头能够运用光源和射频能量的宽光谱对皮脂腺进行精确定位,设定光源波长为400~900nm,蓝色光谱的短脉冲可以作用于皮脂腺中的痤疮丙酸杆菌,在蓝光和光卟啉(细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也称光感应分子)间光力学反应的协同作用下,造成细菌细胞膜的氧化损伤,抑制细菌数量,有利于促使皮脂腺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改善临床症状[16]。本研究采用Elos治疗轻中度痤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具有活动性丘疹脓疱性痤疮的患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进一步维持治疗能使症状得以控制,这与其他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17-18]。
痤疮,中医又称“肺风粉刺”,发病部位以颜面部多见。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有“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郁乃痤”的相关记载,《难经·四十七难》云“人头者,诸阳之会也”[19],故中医学认为面部痤疮多现湿、热、郁交杂之象,其中“湿”表现为丘疹、脓疱,“热”表现为基底皮肤红、肿、疼痛,“郁”表现为结节、囊肿。而肺经风热型是轻中度痤疮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多见于发病初期,或素体阳热偏盛,或外感风邪挟热上犯肺卫,或湿邪久蕴郁热,致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皮疹,临床可见散在或密集分布的针头至粟米大小的红色或淡红色丘疹,或可见小脓头,或有黑头、白头粉刺,可挤出黄白色脂栓。部分患者伴颜面皮肤油腻、瘙痒、潮红,稍重者伴全身症状,如皮疹痒痛、便秘尿黄、口渴喜饮、舌红苔黄等湿热征象。然而,临床上大多只采用单纯清热类药物治疗,在治疗初期收效明显,但到达一定时间节点后治疗开始出现瓶颈。根据近10年来观察到的诸多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中医证候情况,笔者自拟方愈痤汤。方中黄芩、泽泻清利湿热,连翘、虎杖清热解毒,生栀子善清三焦之火,蒲公英、夏枯草清热散结、消肿止痛,桑叶甘寒质轻,清肺润燥,薏苡仁健脾祛湿、理气解郁,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兼治,集清热、祛湿、解郁于一方。同时注重随症加减,湿热者加黄连、茵陈等;气滞血瘀者加红花、桃仁等;脓头较多者酌加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等;大便干者往往属肺热下移大肠,可酌加生大黄以泄腑通便;清热药物易伤脾胃,有胃部不适者可酌加陈皮、半夏。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黄连、夏枯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野菊花等清热类中药能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活性,还具有抗炎、减少皮脂腺分泌等功效[20]。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与中药联合光电组均可有效提高肺经风热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GAGS评分及部分中医证候评分,且以中药联合光电组疗效最为显著,其效果优于中药组,从而具有较好的整体调节作用。
本研究通过Elos联合愈痤汤治疗痤疮,其疗效远远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及西药各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具有抗炎、抗菌、减少皮脂腺分泌等作用的Elos联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健脾祛湿的中药愈痤汤治疗痤疮,一方面可互补不足,增强疗效,以进一步减轻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能在较短时间内保持一定疗效,以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且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由于本临床试验观察病例偏少,研究时间较短,所得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局限性,后续仍需深入研究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