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智慧化供水管网管理体系建设

2021-10-19席峰

科海故事博览·上旬刊 2021年8期

席峰

摘 要 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中对于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而供水管网的建设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并不平衡,从而导致供水行业成为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之一。因此,在新时期必须采用更加科学化的供水管网建设体系,遵循“自上而下,精确供水”的建设原则,为城市化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供水管网体系,确保供水工作能够在科学和精确规划的引导下实现智慧化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智慧供水的供水管网建设总体规划,并且提出了智慧化供水管网管体系的建设措施,希望能够为不断促进城市智慧化供水管网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智慧化供水管网 建设体系 供水系统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1)08-0046-02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镇供水覆盖面积也在进一步扩大,目前,很多自来水公司传统的供水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群众的用水需求,特别是在当前物联网技术以及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供水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以及智慧化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从整体的建设角度上来说,智慧供水体系的运行,也趋向于通过自动化控制的手段发展,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让智慧供水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安全。因此,在新时期必须以供水管网建设的实效性和系统性为基础原则,采用现代化新型信息技术实现供水管网的智能化建设,不断促进智慧化供水管网体系的发展。

1 智慧化供水管网体系的总体建设规划

其实,在智慧供水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系统的整体铺设主要是由不同层级以及不同的服务对象构成的子系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智慧供水系统的整体结构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层次性与综合性。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智慧供水系统的构成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输水管线的监测系统、后台对输水管网供水的调度管理网络,以及蓄水池和增压泵运行的管理系统等等。而在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智能化系统管理,主要采用了以太网来进行供水系统输水过程中的信息交互,而对于供水网络的监控以及数据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服务器hmi组态监控软件来完成的,而对于供水系统,供水过程中参数信息的收集,则需要通过传感器设备与后台中心监控系统,通过主从通讯协议来完成。

2 智慧化供水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技术

2.1 智慧供水数据中心

智慧供水数据中心提供了供水管网建设的GIS数据与供水管网的其他运行参数,同时,还兼具了对供水系统业务数据的分布式管理功能,能够及时解决供水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智慧供水数据中心在建设的过程中包含了数据信息库、供水系统操控体系以及后台中心管理平台的搭建。智慧供水系统的建立,能够将来自于不同子数据库的异源异构数据整理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并且这种数据的转化形式并不会改变原本数据中包含的基础内容。在智慧供水系统建设中,还能将这些不同种类的数据通过逻辑运算方法以及有机转换形式进行分析和整合,这与传统的水务系统只是单纯意义的将数据进行物理整合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通过对智慧供水系统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对不同子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共享和传递,对供水系统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1]。

除此之外,在智慧供水系统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建设供水系统操控体系。这种操作体系能够集成不同供水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对供水系统基础功能以及专业问题业务处理功能的仓储式管理模式,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子系统的业务支持方式,快速地搭建与子系统之间的功能配置模式。这种控制系统的构建能够更加便捷地与原有供水子系统进行功能方面的整合,并为新系统的扩张提供更多对接渠道,尽最大可能避免原有信息系统中资源的浪费。

最后,在搭建管理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应用插件式二次开发技术,不仅要在后台数据管控中心的界面上实现对数据的管理,同时,还要在不同的管理环节搭建管理平台。在不同环节搭建管理平台时,可以对供水业务流程以及供水业务功能提供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让管理方式能够面向不同的供水业务。从而保障供水业务在流通环节中后台能够灵活地进行控制和操作。

2.2 智慧供水服务平台中的数据技术应用

智慧供水服务平台在搭建的過程中,将会应用到MIS技术、OA技术以及GI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OA技术融合到GIS以及MIS系统中,最终通过技术合成构建一个完整的供水服务系统平台。这一技术集成的控制平台,能够为智慧化供水系统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同时还能监测到具体位置的供水服务管理进度,为不同区域的供水业务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2]。

2.3 智慧化供水系统搭建过程中的软硬件基础层应用

软硬件基础层主要包括了建设智慧化供水操作系统所需要的各类型软硬件基础设备,其中包括了供水管道调运的操作系统、供水过程中数据仓库的管理系统、GIS共享平台、供水过程中各类型信息的监测设备、不同供水环节的网络监控信息设备等等,这些软硬件设备都是构成智慧化供水系统管网建设的基础保障[3]。

2.4 智慧化供水系统的智能应用

智慧化供水服务平台为城镇中自来水公司向人们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在实际的供水工作过程中,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以及参与供水的客户能够在智慧服务平台的公共网站进行访问,根据供水业务的具体要求达到自身目的。智慧应用服务平台的构建,以及在城镇供水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供水管网更加便捷的管理,同时还能及时地发现供水管网中出现的故障问题,通过后台的智能调度,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供水服务[4]。

3 智慧供水系统的管理体系建设

3.1 对供水管道中水压的管理监测

智慧供水系统中采用了多种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而这些智能系统在供水管道中的不同环节和部位提供的功能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只有将各个分系统的功能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推动智慧供水系统平稳运转。除此之外,在智慧供水系统中建立信息通道的过程中,不仅要确保有线通信功能的实现,还应具备无线通信的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后台管理中心都能够获得不同供水管道中水压的具体参数以及其他管网信息,以便后台管理中心能够实现对供水量的调度。除此之外,通过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高质量通信能力,还能及时发现供水管道中的故障问题,如果供水管道中的水压与历史参数数据不符,监测设备将会及时发出警报,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故障维修时间。与此同时,通过智能化的后台控制就可以实现对管道供水的调度和管理,极大缩减了区域用水的停水次数,确保水管网络运行的稳定性[5]。

3.2 后臺中心监控体系

其实,智慧供水系统的核心管理就是对后台中心监控体系的建立,后台中心监控站能够对供水管网系统日常运行进行全天候动态监测。在监测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将供水管道中的测压点数、供水状况等问题进行反馈,确保自来水公司能够通过中心监控站对供水管道进行全方面的了解。通过及时了解供水管道运行状况,就可以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从而降低供水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为不同地区的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供水服务[6]。除此之外,智慧化供水系统还能够与公司内部的网络构造体相匹配,与公司内部的网络构架体系之间形成统一化的调度平台,在统一调度平台的管理下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不同供水管网现行的供水运行状况,并且将供水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型参数直观地呈现在控制中心的界面上,在此基础上,调度人员就可以对供水管网的各类型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实现对供水管网输水过程的实时调度。除此之外,这种在后台中心直接显示调度信息的管理方式,还能够实现对自来水调度的透明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供水服务质量[7]。

3.3 与自来水公司相互配合形成的体系化运行管理

智慧化供水系统作为重要的供水系统,辅助控制手段,在指挥城镇供水调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建设供水系统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目前城镇发展的具体状况,通过引进各类先进的供水领域技术,不断提升供水系统应用过程中的智能化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收集的方式,实现对不同供水管网的数据信息快速收集和有效反馈,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实现对不同供水系统的及时调度和高质量管理。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用水状况进行分析并建立起相应的调控机制。在系统运行中的各类型数据信息都可以通过GPRS及时地与公司的智慧供水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这样就可以方便后台管理人员对供水管网调度实现动态化的监测,通过最大限度的实时调度方式满足用户的供水需求,从而帮助自来水公司在运行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供水管理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持续性的优质供水服务[8]。

4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供水系统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代科学前沿技术的推动下,在保障管道供水安全和稳定的同时,智慧供水系统的智能化控制能够不断提升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效率。在未来智慧供水系统将会不断提升自身的自动化控制能力以及智能化发展技术,为不同区域的客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供水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松平.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助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171.

[2] 林朝阳.智慧化供水管网管理体系建设[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3):140-141.

[3] 郭军,刁黎雅,沈建鑫.城市供水智慧管网运维管理平台[J].建设科技,2019(23):77-79,83.

[4] 李云峰.智慧供水信息化建设的构想[J].城镇供水,2018 (05):52-60,15.

[5] 朱波.宁波城市构建智慧供水系统平台规划研究[J].城镇供水,2012(02):82-84.

[6] 徐杨.浅谈城镇智慧供水建设路径与技术方法[J].自动化应用,2017(10):1-2.

[7] 王海燕,胡婷,章利光.智慧管网应用与分析[J].城乡建设,2017(16):56-58.

[8] 夏金儒,杨谈政.浅谈以智慧管网实现城市管网运行的本质安全[J].办公自动化,2014(S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