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跨文化意识”,建构魅力英语课堂
2021-10-19管楠
管楠
【摘要】英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同时承载着一种西方文化,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英语知识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认识英语。因此,我们应将英语学习放入到文化环境中,把跨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延伸教材;文化对比
【作者简介】管楠,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应该了解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让学生了解西方的语言习惯,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一、多媒体技术教学,培养跨文化意识
如今的社会,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科学技术上,都比原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因而为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进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多媒体技术凭借其自身广泛的教学资源,如,声情并茂的话语,多种多样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动画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传统英语课堂中学生不配合老师,教学效率差的问题,从而迅速赢得了广大学生、教师的喜爱。在今后的教学中,英语教师也应以新的眼光、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英语学科的教学,并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资源的优势,及时地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
比如,在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How much?”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学习了“shoe、twenty”等单词,让学生跟随电脑学习其正确的发音,并一边让学生跟着朗读,一边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观看具体的单词所代表的中文含义的图片,从而减轻学生多次朗读的抵触心理。然后,在句型的学习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中国人日常购物的情景以及西方人购物时的景象。如,在视频中,中国人购物时一般会问道:“How much are these shoes?”销售员一般会回答:“They are twenty yuan.”而西方国家则会这样问:“How much is it?”“It is ten dollar.”一个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一个则以美元作为主要货币,并且在付费时,中国人一般会说:“给你钱”或者直接递给卖家人民币,而在西方国家,购物者一般会说:“Here you are.”当然也是“给你钱”的意思,而不是“你在这里”。接着,教师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中西双方在购物时的礼貌用语的不同,中国销售员一般会说道:“你好,要买点什么?”而在西方国家,销售员则一般会问道:“Can I help you?”或者是“What can I do for you?” 最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西方国家的购物习惯进行了对话交流。
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视频,可以更真实、更直接的让学生观看西方国家购物时的情景,从而更清楚的让学生看到中西双方在购物中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了该如何正确地用英语进行购物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拓展英语教材,提高英语学习热情
在原来的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为教学任务、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大部分教师是在直接的进行英语教材的讲解,很少会对英语教材进行拓展,给学生对英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延伸,也就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了。因为在这些教师的观念中这都会浪费时间,不如用来让学生进行练习、做題,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跨文化意识的发展。而英语脱胎于西方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缩影,所以教师必须改变这种观念,积极地拓展英语课堂,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西方文化。
比如,在学习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时,首先,教师给学生展示了“悉尼、伦敦、牛津”等西方国家城市的美景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图片来学习“country、London、Oxford”等单词。然后,教师又给学生讲解了这节课的主要句型,并通过动态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教师让学生观看了伦敦的大本钟,世界名校牛津大学的景象,还有澳大利亚各种有趣的动物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趁着学生的向往,教师让学生用本节课的句型进行了交流,如有的学生说道:“I will ask my e-friend in London and he can send me some beautiful photos.”有的学生说道:“I will read about Australia on the Internet.”最后,教师给学生详细地讲解了关于澳大利亚,伦敦等这些国家的风景名胜,自然人文,传统节日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国家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合理正确的以西方国家的语言习惯学习英语。
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我们应为学生考虑得更远,而不是将目光只放在眼前。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在课堂中融入西方文化,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中西文化对比,凸显文化差异性
有比较才会有差异,才能让学生进行更好的区分,鉴别,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我国英语学习的最大短板是缺少必要的英语文化环境,学生只能通过英语教材学习英语知识。但是此时的学生毕竟处于思维萌芽的状态,对于各种事物认知十分有限,所以单纯的让学生学习,区分一种文化,对于学生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如果此时教师可以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方式,必将更为鲜明的凸显出中西文化的不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从而更顺利的培养起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能够以西方语言文化习惯使用英语。
比如,在学习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时,首先,教师给学生列举了“Spri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等中国节日,从而让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点单词。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西方国家都有哪些重要节日吗?”学生们积极地进行了回答。接着,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则问道:“那么我们中国的节日都有哪些活动呢,都是在什么时间呢?”有的学生说道:“I know 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January and it is also called the Chinese New Year. It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on that day the people usually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y and eat dumplings.”最后,教师再次提问学生:“那么你们知道西方国家在节日上,在节日活动中与我们有哪些不同吗?”并给学生进行了具体案例对比。如,在我们中国在节日聚会时,中国人一般在吃饭的时候都会非常热闹,他们更喜欢热闹的,热烈的氛围,而在西方国家即使是聚会时他们都会很安静的吃饭,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才会显得绅士,礼貌,非常重视自己的礼仪。
中西文化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学生语言习惯的错用,减少“英语汉用”的情况,从而在小学阶段就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起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四、联系文化背景,渗透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知识中,很多单词、句子的含义与我们的汉语一样,在不同的交流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表达的意思也大不相同。但是在如今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英文单词,记某个单词、某句英文句型的汉语翻译,而缺少了向学生讲授具体的应用环境。英语同样是一种语言文化,所以也应该像我们的汉语一样,不能仅靠其字面意思来学习,要根据相应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地理解其内涵。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将英语知识的学习放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培养起学生跨文化意识。
比如,在学习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学习了“pudding、turkey”等单词。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在西方国家什么时候必须要吃火鸡吗?”学生们一致回答:“在感恩节”。接着,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并让学生讨论了西方人在圣诞节都会有哪些活动,如有的学生在看完教材后说道:“First,the people will buy a lot of presents for their family. Next,they will put some beautiful things on the Christmas tree. Finally,they will eat a big turkey.”有的学生说道:“They will have a good time with their family and their friends. They will have a party.”从而学生知道了火鸡不仅是感恩节的重要食物,也是圣诞节的重要食物之一。最后,教师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提问了学生:“have a turkey”是什么意思?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想到的是“有”,很少有学生想到的是吃火鸡。并且在这之后,教师再次让学生思考了在不同语境、文化背景下的“Please get on a horse,when you a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的具体含义,让其不仅仅是认识“请上马”等的字面意思。
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只是了解了英语知识的表面的含义,并不能真正的学懂英语,自然也就更不能真正的运用起来。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语知识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讓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我们将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似点称之为“文化耦合”现象,在生活实际英语与汉语两种文化中就有很多相似的表达,如我们常说的同舟共济,在英语中就表示为“In the same boat”,又如我们说的破土动工,英语中表达为“Break earth”。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环境以及民族历史不同,英语与汉语更多的是两者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则在生活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所以,在今后的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训练。
比如,在学习“How old are you?”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数字“eight、four”等单词的发音、拼写。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了对话练习,有的学生直接问道:“How old are you?”另一名学生说道:“I am nine.”还有的学生询问了教师的年龄,如:“My dear teacher,how old are you?”教师则先是笑了笑,接着,教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真实的视频,视频中,一个小女孩询问中国老太太的年龄时,这名老太太很自豪地说道:“我已经78岁了”;而当小女孩问到一名外国年轻女子以及一名外国老太太时,她们都是一样的回答:“It is a secret.”之后,教师对学生问道:“你们知道为什么刚才我没有回答,并且这两名外国女士也没有回答了吗?”最后,教师给学生普及了在西方国家一个人的工资、年龄对于他们,特别是女士都是特别敏感、隐私的问题,并不适合在公共场所询问,并且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人们都很忌讳说年龄,老的问题,因为那意味着衰朽,从而让学生熟悉了外国人的语言习惯。
生活是知识、文化的根本的来源,并且时时刻刻充斥在学生周围。所以,教师要以生活实际为根基,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实践中发现文化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总而言之,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更是文化最为直接的体现。在小学阶段,学生并没有太过繁重的学习任务,所以教师不能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的让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云燕.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0(33):90.
[2]郑静芳.兴趣——小学英语教学的金钥匙[J].知识窗(教师版), 202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