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义渡口镇的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

2021-10-19季承润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农业

季承润

(济南擎绘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将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加快信息化发展[1];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202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2021年中央1号文件更加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3]。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的融合和赋能乡村振兴已成为新时期时代潮流与发展趋势。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和山东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元年,面对数字化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全面融合新的发展态势和试点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把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提出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设思路、目标、重点任务,探索出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行模式与路径,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亦是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以省级数字乡村试点镇-山东省陵城区义渡口镇为案例进行研究,在界定数字乡村内涵、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提出一些思考与探索。

1 数字乡村的内涵与特征

1.1 数字乡村的内涵界定

界定数字乡村的内涵,对深化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十分重要,应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前提。从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界定看,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目前,对数字乡村的定义和内涵有多种表述,仁者见仁。本文从对山东省级数字乡村试点镇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数字乡村是以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与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融合与延伸,并不是数字技术、智能化技术的简单叠加。数字乡村是依托数字产业、数字经济的发展,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推动力,重构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过程和状态。

1.2 数字乡村的内涵特点

1.2.1 数字乡村是赋能乡村振兴的现代化手段

数字乡村是赋能乡村振兴的一种现代化手段,可通过数字与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推进乡村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可通过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助推全产业链智慧农业建设和农业智能化;可借助“互联网+”,助推乡村电子党务、电子政务、互联网农村教育培训、物联网农村医疗康养;可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助推农产品物流配送、商贸等快捷高效;通过“雪亮工程”、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助推乡村治理精准化。

1.2.2 数字乡村具有融合、智能化水准高的态势

数字乡村是一种融合、智能和现代化水准较高的状态[4],可体现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农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及国有工商资本与民营资本融合等;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乡村服务现代水平高效,如物联网智能监控、远程诊断、精准作业、水肥药一体化智能管理等技术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成为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重要渠道,“互联网+”向农村延伸,农村信息服务站广泛设立。同时,以AI引领、5G支撑的智慧化场景融入乡村生活,如智慧农业机器人使用、无人机农药喷洒、精准农耕操作等。

1.2.3 数字乡村建设具有长期的动态创新特征

数字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动态、创新的过程。数字乡村建设将涵盖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农村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供给、智能绿色乡村、乡村治理、城乡信息化融合等多方面的内容。数字乡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将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农业农村多方面内容。就数字乡村建设本身来看,也是一个政策、技术、商业模式等融合创新过程,将体现在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涌现出新机制、新模式及新业态。

2 义渡口省级数字乡村试点镇的现状与短板

2.1 基本概况

义渡口镇为山东省陵城区的农业大镇,亦是民营企业突破发展的一个新兴明星镇。201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3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7.65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同比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2.57∶45.13∶42.30。全镇人均GDP达到4万元,同比增长7.4%。义渡口镇是德州市市级文明乡镇和农业系统先进集体,是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确定的省级社会科学普及示范镇和省农业农村厅确定的济麦4.4万t商品粮品质攻关院士基地,是2021年山东省确定的省级数字乡村试点镇。

2.2 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的发展基础

2.2.1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全镇通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推进宽带乡村工程建设和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底,镇域57个行政村通光纤比例已从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前的不到70%提升至目前的98%,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98%,全镇农村网民占农村常住人口的37.5%,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5%。

2.2.2 数字农业与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截至2020年底,全镇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823万元,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9.8%。基于农产品电商和农业大数据,服务产品不断丰富,定制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云农场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3%。

2.2.3 农村网络文化建设开始起步

主要体现在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得到重视,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始重视,乡村网络教育培训呈现发展新态势。截至2020年底,已建立1个镇级数字文化服务中心、3个中心村服务点、57个村级公共电子阅览室、12个名村及传统村落文物资源数字化档案;上线运行“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注册用户数已达7 893户,其中农民用户为4 736人。

2.2.4 乡村治理信息化与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在部分村和社区,开始探索“互联网+”社区等新模式,重点探索规范村民委员会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等,还与“雪亮工程”紧密结合,推进“平安义渡口镇”建设。

2.2.5 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镇域内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架构初步构建,镇中心网络平台保持与上级网站群、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中央平台等有效对接,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在57个行政村快速推进,已建成运营50个益农信息社。

尽管数字乡村建设有了一些进展,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发展仍然滞后[5],还面临着基础薄弱、数据资源分散且数据获取能力较弱和覆盖率低,以及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乡村领域数字化应用明显滞后等问题。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偏低,数字产业化滞后,数据整合共享不充分,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占比偏低等是数字化乡村建设的突出短板。

3 推进义渡口镇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3.1 总体思路

立足义渡口镇数字乡村建设的现有基础,针对面临的挑战和短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机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三农”重要指示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和《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实施意见》,以数字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资源整合、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加速融合、全产业链数字化信息化和农村电商平台、乡村治理平台、便民惠民信息服务以及大数据中心云、云数据库等建设完善为重点,推进乡村各重点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探索数字乡村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高水平高质量地推进全镇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全镇域乡村振兴和可复制、可推广的齐鲁样板打造。

3.2 系统架构

3.2.1 设计原则

坚持产业数字化、管理高效化、服务在线化、应用便捷化的顶端设计要求,立足镇域乡村特色和产业特色,统一搭建一个乡村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按照一个大数据平台+N个应用的体系架构,构建数字乡村平台应用、应用支撑、数据资源及基础设施体系;以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核心,N个应用系统为重点,加强数据接收、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服务;N个应用是在大数据平台和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推进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与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形成乡村数字经济的新机制、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借助“互联网+”建设惠民公共服务体系,探索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加强“三农”信息服务,为数字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3.2.2 系统架构

山东义渡口镇数字乡村系统架构如图1。义渡口镇数字乡村系统架构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图1 义渡口省级试点镇数字乡村系统架构

一个中心。建设完善镇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成为全镇数字乡村的中心。该平台建设将在平台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用于各应用的数据接入、存储、分析及服务功能,向下对接硬件数据,向上提供数据服务。

多个应用。重点建设完善6个应用平台层面。其中,全产业链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包括智慧种植、智慧加工、智慧仓储、智慧物流、智慧质量追溯、智慧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的信息化建设;富民增收服务平台重点是建立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增加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增加农民收入,形成数字电商,助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安居乐业应用平台重点是在全面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农村安全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完善互联网+疫情监控体系,完善“廉洁农村”体系,形成数字乡村治理支撑“安居乐业”的新格局;便民惠农服务平台重点是建设完善互联网+政务(电子政务)、互联网+党务(电子党务)、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乡村文化与人才、专家在线咨询平台,使乡村数字化服务形成体系,更加便利,更加惠民;育才引凤人才平台是通过数字乡村平台中的人才应用平台,加强数字乡村和乡村振兴高端人才引进和乡土人才培育,加强人才教育与培训,改变人才短缺的被动局面,从而为数字乡村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融通共享应用平台是对镇域各类要素资源进行整合,加强数据库建设。

传感层设施。传感层特指硬件部分,重点是加强镇域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镇数字乡村建设。

网络层。即全镇互联网系统,是整个体系建设的网络基础,重点是通过整合资源,加强网络层建设和完善,提高数字乡村建设的支撑能力。

3.3 发展建议

为把义渡口省级数字乡村试点镇打造成为可复制、可推广、赋能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建议实施6项数字乡村行动计划。

3.3.1 通过基础设施“强基固本”行动,提升数字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

加快完善镇域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在乡村的“三网”深度融合,提升农村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围绕5G网络设施建设和典型示范应用建设,加快推进5G+数字化转型;大力提升益农信息社网络基础设施,促进站点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推进网络站点整合,重点建设包括“1个数字乡村综合平台和n个应用平台”架构体系,突出打造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产品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打造一批运用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分析预警等手段的智慧农业(畜牧)示范园区,以点带面,推动全镇智慧农业提档升级。

3.3.2 实施乡村“富民增收”行动,以数字乡村助推经济增长

应重点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建设。结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和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依托山东地主网络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德达益远公司、鲁研公司等龙头企业、五虎庄社区等党建联合体、益农信息社等资源,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助力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依托电商新型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等),多渠道、深层次开展网络营销和购物体验,助力镇域农产品网上营销、抖音直销;依托义渡口镇强筋小麦良种等优势农特产品,组织农字号企业和电商企业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各类展销、会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电商平台+互联网”新模式,鼓励发展“电商企业+合作社+基地+旅游+合作店+直播基地”等产业链条,推进农文旅商一体化,提升数字乡村经济发展能力。

3.3.3 实施乡村治理“安居乐业”行动,增强数字乡村平安水平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应重点加速数字化技术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融合,优化乡村治理方式,助推村级组织建设管理规范化,充分释放“互联网+乡村治理”新效能。全面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完善,完善农村安全视频监控平台,运用互联网+新技术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加强突发事件处理全流程跟踪反馈,实时掌握村情民意。利用大数据碰撞分析和电子围栏技术,对村域人群来源、驻留时长、人流趋势等进行分析,实现人流过密预警,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完善农村数字疫情防控体系,增强疫情防控能力。进一步强化村级资产经营管理,推动村务、财务网上公开,打造“廉洁乡村”。

3.3.4 实施乡村服务“便民惠民”行动,增强数字乡村服务的支撑能力

依托数字乡村综合平台,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电子政务)模式,为农村群众提供网上服务引导、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协同审批、事项办结和互动反馈等服务,推动“一次办好”网上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探索“互联网+党建”(电子党务)和智慧党建新模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推进“互联网+教育”,推动多媒体教学平台、移动学习终端等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进农村进乡村学校班级。科学搭建涉农金融网上服务平台,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政策、信息支撑。推进乡村“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进乡村远程医疗延伸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依托信息化推动公共服务向村下沉,协同推进生态环保、文化服务、快递物流等各领域信息化,深化信息惠民服务。完善专家在线咨询服务。

3.3.5 实施乡村人才“育才引凤”行动,提升数字乡村人才的支撑能力

依托引入、招商、自主培育的龙头企业,即所建园区、党建联合体建立的示范基地,建立一批综合培训基地、农民网上学校、试验训练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健全镇域数字乡村人才培训网络,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注重培育和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和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专合社带头人、农民企业家等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农业农村的内生动力;推动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强化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领头雁”作用,进一步加大引入人才和乡土人才乡村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和服务水平,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3.6 实施涉农资源“融通共享”行动,提升数字乡村公共资源的支撑能力

通过标准化的数据采集、数据资源管理及归集共享平台,对乡村各类要素资源进行规范、整合。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库和应用数据库,通过农村资源与需求的数字化建设,构建完善以“三农大数据”为特色的数字乡村数据库系统,将乡村资源与城镇资源数据精准匹配,推动农业生产流程及乡村管理数字化升级,打造乡村数字引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电子商务发展专项基金、产业生产扶持基金等,在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数字乡村建设。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