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1-10-18叶党文

师道·教研 2021年9期
关键词:程序化教科书数学教师

叶党文

小学阶段是各项素质教育的起点,当然也包括德育。虽然在宏观层面,德育势在必行,但在实际中结合学科教学的前提下,依然有许多问题。

一、小学数学中德育实施的困境分析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以及教学观察,认为小学数学中德育实施有以下几点困境:

1.教材无法与德育内容相融合

首先,目前小学暂未开完全符合德育的课程。而教育研究者对德育的设定也是由班主任主导,各科教师进行渗透的。那么许多其他科目的教师就有点犯难,该如何渗透,如何安排德育的比例都是问题。数学学科是强调严谨与量化的学科,相比语文、英语充满感性材料,数学理性、量化的特征要比语文、英语等学科更难进行德育的融合。因此如何针对教材进行德育的拓展成为许多数学老师的困扰。

2.数学教师对德育定位不准确

前文已经提到了,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德育所占比重根本不多。那么在新课改的当下,许多数学教师依旧无法适时地更新观念。他们认为德育是班主任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的,而非在学科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进行渗透,最终德育效果也不佳,还影响了课堂的节奏。这样的误解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态中经常出现。同时,教学的制定政策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侧重点、教学目标等,因此教师对德育的定位受到内部及外部的影响。想要教师积极认同德育在学科中的渗透还需一定的时间和观念的变革。

3.德育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呈现程序化

过于生硬的材料、程序化的教化都存在于教学实际中。如教师们简单地将数学应用题中“工人施工”强调为热爱劳动,但题干中的信息并不一定为实际情况。这时学生也很容易对生活事物与数学中出现的抽象假设弄混,并且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认识水平已经有一定提高,对待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对于教师“过度解读”,他们也会形成自己的判斷。因此,过于程序化的德育渗透带给学生更多“耳边风”,无法留下实际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德育的教学对策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德育尚未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格局。在目前德育相对缺失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该摆正德育态度,增强渗透观念。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小学数学教师摆正观念后,应该钻研琢磨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方式、内容以及需要调整的教学方法。适时更新以获得长足发展。其次,从生活出发,选用生动活泼的事例进行学科与德育的融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认知层次已经得到一定提升,已具备整体化思维。教师可以适当与其他学科联系,进行德育的渗透。如讲解“锐角与钝角”时,教师可以引入对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旗中五星的解读。联系实际,让班集体如同五星一样团结凝聚。又如学习圆周率时普及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同时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最后,从教课书出发并“跳”出教科书。教科书肯定是进行学科知识教学的重要依据。而德育自然可以从教科书中出发。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可以寻找教科书中适宜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并且避免程式化的解读。同时,教师也应当勇于跳出教科书,对生活中出现的事情、现象进行一定解读和评价。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正确的“三观”。

德育非一日之功,教师在点点滴滴中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们也不必为此过于急躁。在日常生活出发,寻找朴实的德育素材。同时,注重对他们习惯的培养,相信通过以上措施,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为培养具有优良品德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程序化教科书数学教师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