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创客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2021-10-18孙冬梅
孙冬梅
学校的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呼应的一种个性化、自主性强的课程,开发机器人创客实践校本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协作学习,自主寻求信息,对信息进行共享,在机器人创客实践中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一、课程开发目标
机器人创客实践校本课程是一门涉及机械学、工程学、传感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综合性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为宗旨。本课程面向初一年级新生开设,计划通过两年的校本课程学习,提升学生对于机器人的兴趣,了解与使用乐高EV3机器人,熟悉各种传感器与拓展模块,并能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二、课程结构框架
构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结构框架是十分重要的,可从需求分析和课程设计两方面来构建课程框架。
(一)需求分析
1.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需要
机器人创客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其视野,培养其动手能力。校本课程的开设作为学校常规信息技术课的补充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增加了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合作中逐步养成科学探索精神。
2.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
常规信息技术课程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学生获取的知识多而不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进度较慢。机器人创客实践校本课程的开设,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加速自身的专业发展,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课程设计
机器人创客实践校本课程计划带领学生从零基础走进机器人大世界,从认识机器人开始,逐渐学习各个传感器和各个模块方面的知识,直到最后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科学的教学情境中有逻辑、有条理地学习。每节课的上课流程包括提出问题、展示案例、布置任务、合作操作、评价反馈等五个环节。
教师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展示与问题相关联的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如何通过乐高软件来操作,接着教师布置一个小任务,与组内5名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形成小作品,最后师生对作品进行点评。
三、课程实践现状
(一)课程实施
在第一次上课之前,学生自愿选择一门校本课程,教师统计选择该门课程的人数后,购买机器人创客实践所需的教学器材,包括EV3机器人套装(9898-EV3),以及一些配套电脑设备。计划5名学生一组,使用一套设备,在合作学习下分享与交流。该校本课程计划在每周一和周三上一课时,教师根据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编写详细的校本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并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其中教学设计包括内容安排、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授课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
(二)课程评价
每次授课后10分钟,教师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的完成進度以及创新之处,对其作品进行过程性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教师评价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认可的基础上给予不同的见解与帮助。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引导其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让其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所了解。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其不断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学习。
由于学校的校本课程在结业评价上采取的是等级制度,即A、B、C、D四个等级,因此,机器人创客实践校本课程计划从学生的考勤、平时作业以及大作业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其中,考勤占比20%,平时作业占比50%,大作业占比30%。考勤部分由学生的出勤次数除以总开课次数组成;平时作业根据教师主观判断打分,由每次课得分之和组成;大作业指向结业课上学生的作品成绩,由教师主观评和生生互评两部分组成。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