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全才的抗敌剧社社长丁里
2021-10-18蔡子谔
作者简介:蔡子谔,河北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河北省老教授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等13个国家级协会会员。
当我们采访丁里同志时,他已离休在家,我们也见到了他的夫人——荆蓝。在丁里同志去世后,夫人荆蓝以一衰迈孱弱之躯,四处搜集丁里早期散佚作品,编纂成了四十余万言的一部《丁里艺术集》。
丁里是晋察冀文艺工作者中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全才。在晋察冀先后任华北联大文艺工作团团长和军区抗敌剧社社长,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文艺领导。
早在30年代,丁里同志便出入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为革命文艺贡献出自己全部青春年华,在文艺诸多方面已颇有一定成就和建树了。
他不仅创作了著名的两幕歌剧《钢铁与泥土》,三幕五场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等颇有影响乃至各剧团竞相排演的剧作,还与崔嵬合作,导演了《带枪的人》《母亲》和俄国契诃夫的话剧《婚事》,并扮演包阔莱辛一角色;导演了由侯金镜等根据高尔基的《母亲》改编的同名话剧(图1),并扮演儿子伯惠尔;导演《前线》并饰戈尔洛夫一角;另导演了俄国果戈里话剧《钦差大臣》,兼任舞美设计等等。1939年春,在中国共产党“团结起来,一致对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丁里同志按捺不住创作冲动,竟在二十来天的时间里创作了:《希特勒吞食捷克》《英法的所谓“集体安全”,在希特勒看来,不过是薄纸一张》《国际反侵略群众的威力》等十余幅漫画,发表在《新中华报》和《前线画报》上。而早在1938年4月,丁里同志还在延安鲁艺从事过教育事业,与沃渣、王式廓、胡一川、江丰、蔡若虹、胡考等后来的画坛巨擘们同为美术教师。与之同时,丁里还参加过鲁艺在陕北公学演出的由冼星海作曲、塞克作词的《生产大合唱》(扮演扶犁老农);参加了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并和延安的著名低音歌唱家杜矢甲合作演唱了《囚徒歌》。据说当时丁里唱高声部,杜矢甲唱低声部。可由于丁里一开始将调起低了,杜矢甲便碰了一下丁里的腿,丁里也意识到这回要砸锅了,不料这位被誉为低音歌王的杜矢甲,居然在唱至低音区时发出了他那闷雷滚荡一般的沉雄浑厚嗓音,博得了异常热烈的喝彩。
丁里还在小型联欢会上表演过二胡独奏《梅花三弄》《三潭印月》《寄生草》等名曲。在鲁艺音乐系任教的向隅同志听了喜出望外,坚邀丁里到音乐系去教二胡演奏,但由于丁里同志诸事丛脞,应接不暇而未果。此外,丁里在1942年便写出了深入浅出地阐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论文《会说话的眼睛》,并发表在《晋察冀戏剧》上,指导了晋察冀边区的群众性戏剧运动的表演、导演艺术实践。而他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于爱国热忱,便开始写作散文、小说、诗歌,并向报刊投稿,且多被刊布。著名戏剧家胡可同志在为《丁里艺术集》作题名为《革命文艺的实践者与探索者》的序时,怀着诚挚而崇敬的心情写道:“丁里同志的艺术成就涉及戏剧创作、戏剧表演、导演和音乐美术诸多方面,为他的文集作序非我所能胜任。只是作为他的学生和战友,很愿意尽我所知把这位为军内外文艺工作者十分敬爱的老艺术家的贡献向读者作一介绍”。序文中对丁里方方面面的艺术造诣和成就都作了详尽而客观的介绍、评价和赞誉,连对丁里撰写的《对中外杂技之异同、我国杂技的渊源和前景》的探讨与研究,都一一论及而锱铢无遗,足见丁里艺术成就之丰,亦足表胡可推崇之心至诚。
这里,我之所以如此喋喋不休,也是要表达我在拜读《丁里艺术集》之后,对丁里同志这位前辈艺术家表达我的特别崇敬之情。
采访时,他在我们一再地恳请下,还是谈了一些东西。比方说创作二幕歌剧《钢铁与泥土》期间三天三夜的突击创作排演的经过,以及它在解放区民族新歌剧探索中的地位;六幕十场话剧《冀东暴动》以及三幕五场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图2)等的创作历程及其广泛影响;晋察冀边区“演大戏”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探讨的是非曲直、功过得失等等。
最后他说最近吕骥同志嘱托他写一个关于再现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电影文学剧本,就给我们讲了些往事。他似乎沉缅在渺远往事的回忆里,用舒缓的语调讲道:“我是山东济南人,出身在书香门第。十来岁时的小学作文,曾得过老师‘心灵手敏,笔到景生的佳批。十七岁便开始舞文弄墨,写些散文、小说、诗歌向报刊投稿。诗文间有发表,我便认为自己在文艺方面有点天赋,便想向这方面发展。1933年春天,中学毕业后,考入山东省民众教育馆的‘演员训练班。民众教育馆长是‘九三学社成员董渭川,戏剧负责人是田汉组建的左翼剧团‘南国社成员阎哲吾。当时曾给我们排演过《共赴国难》《团结御侮》,田汉的《一致》《第五病室》以及莎士比亚、包马舍、菊池宽、熊佛西等的剧作。春秋两季到各县巡回演出,颇受欢迎。这便是我的戏剧启蒙。1935年春夏之交,由阎哲吾写信介绍我到上海去找陈白尘、张天翼、左明等左翼作家、戏剧家。当年五六月间抵达上海,见到陈白尘等,不久加入了‘月明影片公司组建的‘东方剧社,主持者是万籁天,金山等。并认识了剧社成员崔嵬、李琳(孙维世)、丁皑等。不久经崔嵬介绍加入了左翼戏剧家联盟。剧社没戏可演的时候,我们便到左翼‘剧联‘社联参加活動。这引起了‘月明影片公司老板任彭年的不满,但他最大的不满是认为‘东方剧社没有像样的所谓‘金牌演员。用他的话说,‘女的比不上胡蝶,男的比不上金焰。于是在1935年底即年关吃紧时,便将剧社解散了。解散决定是金山向我们大家宣布的。但金山却郑重其事地表白了他自己的意见:‘李琳(孙维世)就比得了胡蝶,崔嵬就比得了金焰! 以后咱们看吧。”紧接着丁里说,“在晋察冀,论当剧社基层领导的艺术,我比不上汪洋;表演、导演的水平,我比不上崔嵬;剧本创作的成就,我比不上胡可。你们还让我说什么呢?”说罢,哈哈笑着双手一摊。丁里同志以一个艺术家特有的诙谐和幽默,结束了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