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古河道与记忆场所耦合机制探索
——以北票市高家石场为例

2021-10-18马雪梅

关键词:石场场所村落

马雪梅,王 晶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截至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确定了6 819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其中,辽宁省共计有30个。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包含着集体记忆的历史场所逐渐消失,长期在此生活的村民也逐渐失去了历史记忆和情感依赖。记忆场所碎片化、离散化,集体记忆的依托基质寥寥无几。面对这种现象,如何将传统村落空间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并串联相关的记忆场所,将其纳入同一系统,从而传承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内涵,是本研究主要考虑和探究的内容。

一、相关理论简述

1.记忆场所

记忆场所通常是指如历史建筑、纪念性场地、具有群体记忆的场所及其承载的仪式性活动与历史故事等由于人们的意愿或时间的洗礼而绵延不断的地方。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哈在1978年便提出了记忆场所的概念,他认为历史遗留的地域空间对区域文化的影响巨大。

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它与城市记忆场所不同,传统村落的记忆场所,于村民而言是几年几十年的生活记忆,于传统文化而言,是百年千年的绵延回想。其依托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植根于村民和空间的互动,探讨的是物质场所环境与乡愁情感之间的关联性。因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交通不发达,使得传统村落保留了原有的山水格局特色。传统的择居观和对山水的独特记忆使村落空间因具有场所精神而生生不息。

2.关联耦合

耦合最初是物理学中的概念,用来指两个或多个运动系统通过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甚至统一的现象[1]。关联耦合理论强调了系统环境中各构成元素之间的“线”性作用规律,把流线的动态性作为空间环境的动力因素,强调系统性、联系性和动态性,其核心是为相互独立的要素提供一种空间秩序,从而加强对空间环境的连续认知。

事实上,我国古代城市、村落、庙宇、园林等建筑受自然观和世界观的影响便呈现出一种关联耦合系统,如北京故宫的空间序列,再如拙政园的步移景异等[2]。这种连接可以不是线型的,但一定是线性的。目前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设计中,已经关注到如何串联各相关重要场所,使其归于同一系统,如何整合公共物质空间和历史文化资源,使村民建立连续的感知过程等问题。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关联耦合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挖掘记忆场所的特征和场所之间的线性规律,因地制宜地建立关联耦合系统,从而形成对村落文化背景、生活实态、地方传统的一种整体印象,无形中已经成为传承村落历史信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联耦合理论的实践过程由统计耦合要素、确定耦合线索以及耦合模式3个部分构成。由于村落记忆场所要素呈现碎片化、离散化的状态,应采用何种耦合模式进行关联以凸显传统村落风貌格局的完整性,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二、传统村落记忆场所整合中关联耦合的构建

1.记忆场所要素特征及分类

记忆场所要素除了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空间物质之外,还注重村落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延续与整合,这些记忆和内涵物化为外在的空间场所,以一种现代的敏感去唤醒地方的情感认同[3],使场所包含过去记忆的同时又能延续当地的优秀传统。由此可见,记忆场所要素体现为物质要素、环境要素与文化要素3种形态[4]。物质场所是载体,而精神内核才是传统村落得以延续的本质。

在传统村落空间中,自然山水环境便是场所的本底,因此记忆场所环境要素涉及地形、河道、植被等因素。而道路、建筑、小品等物质要素与所在场所的图底耦合度是评估景观质量的核心标准。尤其是山地村落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山体、水体与构筑物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形态关联。

此外,地域性文化要素基质与其上新置入的场所要素的图底耦合亦是评价景观品质的重要标准。例如:传统巴渝山地城镇,无论是从场地和环境,还是从历史到当前,村落布局与环境的图底耦合度都极高,反映出记忆场所空间中的山地村落背景、历史、文化交互交织的地域性特征(见图1、图2)。

图1 巴渝山地村落空间形态耦合

图2 巴渝山地村落空间形态耦合分析

2.耦合线索在记忆场所整合中的拓展

关联耦合理论分析的对象是城市要素之间的“线”,传统村落中的耦合线索是指耦合要素间的关联因素。我国学者王建国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提出了一套“相关线-域面分析法”,以“线”为分析变量,通过物质线、心理线、行为线和控制线4种分析方式综合调控空间环境[5]。该方法为解读传统村落记忆场所的整合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要素体系(见图3),可以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线性作用规律较快地分析出其价值内核。

图3 传统村落耦合线索分析

本研究将“相关线-域面分析法”拓展至传统村落空间整合保护中,试图通过物质层面、心理层面、行为层面和控制层面的分析[6],探寻域面的空间形态特点,包括交通系统、水系统、传统街巷、人工物与自然物的结合情况等,进而厘清村落重要空间节点、历史遗迹、历史建筑等在村落系统中形成的各种影响线,从而建立起场所之间的联系,唤起村民对村落的认可和归属感[7]。

3.记忆场所要素的耦合模式

耦合模式是利用分析出的关联耦合系统根据当地情况找到相关耦合的具体路径。通过对记忆场所要素的特征分析,根据“点、线、面”符号对记忆场所进行层级分类,串联形成骨架性空间要素的耦合、功能性空间要素的耦合以及文化性空间要素的耦合,并建立场所之间的关联耦合关系,借以产生一种连续的感知过程[8]。

由于物质实体与空间形态需要人的参与才能形成场所,因此,村落文脉与场所要素的耦合要以延续村民的集体记忆为目的,遵循村落发展的历史轨迹,将其重新整合到新的环境与需求之下,提升记忆场所的空间形态[9],并从骨架性空间要素耦合、功能性空间要素耦合以及文化性空间要素耦合3个方面完成记忆场所要素在空间上的整合,其中,骨架性要素耦合是研究的重点。

(1)骨架性要素耦合

村落的道路和水系是重要的骨架性场所要素,可确保村落肌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其中,村落道路在划分空间的基础上还具有串联村落各功能的作用。村落的居住宅院多以组团式布置于道路网格之中,形成更为紧密的村落布局。各记忆场所分布穿插其中,街巷道路很好地串联和组织了村落的各个场所。水系统是传统村落最初得以形成的内在动力,水空间通过组织其衍生的公共空间来间接地影响村落形态,对村落各场所的组织形成制约,最常见的方式是基于水系本身,依附风水学的意义和功能来影响村落形态。村落受河道的影响,顺水而筑,布局多遵循河流走向,并沿线性方向展开。同时,沿河主路常用作空间的主轴贯穿整个村落,因此,道路系统和水系统的耦合应该是村落体验路线设计的首要任务(见图4)。

图4 骨架性要素组织分析

(2)功能性要素耦合

传统村落街巷、空间节点等是引导新旧功能转换,连接新形态与历史形态、新形式与传统形式的相互融合与地域适应的重要功能性空间要素,作为反映历史信息的构成要素,要遵循原真性原则,将碎片化了的历史遗存耦合到新的环境与需求下,对耦合要素及线索进行强化,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历史景观。

(3)文化性要素耦合

记忆场所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从明晰可辨的心理、行为、人为控制等脉络上升到了难以发现的内在关联性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记忆场所的文化要素关联耦合,促成了将各村落历史性要素群体性打包申请保护的方式。

三、辽宁省北票市高家石场传统村落保护设计实例

1.村落区位与历史

高家石场位于辽宁省北票市三府村,是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辽西北地区工业发展缓慢,落后的经济使该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留存的传统村落相对较多。受地形、地貌影响,辽西北地区村落空间格局多轴向生长,形成带状平面形态,呈山环水抱之势。高家石场在村落选址上充分适应当地条件,紧密联系农田水系等生产活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村落依山傍水而建,沿山势水系呈带状布局,季节性河流从中间穿过,成为高家石场重要的交通系统。

高氏先祖为山东青州的石匠,因修建惠宁寺被征调并落户于此地,此后200余年间后代多以石雕技艺为生。随着村落的演变和发展,保留着村民集体记忆和乡愁情感的场所逐渐碎片化、离散化,传统村落的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案在对古河道沿线记忆场所的调研基础上,通过建立古河道与记忆场所在空间上的物质连接,使场所要素耦合于完整的村落系统中。

2.基地文脉与记忆场所调研

(1)村落空间格局中的山水特色

辽宁地区传统村落始终秉承着“择山而居,择水而居,择路而居,近高山而勿易旱,近道路而勿气止”的传统择居观。独特的山水条件是高家石场传统村落衍生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一条水溪贯穿整个古村,南侧有案山,西侧白虎东侧青龙。整个村落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形成一种灵活、无序、自由的分布方式,从而构成“人-村落-环境”之间的有机统一。村庄依托古河道发展繁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河道路段从古至今一直兼作村庄对外联系的道路使用,丰水期河道里有一定的水量,其他时期水量极少,是村民运送生产、生活物资的主要通道,也是村落发展的见证(见图5)。村落的变迁并没有磨灭古河道的重要地位,历史遗留的记忆场所均分布在古河道沿线,两侧群山环绕,山水要素在村落空间格局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图5 河道与山脉、住宅、农田的关系

(2)村落发展变迁中的历史遗迹

高家石场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变迁,零星分布的历史遗迹也在沿河空间留下了痕迹。村口古河道旁曾建有围墙,可利于墙头观察和抵御匪患,村民平时通过门洞进出村庄,体现出辽宁地区传统村落的内向防御性特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围墙地上部分被毁,仅余地基,现成为村落入口的重要节点。古河道也保留了原来的形态,沿袭了村落的格局,村落当年的景象隐约可见。虽然在发展变迁中部分传统街巷遭受了破坏,但历史建筑尚有留存。传统民居体现了祖先独特的建造工艺与审美取向,包含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3)村落生产、生活中的文化传统

作为辽宁地区典型的传统村落,历代传承的农耕文化在村民生活中有明显的体现。高家石场的居民至今仍保留着较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乡土气息浓厚,每家每户都有一些石磨、农业器具等,传统的农具在村庄的生产、生活中一直被村民所使用。生产、打谷、晾晒、颗粒归仓,承载着集体记忆的打谷场无疑是村落中最重要的空间形式,清理场地—满铺谷物—牛拉滚打—扬叉翻滚—清理场地,即使在今天,打谷场也还是最能展现乡村文化和乡村风情的地方。高氏先祖为石匠,百年来后世子孙传承着石雕技艺,他们就地取材,筑墙建屋,彰显了当地的精湛工艺,近些年由于生产、销售、宣传等原因,石雕技艺传承状况堪忧,掌握技艺的匠人越来越少。高家石场历来有祭拜山神的习俗,有村之时即有庙,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是村落精神内涵的延续。

(4)村落记忆场所调研及空间分布

记忆场所承载着高家石场的文化传统和乡愁情感,但随着物质空间的巨变,村落原有的秩序被破坏,扰乱了人们的环境认知与时间认知。因此,本案在对最具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要素的选择基础上,整合各类文脉要素并将其重组到同一系统中(见表1)。

表1 高家石场记忆场所要素分类

根据走访调研,现存记忆场所均分布在古河道50 m范围内,依附于古河道的线性结构之中,同时,每处记忆场所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故事,有着内在的张力和文化意义,是高家石场最具文化特色的资源要素。在空间整合中,进行基地的文脉和记忆场所分析,是梳理村落脉络,建立场所之间有机联系的第一步。

3.记忆场所关联耦合系统的构建

记忆场所关联耦合系统的构建过程实质上就是耦合线索的设计过程,而传统村落的物质线索多借助于村落的山水地形,非物质线索借助于村落的历史文脉。高家石场古河道是体现村落历史文化与地理空间的重要要素,建村即有古河道,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水系依然清晰存在。线型的空间形态及对其他记忆场所要素的包容性,使其成为沿岸记忆场所自然的联系线,兼作道路的使用功能也使其成为村落文化主题的体验路线,由此建立了物质和心理上的连续认知。

(1)村落发展变迁中的历史遗迹

水系是关联耦合系统中重要的联系线,各开放空间在古河道沿线的分布集中体现了村落的历史和传统风貌。

河道常年有水但水量不大,河床内遍布碎石,过去一直被村民作为道路使用。近几年由于降水极少,导致水量骤减,出现了季节性断流的情况。在改造中对河道整体进行了生态修复,疏通水道、清理垃圾、补植树木花草,形成富于自然特色的山涧溪流景观。同时,完善了串联各个生活场所的步行网络,途经山神庙遗址、防御墙遗址、传统民居、石作展示场地、打谷场,将最能反映村落生活和传统风貌的几处记忆场所贯通起来。每个场所在设计时,其氛围、特征和附属建筑都以建筑物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特征风格为基础,以塑造特色性空间语境为准则。通过对原山神庙外形的调研和推测,于原址位置以地面铺装的形式进行复原,场地内铺设山神庙残骸等历史遗物,以唤起村民对美好祈愿的回忆。防御墙遗址运用当地石材砌筑片段围墙,设立古村落围墙雕塑,重现高家石场原来的村落防御氛围(见图6)。传统民居在保留其原真性的同时,对院落及围墙进行修缮。石作展示场地作为承载村民活动和村落文化与精神的物质要素,同样遵循既定风格,其与古河道的空间关联带给人们连续的体验和感知(见图7)。修缮打谷场围墙,在其围墙上摆放农具,打谷场内用5块不同材料的铺装代表打谷的5个步骤,通过耙子、石碾等要素向人们展示高家石场的生产流程和农耕文化。

图6 防御墙遗址改造效果图

图7 石作展示场地改造效果图

(2)古河道与场所环境的耦合

古河道作为村落历史的见证,常年兼作村庄对外联系的道路使用,是村民运送生产、生活物资的主要通道。设计提出加强村落古河道沿线的联系功能和景观效果。

环境要素的整合必须首先使沿河的步行系统通畅无阻与完整,以便人们在步行时能感受到自然和文化的连续性与节奏感。选取部分河道路段设置车轮、宝箱等雕塑和小品,旨在回忆起河道为村民服务的历史(见图8)。常年有水的天然泉眼,选用石材围护在泉眼周边,沿线种植当地树种(见图9)。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早就掌握了就地取材改善生存环境的技术。村庄中随处可见的片石干垒墙就是就地取材于河道一侧的山体。河道两侧山体因取石露出自然的层状岩石肌理,与河道东侧人工垒砌的民宅围墙肌理相似,形象地展示了当地百姓的生存智慧。

图8 古河道节点改造效果图

(3)古河道与场所文化的耦合

记忆场所通常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物质形态,另一部分是故事信息[10]。在做好空间、环境耦合的基础上,场所文化的耦合也必不可少。在组织古河道的步行系统空间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对记忆场所的主题进行分类,并通过文化体验路线将文化主题串联起来。

图9 古泉眼改造效果图

根据既有的文化资源与传统特色,沿古河道将整个区域分为4个文化主题区(见图10)。结合南侧的山神庙遗址展现村落“祈福文化”的魅力;结合村落防御墙原址塑造“防御文化”特色,唤起人们对民康物阜生活的回忆;结合石作展示场地和古泉眼塑造“石雕文化”展示片区,为村民提供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往与活动空间;古河道北侧结合打谷场和石碾、石磨等农耕器具打造“农耕文化”展示区,唤起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线形序列的高潮。每个区域由一个或多个相关记忆场所组成,并与古河道系统相连,从古至今的村落发展历程都与这条古老的河流文化路线息息相关,使传统村落文化特色一目了然。

图10 古河道沿线文化主题分区

通过记忆场所的文化主题展示,历时性的文化信息再次呈现在现实的村落空间中,更重要的是让人深入体验并参与到历史故事与文化情景中,自此古河道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系统地组织在一起,这不仅利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有序开展,更有利于传统村落文化特色的认知与传播。

四、结 语

在传统村落的更新和建设中,记忆场所变得零落和分散,如何进行空间整合保护,完整讲述村落的历史故事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人们对于传统村落的印象来自于对村落秩序的认知和体验,来源于人们在赋予了村落文脉的记忆场所中的感受。应建立关联记忆场所的“联系线”,为人们提供生活于村落之中的丰富心理感受,在保护传统村落记忆场所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上表达与整合场所特征,保护过去的历史免于剪裁,尊重并认可每个村庄的记忆场所,使人们记得住乡愁。

猜你喜欢

石场场所村落
深惠交界采石场乱象调查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
广西岑溪市富祥石场
“傻”到极处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