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震知识阅览服务数字化转型探索*
2021-10-18吴楠楠
吴楠楠
(福建省地震局,福州 350003)
引言
随着地震科技的不断发展,地震科技工作者对行业内各领域的不断深入探索,需要对相关知识领域的了解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强,对知识获取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样,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想要了解地震知识的群众对地震知识服务也有着迫切需求。利用当今信息时代的高新科技手段,探索地震知识数字化转型,提升地震知识信息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体现行业特色,建立专业的地震知识智能阅览服务平台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1 福建地震知识服务模式亟需提升
福建省地震局资料阅览室是为局机关工作人员及各业务中心科研人员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场所,是科研人员及领导干部提高业务水平的身边课堂,也是反映福建省地震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一个平台。阅览室长期以来一直在为广大职工提供查询借阅服务,但是阅览资源的管理在硬件设备、管理思想和服务手段方面还与当今的主流水平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软硬件设备落后,信息更新效率低。目前依然停留在通过人工手动逐一录入资料,更新数据至普通电脑阶段,自动化程度不高。
(2)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还没有形成可综合利用的数据库,阅览资料的编目、借阅、管理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劳动阶段。
(3)阅览资料利用率低,资源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只注重图书、期刊资料的存储摆放,不注重数据的更新与发布,导致馆藏资源共享率低、有效覆盖的服务对象少。
福建省地震系统包含多个地理空间分散的下属机构,如何做好福建省地震局馆藏图书、期刊、报纸等实物资料的流通管理,提高知识的利用率,满足科研人员知识获取需求以及激发员工自主学习的效率和科研的创新性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震局自身的组织结构与服务需求特点,建设新一代智能阅览平台系统是当前地震知识服务体系的一大有益补充。建立的平台需具备对知识的一站式查询和定制功能,整合阅览室馆藏资源、电子期刊数据、外部共享资源以及互联网情报资源,构建地震机构云仓储中心,打造具有地震机构特色的专业化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所需的课题或者项目研究的最新资料,全面掌握研究课题的知识发展脉络,提高科研创新效率;发挥图书资源优势,实现对有价值资料的战略保存和有效开发利用。
2 福建地震知识服务内容
目前,由中国工程院主导、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建设的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http://www.ckcest.cn/)地震科学专业分中心服务网站——地震科学专业知识服务系统(http://earthquake.ckcest.cn/)已于2018年5月正式上线。该系统整合了地震文献资料、科学数据、术语资源、科研要素、特色资源、专题应用等各类地震专业知识资源,并结合微信公众号可提供手机端服务。福建地震知识智能阅览服务平台建设在考虑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配套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突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理念,进而使用户体验得到有效优化,增强用户对智慧服务模式的体验与感受。服务平台在做好阅览服务的同时,还可利用智能阅读柜终端的多媒体播放设备提供地震知识短片展播和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等具备地震行业特色的公共服务。在福建省防震减灾大楼一楼大厅和地处边远的各个地市地震台站都设置智能阅读柜。智能阅读柜终端分为赠阅区和借阅区。赠阅区内含党政文化宣传资料、地震科普宣传资料,无需归还,但须统计数据。借阅区主要为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书籍,其中以地震科技专业书籍为主。可增设订阅功能,以满足读者需求,精准服务。
知识服务系统应具备整合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文献元数据管理、PC和移动端一致性的服务门户、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服务联盟等特征。它具有全媒体管理、全流程管理和全网域发现功能,可将数字学术、数据服务、数字典藏、机构仓储、阅读推广等功能集于一体。
研究以掌上APP,微信平台为一体的移动服务解决方案,在移动智能时代拉近读者与阅览室之间的距离,延伸阅览室的服务时空,增加读者与阅览室之间信息交互的途径,方便读者利用手机查询并使用阅览室的各类馆藏与信息资源。
针对基于RFID自助借还技术、O2O订阅配送服务、订阅推送服务、智能阅览柜等技术研究,开展图书漂流、读书心得交流讲座、好书推荐演讲等线下活动,打通阅览室服务局限,将知识服务延伸至台站职工,丰富大家的学习形式。
地震知识智能阅览服务平台将是地震系统提供个性化特色知识服务的门户,可提供如地震知识专题回顾、学术成果展示等服务。也可提供知识发现服务,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实现中外文数据库统一检索和查询。系统还需具备信息聚合能力,实现定向抓取互联网信息、信息聚类和挖掘分析等功能;具备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通过后台实现资源构成分析、资源访问分析、检索热词统计等功能,辅助机构资源采购决策;能提供手机、平板、触摸屏、智能阅览柜等多种终端接入地震知识服务云平台。图1为具体实现的架构。
图1 福建地震知识服务系统架构Fig. 1 Fujian earthquake knowledge service system
3 地震知识服务技术探索
地震知识智能阅览服务平台建设的目的是要为用户提供高效集成化的服务。要在软、硬件资源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对地震相关的各类知识信息资源进行动态化服务集成,采用开放性服务模式,从而提供地震知识、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和服务。因此,需要着重进行如下几点探索。
3.1 RFID自助借还技术探索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非接触式射频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传递特定识别信息的网络系统[1],具备非接触、高可靠、高效率的特点。借助RFID技术,可在编目加工环节时输入文献标签信息然后上架定位。该技术能并发读取多个标签,实现自助借还、盘点、顺架、安全检测等功能。使图书文献分类、编目和典藏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改善,使读者和工作人员都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到图书,为图书借阅服务节省人力物力,为图书管理智能化服务奠定基础,提高借还书效率[2]。RFID技术曾经在福建地震现场资源管理中尝试运用于部分应急救援人员、车辆、设备等调度、追踪和管理,能够实现现场资源管理信息化,提高现场资源使用效率[3],为图书资源的智能化流通管理做出了有益尝试。
3.2 人脸识别技术探索
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们脸部特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备精度高、稳定性好、难伪造及非接触性等特点[4]。人脸识别技术需要利用终端设备采集人脸静态或动态图像,对检测到的图像进行技术处理,提取被检测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阅览室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并判断,从而实现用户身份识别。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阅览室门禁系统,可有效提升识别速度,精准定位被测人员的用户权限,提高服务效率。目前,该技术已在福建省地震局后勤管理服务中成功运用,实现了门禁出入、考勤打卡和人员就餐的人脸识别,提高了出入放行和相关扣费的自动化管理,为地震知识智能阅览柜中的人脸识别技术运用提供了借鉴。
3.3 资源搜索引擎技术运用
资源搜索引擎需能够根据读者输入关键词和用户语意分析与表现,准确分析、判定和补充读者的真实语意,准确理解读者数据搜索意图,直接制定搜索策略[5]。还可根据数据环境和读者搜索需求变化趋势,按照读者需求对搜索引擎实时优化,确保搜索引擎的安全性、高效性、可用性和经济性。搜索引擎还需具备“机器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自我补充和完善,为读者提供“即搜即得”的服务。该项技术在地震局的门户网站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科学专业知识服务系统中已有成功运用的案例,是一项提高地震知识服务效率必不可少的技术。
3.4 O2O订阅配送服务探索
用户通过下载安装手机端客户服务软件,可在线申请用户账号,获取相应级别的操作权限,例如订阅所感兴趣的书籍或科普材料等[6]。管理人员可根据线上收集到的需求申请进行线下配送至相应地点的智能阅读柜终端,并在线上对用户提示取阅信息,从而满足各地市台站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地震宣传对象的阅读需要,可在平日的台站设备人工巡检中融入该项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对象覆盖率。
3.5 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地震知识智能阅览服务平台的建立需要具备地震专业、图书文献管理专业及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平台的操作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熟练的信息处理技术,能够敏锐地洞察、搜集、传递信息,可针对被咨询的内容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成为知识服务平台里的“导航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是保障地震知识智能阅览服务平台深入建设和顺利运行的一项必要举措[7]。
以上技术及服务的分项探索经验如果能够在地震知识阅览平台中加以整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震知识服务有效延伸的步伐,将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有益融合,实现地震知识阅览服务数字化转型探索的目的。
4 结束语
福建省地震系统包含多个下属机构,存在地理空间分散、图书文献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如果不能保证资源配置合理公平,资源共享充分便捷,就会使职工的知识学习提升和群众的地震科普效益大打折扣。我们寄希望于新一代地震知识智能阅览服务平台建设能够早日实现知识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和共享应用,提高知识的利用率,从而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所需的课题或者项目研究的最新资料,全面掌握研究课题的知识发展脉络,提高科研创新效率,同时也能满足地震机构周边群众的地震安全知识普及。也希望通过这一系统使阅览室能在服务过程中开展跨界服务活动,彻底打破阅览机构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服务边界。在大数据、物联网及智慧服务背景下,使阅览服务内容及方式得到有效延伸,也是地震知识智能阅览服务平台在信息时代档案事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