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评价及区域异质性分析
2021-10-18王守文徐丽洁周卫华
王守文,徐丽洁,周卫华
(1.三峡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3.三峡大学 社会科学处,湖北 宜昌 443002)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1]”;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也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2]。尤其是在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的当前背景下,提升科学竞争力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覆盖沿江11个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发展潜力巨大[3]。近十年来,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稳步增长,2018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R&D经费内部支出达9 205.49亿元,国内专利授权数1 102 562件,整体科学投入产出水平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相比具有比较优势。虽然长江经济带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4]、区域合作虚多实少、城市群缺乏协同、带动力不足[5]、东中西创新发展差距大、科技资源分布不均[6]、人才集聚水平低[7]等问题。因此,科学评价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并对上中下游地区的异质性进行分析,对破解上述问题、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丰富科学竞争力内涵;二是创建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三是通过计算赫芬达尔指数,对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
1 文献综述
目前学界有关科技创新的研究十分丰富。从研究成果看,现有文献较少对科学与技术进行区分,通常采用较笼统的方式探究科技创新与科技竞争力,少有研究专门围绕科学竞争力展开,相关分析也多融合在科技竞争力研究中。本文将对科技竞争力文献进行分析,重点梳理科学竞争力的学术演进过程。
1.1 科技竞争力
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简称,其本质是发现或发明事物间的联系,各种物质通过联系组成特定系统、实现特定功能[8]。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总量、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的综合体现,是构成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和关键要素[9]。杜德斌[10]从国家层面出发,认为科技竞争力是将物质、非物质科技资源投入知识生产与技术开发,最终改善该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尤其是全球分工体系)的能力;林玲娜等[11]认为,科技竞争力是综合科技潜力、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4个方面,能够有效动员与利用科技资源并转化为科技产出的能力[12]。
从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看,其主要从科技成果投入与产出方面测度,具体包括课题、论文[13]、会议报告、专著、专利[14]等。此外,组织、研发环境[15]等因素对科技竞争力也有重要影响。从科技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方法看,量化建模评价分析使用较多。如通过构建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16];运用AHP-TOPSIS法对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SOM算法进行聚类分析[17]。此外,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黃天航,刘红煦,曾明彬,2017)、基于正交投影法的动态评价方法[18]、加性加权的定量研究方法[9]等也被广泛应用。从科技竞争力提升手段看,主要包括增加科技教育投入[19],优化R&D经费投入结构[20],构建与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21],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此外,加强地区科技合作(杨玄酯,罗巍,唐震,2019),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22],推动跨区域合作,提高科学产出水平,也有助于增强科技竞争力。
1.2 科学竞争力
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基础上并对客观事物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公式化的知识[23]。科学是社会互动的产物[24],科学竞争满足社会最复杂需求[25],是各科学要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已有众多学者围绕基础研究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等作了相关研究,但学界尚未给出科学竞争力的具体定义。
高中电磁学反映的是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的是物理宏观世界的本质规律,抽象的概念与规律缺乏表象基础,注重外部表面特征和非本质联系的高中学生对于可见度不高的电磁现象及电磁规律显得很茫然。只有认识公式、理解公式,准确应用公式表述问题,才能避免乱套公式、混淆公式的现象。
我馆广播电视史志资料研究中心典藏的广播电视史志资料是前任广播学院副院长赵玉明所捐,比较完整且极其珍贵。该研究中心的建成,对相关学科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作用。它也为我校的新闻传播学科评估和本科教学评估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我校新闻传播学能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其功不可没。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科学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进行重大原始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增强经济实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国家(地区)参与竞争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关键影响因素,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1.3 科学竞争力与科技竞争力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科技包括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又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技术创新主要是应用研究。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指导,而技术是科学的实际运用[8]。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科学竞争力是科技竞争力的一部分,科学竞争力与科技竞争力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重大原始创新和高质量科学成果应用,通过高校、研究与开发机构、政府等科技创新主体直接或间接参与科学竞争,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平台,将知识、技术、信息、劳动、资本等科学资源转化为技术、专利;而后者更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运用到实践中。
从占比超过5%的省市数量看,下游地区的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分别有7、6、2、1项,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分别有4、2项,此外,中游地区的江西以及上游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占比不足5%,说明上海、江苏在全国科学竞争力比较中具有绝对优势,湖北、安徽、湖南、浙江具有比较优势,而江西以及上游地区的科学竞争力较弱,充分体现了长江经济带沿海-内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总体上呈现由下游向上游的梯形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知识点kα的点权W(kα)反映了知识点kα在知识网络中的重要性,本文假设W(kα)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知识点kα与其他知识点的匹配关系、知识点kα被协同成员的掌握情况。基于此,知识点kα的点权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科学竞争力水平受到众多因素影响。本文侧重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角度,创建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高质量评价指标。指标选取侧重科学要素,并基于数据获得性,从科学资源存量、科学资源投入、科学成果产出3个维度衡量科学竞争力,共包括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的具体内涵如下:
(1)科学资源存量。它是指目前各省市已拥有的科学资源,反映出一个地区科学资源集聚程度,是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创新载体。科学资源存量越大,拥有的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越雄厚。具体包括一般性创新载体(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高等院校数)、高质量创新载体(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一般性R&D课题数(R&D课题数)、高质量R&D课题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其中,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是提升科学竞争力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通常用来衡量城市或者高校的基础研究水平。
(3)科学成果产出水平。它是指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学术科研成果数量,反映地区科学成果产出能力。科学成果产出水平越高,说明形成高质量科学成果的能力越强。具体包括一般性科学成果(研究与开发机构发表科技论文数、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研究与开发机构出版科技著作数、高校出版科技著作数、有效发明专利数)、高质量科学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高校及科研机构发表的论文及著作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是衡量科学成果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具体三级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关于科学竞争力的概念演变,波特[26]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体系等高级生产要素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英国经济学家Freeman[27]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性作用。科学技术逐渐成为评价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者们对科学竞争力的探究主要聚焦于基础研究方面,如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以此反映知识的原始创新能力,具体包括基础研究经费投入、项目数量、队伍情况、基地数量、产出成果等[28],并以科学论文和科学著作作为主要产出形式,对高校以及城市的基础研究竞争力进行评价。
表1 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官方网站和网络。基于数据获得性,选取2009-2018年作为研究样本期。统计指标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检索,两院院士、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国家杰青、国家优青数量分别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等官方网站,大科学装置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网站,对个别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补全。
2.3 指标处理与方法
2.3.1 加权熵权法
(5)计算各项指标权重。
(1)为消除指标量纲差异,对各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科学资源投入水平。它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在开展科技创新中投入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包括R&D经费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地方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一般性R&D人才(R&D人员全时当量)、高质量R&D人才(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R&D经费内部支出、地方科学技术财政投入、R&D人员全时当量代表各地区为开展科学研究而注入的资金及人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高质量人才是促进科学成果产出的创新源泉。
(1)
(2)计算各指标项中各省市所占比重。
(2)
(3)计算各指标信息熵。
(3)
(4)计算各项指标信息熵冗余度。
dj=1-ej
(4)
只有采用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才能保证科学竞争力的有效测度。由于24个三级指标对各省市科学竞争力的影响不同,因此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相较于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德菲尔法等方法,加权熵权法可以客观测度各指标权重,消除主观因素影响,有利于分析不同省市差异,因此本文采取该方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若某项指标的分布趋于集聚,则表明该指标拥有较大权重;若趋于平均分布,则权重较小。其计算过程如下:
(5)
(6)计算各省市科学竞争力综合得分。
(6)
2.3.2 赫芬达尔指数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赫芬达尔指数(HHI),是用来测量要素集聚度[29]的综合指数,具有不受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数量和规模分布影响,真实体现核心指标集中度变化,有效反映各核心指标集中度差异的优点。赫芬达尔指数值越大,说明要素集聚程度越高。计算公式如下:
就本试验结果而言,转基因大豆SHZD32-01在存活率、株高和覆盖度等多个方面略弱于其他2种大豆或相当,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31号公告中的公式计算得到的其繁育系数反而整体上高于其他2种大豆,主要是因为该公式未考虑到结实的株数,建议在评测大豆的繁育能力时综合考虑其存活率,以使结果更有参考价值。
(7)
其中,xij为省市i在指标j上的绝对量;xj是31个省市在指标j上的总量;n是省市数量,本文为31。
3 科学竞争力评价与实证分析
利用2018年数据,通过加权熵权法计算三级指标权重,求得中国内地31个省市科学竞争力综合排名和各一级指标竞争力得分。在24个三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国家实验室数量,为0.089 3,其次为大科学装置数量,权重为0.081 2。科学院院士数量、研究与开发机构出版科技著作、国家自然科学奖所占权重均超过0.06,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工程院院士、国家技术发明奖所占权重均超过0.05。上述指标主要反映了各省市集聚高质量创新载体、高质量R&D人才的能力以及高质量科学成果产出水平,权重合计占58.7%,平均权重值为0.065 2,说明这些指标对科学竞争力有突出贡献,可作为核心指标。二级指标中,权重值最高的是高质量R&D人才,其它依次是高质量创新载体>一般性科学成果>高质量科学成果>R&D经费支出>高质量R&D课题数>一般性R&D人才>一般性创新载体>一般性R&D课题数。一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科学资源投入水平,为0.375 9。其中,高质量R&D人才权重最大,为0.276 7,其次为科学成果产出水平,科学资源存量权重最低。
轮滑又被人们成为滚轴溜冰,于1863年美国人发明,发明后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地,是一项非常受人欢迎的体育运动,尤其是1884年滚动轴承的发明彻底将轮滑项目推向世界,使轮滑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轮滑俗称“滑旱冰”,据记载早在十八世纪一位荷兰人制造出历史上第一双“旱冰”鞋,在1860年由比利时一位技工手工设计出带滚动轴承的旱冰鞋,因没有有效刹车装置,因此轮滑又被人们称之为“危险的运动”。轮滑虽然具有危险性,但只要学习者掌握技巧,可以大量避免损伤事件的发生,从而很好地享受轮滑带来的乐趣。
3.1 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整体趋势
基于2009-2018年数据,运用加权熵权法,计算得到近十年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发展水平,具体见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教师应该把课堂看作一个整体,看作每一个个体生命都融入其中的整体,这个整体叫作“场域”。教师在整体中感知课堂,感知课堂里的每一个个体生命,对于教师是非常高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教师,不管是特级教师还是新手教师,每堂课都是新的。这意味着教师走进课堂前,这堂课从来没有发生过,只有在教师走进来的那一刻,这堂课才开始发生。因此,在每一堂课,教师就是一个新人,学生也是一个新人,课堂中的教与学,用《大学》中的一句话,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图2 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发展趋势
(1)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1.474 7到2018年的1.916 6,增长了29.97%,且通过表2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在科学竞争力综合得分以及科学资源存量、科学资源投入、科学成果产出等方面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一级指标所占比重的均值为43.94%,超过全国的1/3,说明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具有较强科学竞争力,尤其是在科学资源投入方面。
表2 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评价结果
以上分析充分显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科学竞争力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由图3可以直观看出,东部沿海地区以及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具有较强科学竞争力,而西部地区在科学资源投入方面相对较弱。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3月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的患者36例作为分析对象,患者均经过体检或B超检查初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患者意识清楚,沟通能力好,同意参与本次检查研究。患者中男性14例,女7例,年龄在29~81岁之间,平均5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可比。
(3)上中下游地区科学竞争力增长速度排序为上游地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相较于下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科学资源并不丰富,但可挖掘的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增长也最快。下游地区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整体发展水平高,科学资源等要素具有绝对优势且集聚效应明显,但是由于本身基础强,所以相比而言,近十年来增长速度相对较缓。
图1 二级指标权重
3.2 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发展差异
根据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上述计算公式,利用2018年数据计算得到中国内地31个省市科学竞争力综合排名。从科学竞争力综合得分看,长江经济带省市排名依次为江苏、上海、浙江、湖北、安徽、四川、湖南、重庆、云南、江西、贵州,其中,有6个省市排名全国前十。
本文的上游地区包括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中游地区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下游地区包括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由于安徽省主要城市被划入长三角城市群,因此将安徽省划归下游地区)。
咖啡屋我是第一次来,挺新鲜。优雅的座位,橘黄的灯光,低缓的音乐,垂泻的窗帘,别有一番恍恍惚惚的意境。还好,我不是一个人来的,否则,来这种情调浪漫的地方,看人家一桌桌柔情蜜意,一对对缠缠绵绵,还不惆怅得窒息而亡?
上游地区各省市综合得分在0.041 6~0.176 4之间,科学竞争力弱。除四川省科学竞争力较强外,其余省市均较弱,各项指标排名靠后,这与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密切相关。
中游地区省市综合得分在0.053 7~ 0.220 4之间,各省市差距明显。湖北省虽与上游地区的江苏、上海相差较大,但作为中游地区的区域增长极,在科学资源存量、投入以及科学成果产出水平三个维度相对均衡,由于高校众多、科学资源投入大,吸引了大量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其科学成果产出水平与综合得分排名匹配。湖南、江西由于缺乏高校、大科学装置等基础设施,科学资源投入水平低,科学成果产出少,科学竞争力相对较弱。
下游地区各省市综合得分在0.176 4~0.377 2之间,其中,江苏、上海在各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两者科学竞争力不相上下,综合得分均超过0.3,远高于排在第三位的浙江。这是因为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科创中心,充分显示出其集聚科学创新资源、产出高质量科学成果的能力。与上海相比,江苏省由于缺少大科学装置,在科学资源存量方面略有劣势,但高校科技论文以及有效发明专利的产出水平较高。浙江省综合得分排名第三,科学资源存量明显不足,究其原因是缺乏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等高质量创新载体,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少。安徽省科学竞争力综合排名第五,科学资源存量排名第二,但是科学资源投入水平和科学成果产出水平在长江经济带的排名分别为第5、第7,与下游地区的其它省市有较大差距,原因是对高质量人才的集聚能力不强,尤其是长江学者、工程院院士数量少,导致高质量的科技论文、著作、有效发明专利等成果少,科学成果产出水平较低。
通过黑水虻取食畜禽粪便,有利于抑制畜禽粪便中一些有害微生物的活动。研究表明,经黑水虻幼虫取食过得鸡粪,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肠杆菌数量降低了至少2 000倍[12]。另外,黑水虻幼虫能够对奶牛粪便中的大肠杆菌O157∶H7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13]。因此,利用黑水虻幼虫处理畜禽粪便,可降低畜禽粪便中的有害微生物数量,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科学竞争力水平差距明显。上中下游地区科学竞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由下游向上游呈梯级递减,竞争力水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其中,上游地区增势最大,从2009年的0.260 6到2018年的0.352 3,增长了35.19%。上中游地区综合得分差别不大,中游地区略高于上游,但中游地区各省域的年平均综合得分远高于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以及整体的科学竞争力发展水平在2016年出现峰值,主要原因是受到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得批复的影响,中下游地区各省市科技财政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尤其是安徽、湖北两省,科技财政投入较2015分别增长了75.41%和20.81%,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湖北省在高质量科学成果产出方面贡献突出,这与地方政府的重视密不可分。
图3 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空间对比
4 科学竞争力区域异质性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各省市差异,选取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进行重点分析,以部分代表整体,进一步分析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的区域异质性。在24个三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9项指标,即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优青、国家杰青、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研究与开发机构出版科技著作、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所占权重均超过5%,且权重之和高于58%,因此将其作为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通过计算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权重占全国的比例,并找到该指标占比超过5%的省市,用来考察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的集聚程度和重点集聚地。在采用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评价区域科学竞争力后,再利用赫芬达尔指数计算内地31个省市的集中度,进而分析长江经济带不同省市科学竞争力的异质性。
(1)研究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效果,将我国近30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发展变化划分为制度欠缺期与制度改善期2个阶段,通过直观分析得出安全管理制度改善期的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于制度欠缺期,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1984年到2016年下降了97.8%。
4.1 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空间分异
表3显示,9项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的赫芬达尔指数在0.140 4~0.229 0之间,表明这些指标的集聚程度较高。全国共有12个省市占比超过5%,包含6个长江经济带省市。
表3 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的赫芬达尔指数与空间分布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主要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分析省域及国家层面的科技竞争力,为本文研究科学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但以往研究多集中于科技竞争力评价,选用的指标既包含科学又包含技术,相对宽泛,缺乏对基础研究、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测度以及对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的区域异质性分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科学资源存量、科学资源投入水平、科学成果产出水平3个维度构建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熵权法测算各省市科学竞争力水平并通过计算赫芬达尔指数对比分析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差异,提出针对性建议,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媒体营销的大背景下,短视频不断爆发,有了火遍大江南北的抖音、快手,鄂中生态的科教短视频也正在快速传播,欲火遍大江南北的农村市场。
从长江经济带省市所占比例看,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中除研究与开发机构出版科技著作数外,其它核心指标的占比均超过全国的1/3,具有比较优势,尤其在高质量创新载体、高质量R&D人才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表明长江经济带集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及创新型载体的能力较强,注重高水平的科学成果产出,但科技著作数占比较低,竞争力较弱。其原因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主要靠下游沿海地区省市拉动,但中下游地区的科技著作产出较少,导致整体占比较低。
4.2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异质性分析
通过计算上中下游地区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的占比发现:
首先,高质量R&D人才是造成上中下游地区科学竞争力差异的首要原因。这是因为下游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交通等条件优越,吸引了高质量创新型人才集聚,而上游地区由于各项条件相对落后,高质量人才数量较少,下中上游地区集聚高质量R&D人才的能力依次减弱。
其次,高质量创新载体是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上游地区由于资源匮乏,获得的基础研究经费少,导致高质量创新载体数量较少,与中下游地区具有较大差距。中游地区的安徽省拥有的高质量创新载体占比较大,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从而拉升中游地区科学资源存量水平。
果树的肥水管理自始至终都很重要,肥水管理要是跟不上或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果树减产甚至无收。据土壤普查分析,怀宁县山地土壤含养分特点是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钾、氮不匀。因此,栽培果树要适度加大磷、钾肥的施用量。多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杂肥,改善土壤结构和成分,以利于果树的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最后,高质量成果产出水平的不同拉大了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差距。从研究与开发机构出版科技著作数、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两个指标看,上游地区均超过中游地区。原因是上游地区4个省市总体占比较高,尤其是上游地区的四川省,两个指标在中上游省市中占比最高,而中游地区的江西省由于科学资源数量不足以及财政投入等欠缺,指标占比最低,从而导致中游地区4个省市的整体产出较少。
表4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占比(%)
由此可见,上中下游地区科学竞争力水平差异主要是由高质量科学资源空间分布差异造成的,加之经济基础以及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导致科学资源投入不平衡,更加拉大了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5 结论及政策启示
5.1 研究结论
通过文献综述以及长江经济带科学资源现状分析,提出科学竞争力内涵,在构建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各省市综合科学竞争力及分项竞争力,进而计算核心指标的赫芬达尔指数,研究区域异质性,得出以下结论:①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稳步提升,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科学竞争力水平由下游向上游呈梯级递减;②通过计算赫芬达尔指数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科学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各核心指标在全国总体占比较高,其中,高质量R&D人才、高质量创新载体、高质量科学成果是造成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长江经济带仍存在一般性科学成果产出水平低的问题。
无人机遥感技术主要由无人机以及无人机遥控器构成,其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地面系统,包括地面上的无人机遥控器等其他辅助设备。第二部分是任务的载荷系统,其中包括火控系统以及探测目标等有关系统。第三部分是无人机部分,主要指的是无人机主机。无人机一般较为轻盈小巧,结构较为简单,因此在飞行时极为灵活,操作较传统的航拍更为简单,并且可以呈现出更加清晰的画面以及分辨率更高的反馈图像[1]。
5.2 政策启示
根据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评价结果,为了提升跨层级、跨区域、跨主体协同创新水平,促进高质量科学成果产出,更好地提升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精准布局高质量创新载体。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应结合本地区位禀赋、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差异等精准施策,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科学布局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等创新载体。要充分发挥下游地区上海、江苏等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加大地方财政科技的持续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同时,要辐射带动中上游地区,通过区域科学联盟,加大对中上游地区的支持力度,引导科学资源向中上游地区集聚,尤其是对江西、云南、贵州等科学竞争力弱的省份进行对口支援,通过划拨科研经费等措施提高科学资源投入水平,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自然环境优势等科学合理布局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等。例如借助上游地区的地理特质,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家科学研究平台,如高寒、冻土等国家实验室,从而丰富科学资源存量类型,缩小上中下游差距。
第二,建设科学家群落。高质量R&D人才是影响科学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人才的集聚效应会带来更多创新,科学竞争力较弱的中上游地区更应该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人才政策,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高质量科研适配人才,向高质量R&D人才提供更多优惠政策。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科学家共同体生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集聚效应,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促进高质量科学成果产出;其次,通过政策补贴,如补贴科研经费、安家费以及子女受教育优惠等措施,引导人才向中上游地区流动,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家群落。
第三,培育科学联合体。加强多元化的科学创新联合体培育,不断增加高质量科学成果有效供给。联合体内要实现政府顶层引导、企业主体参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社会组织服务的落地化,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调控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以高质量创新载体为支撑,推进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等科研力量的优化配置、互融互通和资源共享,促进高质量科学成果产出,实现多主体协同创新。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合理整合科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金融机构、银行等社会组织作用,提高科学成果产出过程中的资金融通能力,保证科研资金的有效供给;不断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第四,搭建省际科学协同联盟。科学资源省际分布不均衡是导致长江经济带存在区域科学竞争力差异的重要原因。通过打造省际科学协同联盟,搭建省际资源整合平台、成立跨省域科学家协会等措施,实现人才、信息等资源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上海、江苏的带动作用,加强与中上游地区的交流、合作,实现不同区域间科学资源的协同创新和共建共享。各省市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整体利益,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从“个体锦标”到“整体锦标”的目标转变,推动科学一体化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科学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由于研究条件受限,本文仍存在一定不足:一是由于篇幅有限,未对所有指标进行分析,只选取权重占比较大的核心指标作为典型代表,分析长江经济带异质性整体情况;二是由于重大发明成果数等相关指标数据不易获取,选择有效发明专利数代替,可能造成所选指标不能有效代表高质量科学水平。随着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相关数据逐渐完善,未来可以构建更科学合理的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精准有效,为科学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和执行提供更具价值的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