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圩新区应急备用水源地生态工程关键性技术及实践

2021-10-18徐聆溪冉宗信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27期
关键词:盐度库区供水

徐聆溪 冉宗信* 郭 磊 姜 万

(1、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0 2、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0)

1 项目背景

徐圩新区地处连云港东部沿海地区,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该区域处于调引江淮水的末梢,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且总量不足,主要依赖外调水源。目前善后河是徐圩新区唯一的饮用水水源,但是善后河沿线工农业及生活污染形势严峻,超标事件时有发生,饮用水供水安全急需保障。此外,随着新一批石化产业的陆续建成投产,产业供水能力急待提升。从全区整体发展需求考虑,徐圩新区于2020 年11 月完成香河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可应对现有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或水资源短缺时保障民生及产业应急供水。

徐圩新区香河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位于徐圩新区中西部,北近徐圩水厂,西邻烧香支河,南靠中通道疏港大道,是苏北沿海区域典型水源库区之一。库区占地面积约1.99 km2,有效库容达450 万m3,项目总投资约7 亿元,建成后形成一座生态型下挖式生态型蓄水库,水库周边外围生态大堤长约5333m。该工程应急供水量为45 万m3/d,其中向徐圩水厂供水为9 万m3/d,向工业园产业区供水为36 万m3/d,能够满足徐圩新区连续10 天生产生活应急原水供应。

2 净水工艺方案

2.1 工艺设计原则

从维持改善水质、防治富营养化角度出发,统筹考虑不同污染指标的改善途径与徐圩水厂制水工艺,以及避免工艺重复、充分发挥不同工艺优势、水源地与水厂各司其职的角度出发,香河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选择需考虑投资及运维费用较低、效果稳定、长期维持且适用于大规模微污染原水的净化技术进行有机组合。采用物理- 生物- 生态法相结合的水质维持改善总体工艺,具有效果好、供水稳定性高、占地面积小、施工简便、维护工作量小的特点。

2.2 工艺技术路线

整体采用“前置预处理、中端功能湿地及后置生态调蓄库”的组合工艺(图2)。该工艺将原水由河道直取转换为经湿地改善、湖库调蓄供水的旁路处置模式,采用“降浊活化、脱氮除磷、调蓄备用”的模块化处理流程,以满足工程建设的水量、水质和应急备用的三重目标。前端预处理区主要通过生物吸收、反硝化、填料过滤、植物拦截等作用降解原水中的TN、TP、NH3-N、SS等污染物,可提高水体DO 及可生化性,初步净化水质[1-3];中端复合生态湿地区构建了植物- 微生物- 土壤的复合生态系统,可通过过滤、吸附、微生物降解等实现对CODMn、NH3-N 和TP 等污染物的高效去除[4];终端生态蓄水区作为蓄水水量保障单元,可实现水体自净和富营养化防治功能。

图1 工程整体布置图`

图2 工艺技术路线示意图

3 环境工程技术

3.1 水生态工程技术

水生态建设采用了“前置预处理、中端功能、湿地及后置生态调蓄库”的组合工艺(图3),通过模块化处理流程,结合湿地生态系统净化功能,提升供水原水水质,降低CODMn、NH3-N、TN等主要指标。工程主要实施内容包括生物接触氧化区生物介质安装,约336960 m;复合湿地区和蓄水区水生植物种植,约282414 m2;水生动物放养,约28910 kg;20 台微泡增氧机及16 台太阳能循环曝气机安装;生态石笼安装,约6064 m3。受本土壤盐度较高影响,水生植物基本选择了耐盐碱植物,同时为保障水生植物存活率和生长状况,对沉水植物种植区进行了土壤二次改良,进一步为水生植物生长创造了条件。

图3 水生态工程整体布置图

3.1.1 水生植物布置方案

水生植物主要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就、浮叶植物等(表1)。沉水植物种植品种有矮型苦草、刺苦草、小茨藻、篦齿眼子菜等,主要种植在复合湿地净化区及生态蓄水区,种植面积106582 m2。挺水植物种植品种有芦苇、狭叶香蒲、再力花、黄菖蒲、千屈菜、西伯利亚鸢尾等,主要在复合湿地净化区及生态蓄水区种植,种植面积169766 m2。浮叶植物种植品种以多色睡莲为主,主要在复合湿地净化区,种植面积6066 m2,其种植流程与沉水植物类似,主要为施工前准备→植物选苗与质量控制(起苗、包装、运输)→植物检验与验收→植物种植与补种→分项验收。

表1 水生植物品种及规格

3.1.2 水生动物布置方案

水生动物是水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环节[5],本区域放养的水生动物主要以滤食性鱼类为主,同时投放少量的肉食性的乌鳢。水生动物放养前再次进行小规模试养,以确定该种类能否在本水体成活。同时,通过观察挑选出健康、活性强的个体。根据各类群水生动物生长特性,在适宜季节进行合理放养,鲢鱼、鳙鱼于春夏季放养,乌鳢秋于冬季放养。

3.1.3 生物介质布置方案

生物介质主要由生物绳、无纺土工布组成,生物绳单根长1.8 m,安装在接触氧化区,迎水布置,可为曝气后微生物的迅速繁殖提供大量的附着载体[6]。在对底部区域进行护砌后,浇筑10 cm 厚C20 素砼,用U 型固定件将钢管框架固定在底部护砌,最后将生物介质固定于钢管框架上。

图4 土壤二次改良区域示意图

3.1.4 土壤二次改良技术

由于挺水植物中选用净化能力较强的植物品种刺苦草和矮型苦草,为确保工程整体水质净化目标以及植物耐盐需求,需对矮型苦草和刺苦草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二次改良处理,再次减少土壤中Na+的含量,降低土壤的盐度。结合库区土壤含盐量情况,选用盐土底改良剂对常规性植物种植区域土壤进行二次改良处理。盐土底改良剂主要成分为硫酸钙(CaSO4·2H2O),含量为90~95%,含水率一般为10~15%,含有丰富的S、Ca、Si 等植物必需的有益矿质元素,较天然石膏颗粒小、易溶于水,是较好的盐土改良剂。底质改良剂的使用量应不小于4g/kg(土)即1.62kg/m2(使用厚度15 cm 选择晴天施用,底质改良剂的泼洒应均匀、不遗漏,确保整个施工区域的土壤都进行彻底的泼洒。泼洒完成后进行翻耕或施水浇灌处理。如选用机械翻耕处理,宜采用旋耕的方式,保证盐土底改剂与土壤混合均匀,以达到最佳改良效果。

3.1.5 阶段性引水稀释技术

国内已有针对城区引水净污相关研究[7],本工程阶段性引水主要在调试期间进行,根据不同类型的指标要求(水生态构建盐度要求、饮用水盐度要求),参照库区水体盐度监测数值,确定换水时间。从水生态构建盐度要求考虑当水体盐度超过0.4%限制时,进行引水稀释处理。为保障换水后水体盐度符合植物生长要求,根据相关计算以及我司工程经验,单次换水量50 万m3效果最佳,既能保证水体盐度稀释效果,同时也能降低经济消耗。换水时间控制在5d。引水稀释时间一般选择在降雨天,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减少补水量,节约经济成本。

3.1.6 沉水植物调整

在项目在运营调试期间,对水体盐度进行定期监察,当水体盐度变化情况符合常规植物种植要求时,在确保水质净化和水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对库区耐盐性沉水植物进行群落的演替,替换为便于养护的矮型苦草,以降低后期库区水生态运行维护成本。

3.2 景观工程技术

香河湖应急备用水源地绿化区域面积约35 万m2,其中湖心岛面积约1.5 万m2,总体采用环湖大堤周边铺设草皮、湖心岛种植部分乔灌木的方案,在环湖大堤上铺设草皮可起到水土保持避免雨天泥水进水库区,在湖心岛种植乔灌木在起到消浪作用的同时也可满足景观效果。因工程场地土壤盐度较高,必须换填土方才能满足绿化种植要求,而换填土方将大幅提高绿化工程造价,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在大堤堆筑完成后,定期采用旋耕机对大堤表层20cm 土壤进行翻耕排盐,尤其是雨季和冬季来临前对大堤土壤进行了加密翻耕,可保证后期草皮铺设顺利施工。

4 结论

徐圩新区香河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达到设计效果。其生态工程整体采用“前置预处理、中端功能、湿地及后置生态调蓄库”的组合工艺,设置库区内预处理区、生态湿地区、生态蓄水区,通过合理布设水生动植物、生物介质,对低耐盐植物区土方二次脱盐改良,阶段性引水稀释等技术,使库区水质达标,另通过草皮配种乔灌木的景观种植方案,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生态库区,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可满足徐圩新区连续10 日生产及生活应急供水,成为连云港市应急备用水源地生态达标建设成功典范。

猜你喜欢

盐度库区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河南丹江口库区滑坡危害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不同盐度下脊尾白虾proPO 和SOD 基因表达及其酶活力分析
不同盐度对生物絮团、对虾生长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公投在即
千里岩附近海域盐度变化趋势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