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悦分享
2021-10-18
◆思考
寂静中生长
去莫干山做一个采访,民宿的管家带我们去竹林挖笋。他教我们怎么发现地底下藏着的竹笋。他带我们找到一处泥土:“你们看,这块泥,有微微的隆起、松动和开裂,用脚轻踩,有松软的感觉,这块泥下面肯定埋着笋。如果有耐心,我们可以等到明天早晨再来看。”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竹林。昨天管家指给我们看的地方,果真冒出了一个小小的笋尖,阳光下,笋尖上的水珠晶莹剔透,我看呆了。我仿佛看到了这株笋,在沉寂又漆黑的夜晚,一寸寸地拱起潮湿的泥土,好像使着它一生所有的劲儿,努力生长。
是的,总有些事物在不知不觉中浅吟低唱,奋力生长。(淡淡淡蓝)
(选自《意林》)
◆科普
为什么不要把金属器皿放进微波炉
把金属器皿放入微波炉,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为微波炉的加热方式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热传递,而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微波炉中有一个元器件可以把电能转化成电磁波,这种电磁波波长很短,故被称为微波。微波在炉箱内以较快的频率不断运转激荡,而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在运动过程中碰撞与摩擦产生热量,使得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从而达到加热食物的目的。
由于电磁波可以深入食物内部,而食物中的水分子比其他分子更容易吸收微波的热量,所以含水量高的食物在微波炉中温度上升得更快。可是,微波不能穿透金属,所以使用金属器皿并不能达到加热食物的目的。另外,金属还会反射微波,损坏微波管,甚至导致起火、爆炸。再者,虽然金属常态下稳定、耐热、不易燃,但是当微波撞击金属时,使金属中的电子和其他电子碰撞,分子剧烈震动产生火花,甚至会使金属自燃。(魏承瑶)
(选自科普中国网)
◆观点
选择与选项
有时,人生会面对两个以上的选项,但又不知如何做出选择。
不知如何做出选择,是因为不知哪个选项更好。
其实,选择本身,无法改变选项的好坏,就如你面前有两粒种子,不会因为你选择了其中的一粒,这粒种子的颗粒就变得更加饱满起来,而是你做出选择之后,经过辛勤劳作、精心培育,才让这粒种子更加健康地成长起来。
所以,能改变选项好坏的,不是你做出的选择,而是你付出的努力。(黄小平)
(选自《广州日报》)
◆热词
内卷
“内卷”本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常用作“内卷化”。现在的网络热词“内卷”与学术概念“内卷”并不相同,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网络热词“内卷”不是讨论制度和文化,而是讨论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处境,指的是过剩的人口投入到有限资源的争夺之中。“内卷”一词之所以在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中流传,是因为它所描述的社会现象引起了他们的共鸣。青年群体通过“内卷”这面镜子既看到了投射其中的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也看到了那些和自己有相同命运和处境的人,他们都对“被内卷”的现状感到不满和无奈。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共享现实。共同的“被内卷”感受形成一种社会气氛,人们共同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压力,并选择了同样的“内卷”生活方式。而事实上,仅凭个人主观感受是难以做出客观判断的。因此,共享现实感越强,越可能会促发和增强人们的共同感受。个体越是认同“内卷”的存在及其无法超越性,越会进入“被内卷”的状态,进而在客观上强化这种现实。(王俊秀)
(选自《人民论坛》杂志)
◆素材
雨果:斩断退路的成功
没有退路,逼着自己成功,是许多智者的共同选择。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交稿。这部仅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史海
古人出行要带“身份证”吗
“节符”在先秦时已开始使用,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通行证或单位证明。“节符”其实是“节”与“符”的合称,乃两种不同形式的凭证,后来也被称为“传”“所”或“过所”。古人出门远游如果不带上“传”“所”这类证件,会遇到很多麻烦。
关于查验“身份证”,先秦时已有规定。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从中便发现了《游士律》:“游士在亡符,居县赀一甲,卒岁责之。”此律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旅游法规,其大概意思是,如果旅游者丢失了通行证明,要交一身衣甲的罚款,到年底时统一征收。《大唐六典》中的规定则更为具体,规定各地检查站(关防)的长官要切实负责起查验工作:“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必据过所以勘之。”如果冒用他人过所,或是不应该持有的而持有过所,要判处徒刑一年。(倪方六)
(选自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