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编扎工艺的乡村景观小品设计与应用

2021-10-17李微波肖晓玲李卫东唐桂梅周宇霞黄国林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品编织景观

李微波,肖晓玲,2,李卫东,2,唐桂梅,2,周宇霞,2,王 浩,黄国林,2

(1.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 园林花卉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5;3.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在我国《辞源》一书中,乡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这与R·D·罗德菲尔德等国外学者所描述的乡村基本一致,他们认为乡村是以农业生产为经济基础,人口稀少,且比较隔绝,当地人们生活基本相似的地方。相较于城市,乡村一般都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近年来,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人居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缺乏乡村景观营造的理论与技术,过多沿用城市园林景观营造技术,致使乡村特色尽失,没有了能让人记住乡愁的传统乡村风貌。传统工艺作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是乡村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景观风貌中是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传统编扎工艺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手工艺,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草茎、柳条、芦苇、竹条、棕叶等乡村植物资源的合理与巧妙应用,所制作的各种器具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挖掘与利用种类繁多、创作形式丰富多样的传统编扎工艺,设计制作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景观小品,为营造极富乡土气息和地域色彩的乡村景观风貌提供借鉴。

1 传统编扎工艺门类

1.1 竹编类

竹编工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十分悠久,原始社会的良渚文化遗址就已经出现了席子、簸箕、箩筐、篮子等竹编生活器具。竹编工艺是通过把竹材剖劈成篾片或篾丝,按照起底、编织、锁口等工序,以经纬十字编织法为基础,穿插运用挑、插、穿、压、绕、扎等技法,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1-2]。竹编的编织方法还有人字编、六角编、螺旋编、绞丝编、弹花编、抽筋编等[3]。根据竹编器物的功能,大体可分为竹蒸笼、竹篮、竹筐、竹凳等生活日常用具类,背篓、斗笠、鱼篓等农用工具类,人物、动物造型等装饰欣赏类。

1.2 草编类

草编工艺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距今已有7 000 a以上的历史[4],人们就地取材,利用当地所产的各种草的叶、茎,编成各种类型生活用品,如草鞋、草席、草帽等等。草编工艺材料取之于自然,种类十分丰富,常见的有茅草、麦秆、龙须草、芦苇、乌拉草、蒲草等[5]。草编工艺制作过程主要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熏蒸、晾晒、刷漆等环节[6],编织技法主要包括挑压、编辫、缠绕、绞编、收编、盘花、编结等[7]。

1.3 棕编类

棕编工艺起始于三国时代,距今有1 700 a以上的历史,是以棕榈树叶为编织材料,通过构图和编织,制作出实用性、艺术性俱佳的棕草制品。传统的棕编产品最为人熟知的有蓑衣、蒲扇、棕帽、棕扫帚等,而随着手工艺人的不断创新,棕编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功能价值被重新发现,精美的造型棕编装饰工艺品、棕鞋棕垫等功能型生活用品也不断被开发出来[8]。棕编基本编织方法有胡椒眼、密编法、人字型、水波纹、鸦雀嘴、多色棕丝混编等,通过穿插、编扣、打结等技法,编结出各种棕编物品。

1.4 藤编类

藤编工艺是一种以藤类植物藤皮、藤茎等为材料进行编制的手工艺,其利用藤编材料韧性、弹性、可塑性的优点,编制出实用价值、艺术价值都较高的实用品和编织工艺品。藤编工艺已传承上千年,最初多以筐、篓等生活物品为主,到了清代、民国时期,藤椅、藤箱、藤茶几等藤制品、藤器开始流行,目前,藤编工艺制品因其材料的天然性、造型的艺术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9]。藤编工艺需要经过藤条材料处理、编织、上油漆等多道工序,编织方法主要以平面经纬线为基面,采用连续编织、单独编织、图案纹样编织等。

1.5 灯彩类

灯彩编扎工艺是我国多种民间工艺的集锦,包括竹丝、棉纸、绸缎等多种材料应用,编扎、裱糊等多种工艺制作,剪纸、镂刻、绘画、皮影等多种技艺装饰。灯彩制品是我国民间喜闻乐见的装饰品与吉祥物品。灯彩造型十分丰富,飞禽走兽、鱼虫花鸟、历史人物、亭台楼阁等各式各样。传统的灯彩骨架大多采用竹篾扎制,目前许多灯彩骨架已改用各种型号的铅丝,便于弯曲造型。

1.6 风筝类

风筝编扎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关风筝的最早文字记载是《韩非子·外储说》中的“木鸢”。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小孩玩放风筝已经非常普遍了[10]。传统风筝制作需要竹木、纸张或丝帛等材料,通过扎制出各种造型的风筝,并应用绘画技艺在风筝上绘制图案装饰。

2 编扎类型乡村景观小品设计

2.1 编扎工艺材料应用与创新

传统工艺一般采用纯天然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编扎工艺使用的材料多为乡村常见的草、竹、藤、柳、棕、麻等植物材料,具有天然、速生、环保等优点,材料本身具有原始、朴素之美,其工艺制品能体现出自然、古朴、简约、怀旧等风格。但传统植物材料有易腐、易断、使用寿命不长等缺点,因而制作景观小品时,应对材料或成品进行防腐处理。也可以利用仿真的工业新材料替代或结合使用,既可保持传统工艺的特质,又能提高景观小品的耐用性。活体植物也可以作为编扎材料制作各种造型独特、趣味盎然的植物景观小品,其富有生命力、寿命长等优点。

2.2 编扎工艺造型传承与创新

传统的编扎工艺制品是为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和生产劳作需要,完全依赖于手工制作,每件编扎工艺产品的诞生都极富手工艺者自身的个性与生活领悟,其产品造型、编扎方法、用工用料等,不但体现了生活生产的实用性,还具有不同年代、不同地域所特有的生活文化与审美艺术。通过对传统编扎制品进行比例放大,采用单独放置或自由组合等方式,就可以成为凸显乡土生活气息的景观小品。而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乡村景观需求,设计各种造型、各种主题的景观小品,如卡通人物、电影角色等。

2.3 编扎工艺乡村元素与现代园林艺术融合

传统编扎工艺材料与产品具有特有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蕴含着我国传统乡村丰富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可以通过形态重塑、功能再生、技术处理等手段,展现传统工艺材料独有的文化和生态隐喻,通过解构、重组、置换、转换等手法,挖掘传统工艺器具的古朴意蕴与传统之美,通过与当代艺术审美的深度融合,设计建造具有传统编扎工艺元素的现代艺术景观小品,使乡村景观小品更具生活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3 乡村编扎工艺景观小品应用

3.1 稻作编扎景观小品

水稻是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整个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水稻的功能被充分挖掘,除了当作粮食外,乡村农民利用稻草材料编制出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器具、道具,如草鞋、草绳、草帽、草凳、草凉席、草帘子之类,贯穿衣食住行用。曾经的乡村,稻草垛、茅草屋、稻草人随处可见。利用稻草或仿稻草材料编扎构建稻作景观小品(如图1)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乡村性十足。

图1 稻作编扎工艺景观小品

3.2 藤条编扎景观小品

藤条编扎制品其原料富有弹性,且柔软多变,具有较强的防水性和防腐性,可以和竹木材料掺杂使用,也可以与塑料等新材料混合编织,同时它能接受化学处理。因此,可设计建造出轻便美观、坚固耐用的藤条编扎景观小品(如图2),用于乡村景观营造中。藤条编扎景观小品具有藤条的纤维之美、纹理之美,以及阳光透过镂刻后产生的斑驳影落之美。

图2 藤条编扎景观小品

3.3 竹木编扎景观小品

竹、木材料获取容易且环保,是乡村中最常见的编扎工艺材料。竹木材料的天然优势,不但可以编扎出精致的小工艺品,还能编扎建造出高大的建筑和精美的装饰(如图3)。可通过传统编扎工艺技法、美学艺术的借鉴,融合传统竹木文化与现代审美艺术,利用竹木材料编扎出造型独特、生动逼真、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乡村景观小品。

图3 竹木编扎景观小品

3.4 植物编扎景观小品

植物编扎景观小品是以活体观赏植物作为材料,编扎出各种造型的景观小品(如图4)。是一种独特的园林植物造型方法,其借鉴和传承了传统编扎工艺,把紫薇、罗汉松、桂花、凌霄等易于编扎造型的观赏植物,变成新、奇、特、巧、美的景观小品,以满足人们对园林艺术的追求。观赏植物编扎景观小品是具有生命的,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花、叶、茎、杆等植物色彩、形态不断变化的景观效果,维护得当,能够生长数十年甚至更久。

图4 观赏植物编扎景观小品

4 小 结

传统编扎工艺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民间技艺匠心独具、巧夺天工的展现。通过对传统编扎工艺各门类编扎材料、编扎方法、编扎造型及相关文化进行挖掘,融合现代园林艺术的审美和乡村景观营造的需求,从材料、造型、元素等方面传承与创新,设计与应用基于传统编扎工艺的乡村景观小品,对挖掘乡村传统工艺、保护乡村传统风貌、建设美丽乡村、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小品编织景观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景观别墅
《临宋人小品》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