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优化
2021-10-16黄怡生
黄怡生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当前新课程标准与相关教材内容,对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转变,以及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1-310
新课改的深入使得课堂教学焕然一新,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初期的重要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课程属性和特征,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从教师做起,转变观念,明确角色定位,使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得到体现。与此同时,教学也应不断开拓进取,提高质量。
一、培养问题感知能力
小学作为义务教育初期阶段,教师需要认识到此时学生的实际特征,比如其思维仍处在具象运算思维阶段等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也能够留有余地,便于动态的生成和发挥。考虑到数学概念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与学生的形象思维并不匹配,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应该尽量地减少抽象化的讲解,而要更多地为学生建立表象,使学生能够通过看本质,在引导感知和自主探究中收获新知,建立模型,形成素养与思维能力。例如,在“元角分”中,虽然本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知识性,但是教师不妨将本课设计为一堂实践课,让学生真正去通过实践操作来加以感知,在体验中获得感悟和知识,随后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对自己的实践经历和体验感受加以分享,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去菜市场用现金买菜的过程,教师也要强调学生在具体使用人民币进行消费时要考虑到理财,而不是见什么买什么,避免超出预算。如此,学生在获得对知识感知的同时,也形成了生活意识,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再如,教师可以通过常见的应用题来帮助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体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如“服装店里3条裤子的价格加起来等于2件上衣,而6件上衣的价格又等于2双鞋,假设每双鞋90元,那么一条裤子多少元?”解这道题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梳理和把握题中信息,明确各商品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不同商品的单价。经过实践分析可知,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其实6件上衣的价格就等同于9条裤子,而2双鞋的价格就是9条裤子的价格,所以导致了等量关系的判断错误,在解题时难以切入或是没有找准切入点。通过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调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因此,教师应该时常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其进行深入思考。
二、优化教学设计,强化课堂氛围
1、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灵活地运用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获得思维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加法交换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引导学生先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行梳理,然后再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加以巩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要通过简明、清晰且意思明确的语言来告诉学生其中蕴含的算理,加以适当地风趣和幽默点缀,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保持一定的积极性,最终适时引出加法交换律,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
2、教学环节的艺术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来对数学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效地把控。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来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
3、作业设计的艺术性
传统的作业预留方式很容易会让学生在课下产生压力,常常会担心作业完不成,或是产生厌烦的心理。对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明确作业的基本属性,即巩固技能、技能训练与智力拓展。例如,在“利息”中,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课下了解有关邮政储蓄和银行等机构,亦或是去到银行实际体验以此存款的过程,这样是有助于其掌握储蓄相关知識,以及利息和利率的计算的。
三、科学实施教学评价
1、师生评价相结合
教学实践中,学生始终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来对学生予以客观合理的评价,从而影响学生的态度,使其也能够在课堂中学会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多进行思考和分析,形成较高的数学探究兴趣。除此之外,师生互评的形式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由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予以适时的评价,再引发学生的反馈,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来告诉老师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小数混合运算”中,类似于3.2÷2.5÷0.4的题目对于刚接触小数不久的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一定困难,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挖掘出可以简便运算的切入点,比如2.5×0.4恰好等于1等等,教师便可以对学生的机智和聪明予以肯定,从而加深引导,使其掌握其中的算理。
2、激励与建议并存
激励评价是对学生实际表现的肯定,比如一个学生得出的结论或是发表的意见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教师不仅要对其予以肯定,还应该表扬他勤学勤思的态度。此外,对于一些平时较为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多多鼓励,以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总的来说,教师对于班级内整体的学生要做到一个隐性分层,心里有数,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来制定一个长期且有效的辅导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学学科的特点,还要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不足,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继全.小学数学课基于问题有效教学的实现分析[J].考试周刊,2018(58):88.
[2]张发红.小学数学课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8(17):154.
[3]许化学.论小学数学课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8,5(23):37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