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情解实问
2021-10-16钱珵
钱珵
【摘要】将真实存在的问题,设计成为与基础学习相关的任务或挑战。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脉络中探究和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进一步形成知识的建构,并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 真实问题情境;课堂教学
真正的教育应当以“人”为主体,是最真实的教育。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地成长,通过教育想要提升的关键能力是指人在真实的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要开展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深入学习,“策展知识情境”,“设计学习行为”。
一、真实问题情境教学的内涵
“真实问题情境”顾名思义是指包含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实践事件,其目的在于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為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拓展所学知识的背景,促使教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活动兴趣,帮助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实际问题,以及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主动引导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形成了解决学科新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含两个深层次的教学含义,一是基于真实生活情境提出的实际性问题;二是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充分调动和启发学生现有思维的“问题”。“真实情境”主要服务于“实际问题”的提出,“学科知识”服务于“实际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下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情境衍生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学习,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继续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获得新知识和方法,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二、开展真实问题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目前,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了教育界制定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也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等各个方面的改进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实践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设真实解决问题的情境,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让广大学生亲身经历思维深度参与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促进学科核心知识的实践
如今,人们可以从多样化的途径获取知识,但往往缺少能够理解、内化和应用的实践。课堂教学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的知识系统获得新的实践和新的体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被动听讲到主动积极参与,从仅有知识到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的全面获取,从简单模仿的实验操作到蕴含思维深度的探究活动,从师生简单对话到揭示思维过程的多轮、多渠道交流,从泛化学习目标到落地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从浅显认识到内化学科思想方法。通过这些改变,提升学生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通过真实情境的问题任务完成过程,使学生获取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连接知识到素养的通道。
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的教学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构建和运用知识的结构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具体解决处理过程中可以获得经验和发展,获得一类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和实践的经验。例如“易拉罐材料的选择”这一主题的教学,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解决了易拉罐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问题,获得了有关“金属性质”的化学核心知识,建构从化学的视角选择和使用易拉罐材料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该教学主题的理解和学习,在新的情境中遇到类似的材料选择问题时,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主地调用解决的经验、思路和方法去选择和解决
问题。
(一)真实问题情境教学的整体设计
首先依据主题设计需要确立核心问题,再根据核心问题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框架、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确立具有驱动性的问题。
根据学生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可以设计合适的问题和活动。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研究问题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活动实践经验、教学的时间等因素确定问题和活动的形式。对于一些重要的学科核心知识,或以如何发展培养学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为主要内容和目标的研究主题,可以考虑设计问题探究、研讨等多样的活动和形式,让教师和学生真正地亲历知识积累和建构的整个过程。对于学科基础思想和方法的掌握和获得以及学生的核心知识思维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师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思维实践和培养核心思维的活动中,而学生单纯通过资料分析或者阐述、提炼是无法将知识直接转化为思维能力的。一味地要求资料查阅、分析和汇报也不可取,尤其仅是一些事实性的知识,要考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真正地收获些什么。
根据核心活动的重要性和地位设计核心活动实施的空间。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核心活动的特点和主次,统筹安排,有的放矢,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核心活动时间中努力确保教学核心活动的有效实施,保证一定的课堂实践自主性和活动的开放性。比如,教师要让指导度高的重要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如实验、汇报以及交流等;学生能够自己胜任的次要教学活动在课后进行,如方程式的综合练习、性质的总结、自我的评价。
四、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的实施
教师在实际实施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虽然课前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但在具体实施时还是教师讲解为主;由于学生探究和体验占据课堂时间过多,影响其他教学环节;学生的表现形式多样,教师无法给予反馈评价;出现较多与预设不一样的情况等。因而,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实施真实问题情境化教学的观念和行为。
(一)指向教学实施的关键策略
1.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
教师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尽量避免直接向学生讲授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法,学生没有真正地参与问题的研究过程。在设计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时要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可以由学生自己先设计一个问题,教师对其具体、发散的设计想法进行提炼和总结,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设计和解决问题思路。
2.充分预设与生成。
由于课堂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体验和自主实践,开放性比较强,与课堂教学预设不一致的“意外”事件等情况在课堂中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需要精心备课,预设可能在课堂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还要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从而组织、调整教学活动。面对“意外”情况,教师需要机智应对,灵活处理。
3.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深度互动。
在实施真实问题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有效地掌握和应用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使得教学的实施更加丰富生动。通过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既可以更加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和呈现丰富的信息学习内容和资源,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多样的信息学习活动成果展示的方式和传播途径,如演示文稿、视频、微信群等,从而大大提高课堂交流的互动效率和交流的深度,实现充分的交流、深度的研讨以及互相评价,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各种课前或课后的指导和有针对性培训。
4.指导与讲解到位。
问题的解决资料和方法思路的示范和指导。针对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给学生自身提供问题解决的资料和解决方法思路支架。对于学生在过程实践中的困难,教师要进行必要的问题示范、指导,并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给予其反馈和评价。教师必须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明确如何对学生开展这种有针对性的追问和对讨论进行引导,外顯教师和学生是否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外显关键思维能力和学生必备的品格。
过程技能的培训和指导。针对过程知识和技能方面学生存在的具体实际问题,比如如何进行分工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开展一系列有计划的技能培训和过程技能指导。
(二)基于“情境—问题—活动”主线的课堂教学实施。
1.选取合适的情境,提升教学实用性。
2.设置巧妙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建构。在丰富的情境中,通过有效问题驱动学习活动,从而激活思维火花,提高问题的思维含量,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与思维建构。
3.安排恰当的实践性活动,确保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参与度。教师要设计安排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如分析归纳的语言思维实践学习活动,讨论交流的语言表达活动,比较、评价的语言鉴赏实践学习活动,调查、实验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等。
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更需要回归本质与教学的逻辑,不陷入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的泥沼。教育需脱离为知识而学和为功利而学,要将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专业技能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把握教育规律,方能以专业力量应对未来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杨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高师教育改革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胡久华,罗滨,陈颖.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指南·初中化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