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建议
2021-10-16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王东旭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 王东旭
吉林省针对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现状展开调研,调研小组以实地走访、电话采访、集中座谈等方式对中药材种植大户和经销商进行询问和交流,收集了多位中药材相关人员对于机械化方面需求及相关建议,经汇总分析形成此文章。
一、发展现状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土质松软肥沃,域内河流纵横、地形地貌多样,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区半山区,中药材多种植于我省东南部(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受益于长白山脉滋养,我省中药材品种多样,质量上乘,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药材品种中,吉林省就有137种,其中蕴藏量占全国50%以上的药材品种多达40余个,部分品目在国内中药市场久负盛名,口碑良好。人参、鹿茸、林蛙油等药材产量居全国之冠,并远销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吉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0万亩,中药材农业产值达400亿,中药材产值达1000亿元。
表1 产业规模统计表
本文重点论述具有吉林特色、种植面积大,市场需求度高,满足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基本要素的3种中药材,分别是人参、五味子、黄芪,人参又分为元参、西洋参和林下参。
二、经济效益
在走访多家五味子、黄芪、人参种植大户后,综合各种因素,中药材生产效益情况如下:
1.五味子。五味子属于木兰科落叶木质藤本,按照3年的生产周期计算,前期投资包括苗木、水泥架、铁线、肥料、土地租金、整地、栽培等大约为8000元/亩左右。目前在种植和收获环节缺乏适用的农业机械,后期收获完全依赖人工,目前人工约为200元/天,每亩需要人工10个工作日,费用约为2000元,3年为6000元,3年田间管理费用1000元,合计3年生产投资总约为15000元/亩。
2.黄芪。黄芪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部分环节缺乏专用机型,其中整地、播种可以和其他作物(如黄豆播种机)通用,投入生产成本较小,按照2年的生产周期计算,生产投资约为1200元/亩。
3.人参。吉林人参主要分为元参、西洋参、林下参三种,种植人参的自然条件极为苛刻,从第一年起需要全面清理杂草、清除树根,每亩林地需要约5个人连续工作3-5天。人参种子极为宝贵,采取点播形式,每次播种2-3粒种子,每亩播种需要5个工人工作1-2天时间。由于种植人参地块人迹罕至,非常偏僻,需要修建护栏,以防止野生动物毁坏人参,前期投资巨大,人工加上基建费用约为50000元/亩。
表2 经济效益统计表
三、存在问题
1.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经过调研发现,我省中药材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低。人参由于经济价值较高,在我省人工种植时间较长,种植面积较大,目前在市场上也可以买到种植和收获的农业机械,但人参对于生产条件要求非常高,需要去草、去除树根,俗称“绝伐地”,在整理地块环节依赖人工,缺乏相关农业机械;五味子方面重点需求摘果机械,由于五味子是藤本植物,结果位置无规律,采用常规机械收获难度较大,摘果严重依赖人工,每年到收获季节,都要耗费大量人工,制约了我省五味子生产朝产业化迈进;黄芪在茎叶放片打捆、黄芪籽粒脱粒机械化和起根收获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低,几乎没有机械作业,农机技术与装备需求较大。
2.机艺融合程度不高。我省很多中药材的栽植初期规划不合理,栽植株距、行距过密,没有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的需求,导致很多可以通用的机械化装备进入种植区后作业极为不便。由于种植方式不合理,为后续农机装备研发带来很大阻碍,农机农艺配套不到位,技术更新不及时也是制约中药材机械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专业人才不足。尤其是中药材种植方面的专业人才。我省目前的合作社、农机大户多以种植玉米、水稻等主粮作物为主,由于专业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中药材生产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仍停留在“小、散、杂”的中药材生产初级阶段。
四、相关建议
1.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首先需要加大创新和研发力度,提高对中药材机械化薄弱环节的重视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机装备研发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加速中药材相关农机装备的研究和探索,从技术层面上对中药材机械化生产予以保证,为后续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倾斜力度,激发中药材生产农户对于购买农机装备的积极性,并针对市场短缺、口碑良好的中药材立项给予作业补贴,从而提高中药材的生产效率。要促进适用于中药材生产土地加速流转,逐步集约化,为后续机械化大规模作业筑牢基础,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附属产品竞争力,打通中药材下游全产业链条。
3.加强科技主体带动与示范。在适于种植中药材的乡镇、村屯,打造一批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主体十分有必要,推广部门与有引领意愿且条件较好的种植大户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将现代化、科学化的种植理念融入中药材生产的全程,将技术操作规范、生产成本,年收益等做成公示牌加以宣传,从而引导更多的农户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来。
4.加强培训学习与交流。一方面加强中药材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提高农户的农机农艺知识,依托助农惠农项目和补贴,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等,在纵向上邀请高校、农机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专家因势利导提供科学合理的机械化生产方案,在横向上加强中药材生产县域间的交流和沟通,相互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