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贮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探析

2021-10-15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补苗定苗基肥

1青贮玉米用途

1.1优质饲料来源

青贮玉米是一种饲草类优质饲料,主要特点是产量高、叶片茂密、植株高大,茎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青贮料的优质生产原料。青贮玉米作为饲草类饲料,因其青绿多汁、适口性好,可直接用于饲喂牛、羊等畜禽。通常广泛将其制成青贮料,将青贮玉米收割后及时粉碎,经过40 d无氧发酵后转化为青贮料。其适口性、营养价值都有明显提高,并能长期保存,主要是由于添加的乳酸菌经过大量繁殖后,对霉菌和其它有害菌的繁殖产生了抑制作用,保证饲料不变质。青贮玉米是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的优质饲料,其耐贮性、安全性、适口性、多汁性的特点与其它饲料相比具有极强的优势。青贮料能够为牛羊提供多汁饲料,在冬春季节可以缓解青绿饲料缺乏的问题,另外,由于青贮饲料质量好、成本低,是中国发展畜牧养殖中最理想的一种饲料。

1.2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

中国农业经济中畜牧业占比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种植业生产效率也较低,随着中國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牛羊等畜牧肉制品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农业中畜牧业占比逐渐提高,使农业经济中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向畜牧养殖业为主导的方向不断发展,种植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开始向畜牧养殖提供高品质饲草饲料的方向转变。种植青贮玉米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意义正在显现。

1.3改善生态环境

过去中国畜产品主要来自草原牧区,畜牧业主要饲养方式为草原放牧型,草原由于长期过度超载放牧出现严重沙化的问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草原畜牧业出现停滞,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畜牧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近年来放牧型牧业已经向舍饲型养殖方向发展,这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青贮玉米由于具有品质好、产量高、适口性好、饲料转化率高等优势,可以向养殖业提供充足的高品质饲草饲料,降低过度放牧对天然草场的压力,逐渐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另外,种植青贮玉米可以避免因秸秆焚烧引发的大气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在促进养殖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意义重大。1.4实现增收致富

中国粮食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低,农户种植玉米的效益不高,采用种植青贮玉米的方式发展养殖业,可以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青贮玉米饲喂和玉米饲喂相比,可以明显提高牛羊等畜产品产量与质量,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益。所以,青贮玉米种植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2青贮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2.1.1选地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对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需合理选择适宜的土地。玉米植株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了提高青贮玉米产量,种植土地最好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壤疏松且有机质含量较高、排水和灌溉便利的田块。

2.1.2整地

种植玉米前,对土地应进行深耕、细耙、压实系列工作。深耕时保持深度在20~30 cm,无漏耕现象,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深耕后进行土地平整,将土块耙碎,保持土质疏松、平整,同时将田间杂草耙出。最后进行土壤镇压工作,将土块压碎,使地表土壤变紧,减少空隙,使种子能够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保墒。

2.1.3施基肥

深耕时需施足基肥,满足青贮玉米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基肥用量主要结合土壤肥力、肥料类型、种子品种等选择,主要施用有机肥,可以少量施用化肥,施用基肥一般结合深耕完成。

2.2选种与种子处理

2.2.1选种

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做到因地制宜,主要结合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管理水平等,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植株高大、高产、抗倒伏、不早衰的品种。

2.2.2种子处理

为了保证青贮玉米种植后具有较高的出苗率,达到全出茁壮苗的目标,减少病虫害,在播种前需对种子处理。选择药剂进行拌种时,一般每公顷施加3 000 g锌硫磷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治土壤害虫,使用萎锈灵防治黑穗病。

2.3播种

选择最佳时期播种,也就是要适时播种。种植青贮玉米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生产需要、品种特点来确定。一般春播时,地温需达到10~12℃,如果使用地膜可提前7~10 d播种,最晚也要保证青贮玉米在霜冻前到乳熟末期和蜡熟初期播种。

2.3.1合理密植

为了保证高产要结合种植的品种和土壤的肥力等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青贮玉米播种时,种植密度应大于普通玉米,每公顷植株控制在5.5万~7.5万为宜。

2.3.2播种。

播种青贮玉米时一般选择条播的方式,结合农田土质及土壤墒情,一般播种深度控制在4~5 cm,行距与收割机作业时的收割宽幅应配套,株距保持在15~20 cm。播种时注意种子大小相同、株距一致、开沟深度及盖土厚度一致、土壤墒情基本一致。

2.4田间管理

2.4.1查苗、补苗

玉米播种后应及时进行查苗和补苗工作,达到苗全、苗齐、苗壮,避免影响产量。补苗主要采用2种方式,一种是对种子浸种催芽后进行补种,促进种子尽早出苗。另一种是采用移苗补栽法,补苗时需浇水定根,补苗完成后浇水2~3次。为了避免幼苗密度过大造成争水、争光、争肥现象,需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工作,一般在幼苗2~3叶时进行间苗,留下叶片肥厚、大小一致、茎秆矮壮的幼苗,拔除病、弱苗。当幼苗生出4片真叶后进行定苗,结合土壤肥力、品种确定种植密度。

2.4.2中耕除草

青贮玉米种植后,在定苗前需要进行1次中耕,中耕时应注意避免幼苗受到伤害。中耕深度一般为3~4.5 cm,定苗后再中耕1次。通常播种后即可使用除草剂清除杂草,但要注意当幼苗长出5片真叶后避免使用化学药剂除草,避免伤害幼苗。

2.4.3追肥

使用氮、磷、钾肥总量的30%在种植前整地时作为基肥施入,其余肥料在青贮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追肥。通常在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追施10%的氮肥,保证幼苗生长均衡,拔节期内追施氮肥总量的45%~50%,促进植株攻穗,吐丝期时可追施氮肥10%~15%。

2.4.4病虫害防治

青贮玉米苗期主要对地下害虫进行防治,如地老虎等,同时还要积极防治其他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例如叶斑病、黏虫、玉米螟等。

2.5收获

青贮玉米通常选择植株进入乳熟末期到蜡熟前期之间收获,此时植株含水量大致为60%~70%,饲用价值最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农村能源站库丽孜亚·哈力别克)

猜你喜欢

补苗定苗基肥
小麦归仓?秧苗翠长
温室种苗生产机械化补苗技术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和母亲在雷雨中劳作
黔芋8号栽培技术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生物炭处理有利于棉花生长及产量
油菜栽培怎样施好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