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2021-10-15杨庚霞赵硕然赵玉田
杨庚霞,赵硕然,赵玉田
(1.兰州财经大学 长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3.兰州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1]。高技术产业作为技术研发的主力军,企业更应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生产带来了大量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使得刚性增长与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问题日益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危及经济转型与升级[2-4]。随着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创新空间溢出效应成为创新的关键,我国各区域之间经济基础、高技术产业结构及要素禀赋差异化明显,寻找能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空间外溢的方式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针对创新活动展开了一些探讨,但忽略了创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笔者从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探讨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和空间溢出效应,为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SBM-DEA模型
(1)
式中ωb为非期望产出、ωg为期望产出,ω-为投入的松弛变量,μ为权重向量,当ωb、ωg和ω-均等于0(即θ=1)时决策单元有效,θ<1时决策单元无效,需要改进投入或产出。
1.2 空间计量模型
当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显著,可进一步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深入探究创新效率溢出,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开展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的计算公式如(2)式所示:
(2)
式中,n表示省份数量,T表示时间长度;d'iXtδ表示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εi为随机扰动项,d'i和m'i分别为相应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扰动项空间权重矩阵的第i行。
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取研究与开发(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两个最常见的资本和劳动力指标,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作为期望产出指标;工业废水、烟尘排放量、二氧化硫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高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阶段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度、外商投资和市场环境探讨其对技术研发效率的影响[4][6,7];成果转化阶段,则选取影响成果转化的因素包括政府支持、金融支持、人力资源水平和企业规模[3,4][8]。
采取永续盘存法对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固定资产投资额、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做存量处理,选用R&D支出价格指数将其减至基准期2014年的不变价格。R&D支出价格指数=0.55×消费价格指数+0.4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9],然后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减至基准期2014年的不变价格[10]。由于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存在一年左右的延迟,故2014-2019年技术研发阶段投入对应2015-2020年技术研发阶段的产出,以2014-2019年成果转化阶段投入对应2015-2020年成果转化阶段的产出。
3 实证分析
3.1 SBM-DEA模型分析结果
(1)式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代入中国统计年鉴[1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2]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3]中的数据,对我国30个省高技术产业2014-2019年创新技术研发效率和2015-2020年的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算比较,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各省技术研发效率均值达到0.823,表明各地区对研发投入较为充分。虽然高技术产业中技术研发阶段效率明显高于区域整体创新水平,但进一步分析图1可知,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阶段效率则相对较低,考察期内全国效率均值为0.709,这与技术研发高效率存在一定脱节,表明全国整体利用研究成果获取经济利润的能力有待提高。从不同地区来看,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地区差异明显,中东部地区技术研发效率与成果转化效率差距较小,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大,这由于中东部省份产学研结合较为密切,技术研发大多能够转化为企业收益,而西部地区技术成果与市场贴合不够,技术成果未能向市场效益转化。其中天津、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北和福建各年两阶段创新效率大致相同,表明技术研发过程做到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两阶段的创新过程相辅相成;北京、辽宁、上海、浙江、山东、四川和内蒙古大多为东部沿海地区,各年成果转化效率则呈现出总体高于技术研发效率的态势,表明高技术产业研发成果在市场化阶段做到了创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高技术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较高;其他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则是成果转化效率低于技术研发效率且效率值较低,表明环境因素对当地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存在着制约作用,其中海南、青海、新疆和宁夏成果转化效率极低,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创新技术研发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图1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比较
3.2 空间溢出结果及分析
根据(2)式,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计算得高技术企业效率空间溢出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空间溢出结果
从表1可知:
3.2.1 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
在控制变量影响中,本地技术研发效率与本地成果转化效率相互之间影响系数分别为-0.334/-0.145,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本地技术研发效率与成果转化效率之间不能相互促进提升,各地区内部技术研发过程与成果转化过程衔接度不够,企业研发对当地市场偏好把握不足,市场信息也未及时向科研人员传递,本地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地区内“产学研”互动的强度、深度和广度不够。
3.2.2 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外溢
外商投资和人均GDP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分别为-0.469和-0.231。这可能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和国内外交流仅局限于资金流动,在多数省份并没有注重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引进,未能真正考虑适于本地环境的技术创新,但却占用了本省自身的创新资源,进而抑制了创新效率。交通便利程度和市场环境对技术研发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系数分别0.371和0.245,意味着交通设施越完善越有益于创新资源的交流和传播,交通问题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我国技术交易市场日趋成熟,技术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相关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制度逐渐健全,为本地企业获取技术和经验提供保障。
3.2.3 成果转化阶段效率外溢
企业规模的成果转化效率为-0.282,说明我国高技术企业未能发挥规模效益,这是因为企业规模与高技术产业创新存在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2],企业盲目扩张反而可能因为业务多元和人员增多后,企业管理水平未能相应提升导致研发效率下降、影响技术创新水平。政府支持(0.191)、金融支持(0.133)和人力资源水平(0.194)均对成果转化效率产生促进作用,技术成果市场化必然需要资金供给、外部支持是企业创新延续的动力、而企业人员文化水平越高则越有利于员工及时合理转化技术成果,进而共同促进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
3.2.4 整体效率外溢
整体效率外溢代表了从全国来看自变量对所有地区的平均影响,由表1可知,外商投资和人均GDP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消极作用,交通便利程度和市场环境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对成果转化效率具有消极作用,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和金融支持对成果转化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虽然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影响,但本地区因素对自身两阶段创新效率的直接作用大于其对邻近地区的溢出作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高还是受自身环境影响较大。
4 结论
通过测度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和空间溢出效应,得出以下结论:
(1)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技术研发阶段处于较高位置,而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低,说明两阶段创新效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2)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中东部地区创新效率处于优势地位,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3)地区内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不协调、存在负向影响;地区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其他地区对本地区相同阶段的创新效率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本地区对邻近地区不同阶段的创新效率存在正向溢出效应;
(4)技术研发阶段外商投资和人均GDP对本地区创新效率具有消极作用,交通便利程度和市场环境对本地区创新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成果转化阶段企业规模对本地区创新效率具有消极作用,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和金融支持对本地区创新效率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