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卫毅:“诗意派书法”的践行者
2021-10-15刘寿堂
□ 刘寿堂
虞卫毅,1958年生,安徽寿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友声书社执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寿州书法研究会会长。出版有《友声书友逸事录》《隐石庐论书随笔》《当代书坛九十家——虞卫毅书法作品集》等。
虞卫毅提出“诗意派书法”的创作理念,是基于其独特的书法创作和美学探求。早在1987年,他发表《谈“书意”与“诗意”的统一——兼谈书法创新与诗意派书法》一文,文中已鲜明地提出“诗意派”书法的概念。1993年10月,他的书学论文《字意、书意和诗意——兼谈当代书艺的发展方向》入选“全国首届‘书法学’暨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文中对“诗意派书法”理念有了进一步的阐述,之后,他又相继撰写并发表《文人书法传统与当代书法创作》《书法的写意性》《“气运用笔”与书法的抒情达意——兼论书法创作的深层机制》《新文人书法的创作理路》等文章,对“诗意派书法”作了多方面的阐释。
虞卫毅给诗意派书法的定义为:所谓“诗意派”书法,就是在有感而发的前提下,以中国的古典诗歌和文句为创作题材,选择与文句风格相近的字体和书体进行书法创作,在作品的幅式、用笔、用墨、用印等方面追求与主题风格统一,力争用书法的意象美表现文句的意境美。使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提高书法作品的审美品位与审美价值。
虞卫毅提出的“诗意派书法”创作理念,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理念。在他撰写并发表的《“新文人书法”与“诗意派书法》一文中,他曾将“诗意派书法”纳入“新文人书法”范畴,并对二者的联系与整合作了阐述。他在《文人书法传统与当代书法创作》开篇中写道:“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展现出多种多样的美感意蕴,例如劲健美、洒脱美、厚重美、朴拙美、典雅美、清丽美、飘逸美、雄浑美、冲淡美、圆转美、流动美等等,可以同时展现于书法作品之中。书法的要妙就在于它能展现多种多样的人性美。而这种展现,又常常与书家的技法锤炼与文化修养有着紧密的联系。书法以线条美打动人心,美妙的线条出自于手,源自于心。书法传递的是人心之象,没有超妙之心,就不会有超妙之迹。”从这段文字可知,“诗意派书法”最终要表达的正是文人书家内心丰富的人文之美与人性之美。
虞卫毅从“诗意派书法”立论,以书法创作“气化机制”为底蕴,延伸到“新文人书法”内涵,再及“新文士书法”之精神,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架构。其终极指向“新文士书法”,立足于一位书法人最高境界的心灵归依:“文人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水平才能称为‘文士’,‘文士’不仅要有‘文心‘,还要有‘道心’,既要有才有学,还要有器有识。”
虞卫毅提出“诗意派书法”,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身体力行。他年轻时师从安徽狂草书家司徒越,司徒越先生对甲骨、金文等历史流脉有精深研究,草书篆意浓厚。虞卫毅同样以草书为标格,在加入篆籀的笔调中,更添自己“诗意”的线条韵味。他在一则《学书札记》里专门谈到“笔力与体势”,并且写道:“书法的笔力源之于气,形之于势。书法者,形学也。有形既有势。书法创作既需蓄势、造势,又需取势和任势。气沉力猛可以造势,含蓄蕴藉可以蓄势,临机而动是谓取势,随势而行可称任势。势以力贯,形由势生,故能造势、任势则字之体势可以千变万化而又自然生动。书家功力之深浅,最终体现在养气、运气工力之深浅。”他在另一则《学书札记》中又提出“笔致”与“韵度”的概念。指出“笔致”是指书法用笔中笔触与笔姿产生的微妙意味,“韵度”是指由用笔、结字、章法、墨法四者合一产生的韵味与气度。这种新概念的提出对新时期的书法批评有着很好的昭示意义。
当代书法批评屡遭诟病,原因在于“人情批评、利益批评”充斥当下,批评体系混乱,批评队伍缺乏学术训练和素养等。虞卫毅曾撰写并发表数十篇书法批评文章,对古典书法批评和当代书法批评有深入的认知和论述。
对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书法批评体系,虞卫毅有自己的深入思考。他结合自己提出的“诗意派”书法创作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原则。他认为当代书法批评是多元化的,与古代书评有很大不同。当代批评不是三言两语,而应多用解析式。当代批评家还要跟书法家、篆刻家交朋友。从事创作的人希望你的批评对他们有所启发。作品和人是紧密联系的,你不了解他,没和他做朋友,你的评论就不能深入。在批评时,注意捕捉作品和创作的主要特征,要去解剖它,指出它的优长与不足。
为了避免书法批评走入误区,虞卫毅指出:现在书法批评有些混乱,缺乏比较清晰的认识,忽左忽右,为何?根本原因是不少人没弄明白批评理论的构建不是孤立的。创作理论混乱,批评理论也会跟着混乱。虞卫毅曾经以“诗意派”书法创作理念,对司徒越、李百忍、魏哲等传统派书家创作做过深入的评论。同时,还曾以诗意派书法理念对“’95中国书法主义展”及现代派书法创作进行了成功的批评,取得了很多成果。事实证明,“诗意派书法”理念,不仅适用于传统型创作的解读与批评,也适用于对现代派书法创作的解读与批评。
虞卫毅书法批评的立足点基于“诗意派书法”——“新文人书法”——“新文士书法”之立论,这是一种承续中华文化优秀基质的叶茂根深之批评视野。他在阐释“诗意派”书法批评原则时这样写道:“诗意派书法”认为,对作品的分析品鉴除了应重视分析作品的形式构成外,还应重视分析作品在构思立意方面所展现的艺术巧思与审美境界。传统的书法批评比较偏重从作品的外化形式上单方面认识作品和品评作品,形成了以“印象式”批评为主的批评方式。“诗意派”书法的批评则是通过对作品艺术构思与物化效果的综合分析,对作品进行深入解剖与宏观把握。“诗意派”书法批评同样重视对作品技法的分析与评判,但它不以技法表现为批评的切入点,而是对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技法与构思)进行分析与评估。虞卫毅通过大量的批评实践,创建新的批评范式。他将“诗意派”书法创作理论与诗意派书法批评理论互相结合,建构了既有传统美学底蕴又有现代学术理念的完整的“诗意派书法”理论体系。对当代书法创作与当代书法批评的理论建构具有开拓意义。■
虞卫毅 野人宝册七言联 纸本
虞卫毅 洞垣著手七言联 纸本
虞卫毅 喜延独试七言联 纸本
虞卫毅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沉着》 纸本
虞卫毅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 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