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记忆,记住江南古城的古老精神
2021-10-14丁云
丁云
名人故居如果空有房子,只是躯壳,有了记忆,有了故事,才有灵魂,才会生动,才有寄托,才有传承。正是如此,保护区、姑苏区古保委联合各街道,深入开展了历史名人记忆延续项目,挖掘苏州名人文化,扩大“江南文化”影响力。经历此次寻访,不但将更大范围的人群吸引到古城保护工作中来,激发大家对古城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使命感,也将古城保护的社会整体氛围营造得越来越浓厚。
记忆抢抓不限底册
就片区内文保单位数量而言,双塔街道现有文控保建筑70余处,可以估量,辖内名人故居数量也不少。此次寻访,街道上下一心,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制定了“三不限于”原则:一不仅限于底册数据,多方挖掘;二不仅限于后人讲故事,更通过书籍、古籍、网络等多角度挖掘故事内容;三是不仅限于文字资料,结合扎实的文物巡查数据及社区日常活动。考虑到当事人的配合程度,寻访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变,“但我们设定了底线,至少要做到有迹可循。”双塔街道项目负责人介绍道。最终呈现的,不仅有图文资料,更有集思广益的视频资料等,生动展现了名人故居及其周边用言语难以描绘的气质风貌。
寻访中,时有意外收获。市面上流传的名人与故居的故事,绝大多数源于第三方角度,很少当事人亲述。九如巷張宅是赫赫有名的张家四姐妹的故居,也是她们的父亲张冀牖的故居,但并不在此次寻访底册中。然而张冀牖创办了苏州乐益女校,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更从这里出发,意义非凡。在拜访张家后人时,寻访组获悉,张冀牖留下了大量当事人资料。张家后人为了更好地传承张家精神,愿意将这些资料公开。于是双方商定,后期由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帮助老先生共同整理挖掘这些珍贵的资料。
“排摸工作总有新发现,而内容的再挖掘再发现,也有助于我们对名人故居的重新理解,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带上了情感和意识,理解‘保护’不但房屋要保护,记忆也要抢抓。”双塔街道项目负责人说。
记忆史料有理有据
沧浪街道今年主要对大石头巷吴宅、洪钧祖宅(故居)、承谵安故居、沈瓞民故居四处老宅开展记忆延续项目。除了听后人及族人讲述相关记忆故事,也邀请更专业的第三方,以及文史专家、片区规划师等一起来挖掘、查找散落于各处的信息资料。“有些信息模棱两可,就算是后人也莫辨真假,而专家可以帮助我们从专业领域或者换另一个角度,辨别、解析信息资料。”沧浪街道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像大石头巷吴宅,目前正在修缮,相传那里曾是沈复旧居,后由上海富商吴南浦将宅子买下成了吴宅,后人吴觉荪就生动讲述了几代人在此的居住情况。
吴觉荪也提到,他祖父告诉他,宅子是沈三白故居,后人出售了宅子。可寻访组查阅方志资料,只说是“相传”,而沈复只在《浮生六记》中有记述“迁居饮马桥之仓米巷”及“迁仓米巷……开窗对陆氏废园,但有荒凉之象”的句子,没有明确提到过大石头巷。
大石头巷和仓米巷,其实是东西向紧挨着的两条平行的巷子。现吴宅前门北向,后门通仓米巷,过去,这种前后两个门开在两条巷子里的老宅很常见。文史专家提出一种可能性,即过去的人常以自己经常出入的出入口作为宅子的地址。沈复及家人出入都在仓米巷,就以仓米巷为宅址。“从当时来讲,比起大石头巷,仓米巷是一条更热闹的巷子。”沧浪街道项目负责人说。
后人寻访不畏曲折
有关于此次历史名人记忆延续项目,虎丘街道完成了对留园、许宅雕花楼、玉涵堂、吴晓邦故居、叶天士故居5处名人故居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街道给自己设置的要求,是寻访中一定要见到名人后人,听他们亲自口述记忆,将与古建老宅有关系的故事记录下来,之后按照人物生平、涉及领域、家族沿革、名人故居情况这样的脉络来整理。然而在真正的寻访过程中,常常是几经波折才辗转联系上。
在苏州西园,寻访组见到了由上海赶到苏州,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的孙辈盛毓凤,听其讲述曾名“东园”的留园盛家情况。在上海,寻访组找到了20世纪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吴晓邦的孙辈,摄录下影像资料,之后又特地冒雨赶到吴晓邦在太仓沙溪的祖宅,参观、收集资料。就在寻访组以为要找到叶天士故居后人无望时,却在历经岁月,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的故居后院,找到了原房东的后人。玉涵堂也找到了原房东的后人,听其讲述了其父当年经历的离奇故事。而许宅雕花楼的后人,最终没有找到,资料源于“山塘活地图”徐文高十多年前,电话采访当时身在上海的雕花楼后人时记下的笔记。“那位后人当时的年纪也已有八九十岁了。”工作人员说。
记忆是名人故居的灵魂,而名人故居对于后代而言,或许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工作人员深有感触:“他们往往对故居老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怀有深厚的情感,有人向我们回忆起老宅里曾经很大一棵桑树……如果没有疫情,一些后人每年要回来看上一两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