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大国,为何“不敢”做疫苗
2021-10-14靳冠辉
靳冠辉
民众对疫苗的不信任、政府官僚体制的僵化和企业的利益考量,严重阻碍了日本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进程。日本民众想要接种自家生产的疫苗,恐怕还要再等等。
8月18日以来,日本已连续多日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2万例,屡创历史新高。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下简称“厚劳省”)推算,德尔塔毒株已经成为日本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的主流,新增感染中约9成为德尔塔毒株。
盛会后的疫情大暴发真正暴露的是日本新冠疫苗接种的缓慢和不足。奥运会开始前,日本疫苗接种率还不到20%,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且至今还没能研发出国产疫苗。世界公认的科技大国日本,为何在疫苗研发上“掉队”了?
科技强国,“不敢”做疫苗?
目前,日本正以每天150万剂左右的速度加快推进接种。8月9日,菅义伟宣布全国新冠疫苗接种总量已超1亿剂。不过,根据日本人口数量计算,此接种比例依旧未达50%。显然,疫苗接种不足是日本确诊病例持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新冠疫苗接种进度之缓慢,不仅表现在接种人数少,还体现为疫苗研发停滞不前所导致的疫苗供应不足。
据厚劳省官网信息,从2020年12月开始,日本研究机构才陆续开始进行新冠疫苗的研发工作。目前,仅有4家机构研发的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还不具备进行大规模投产的能力。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科技大国,在医药开发、医疗设备创新、基础医学等领域遥遥领先,还有着辉煌的疫苗研发历史。二战后,伴随着经济复兴与崛起,日本的疫苗研发也快速发展,甚至还向欧美国家提供疫苗技术。
曾经的疫苗研发“领头羊”,却至今没能研制出国产新冠疫苗,这与日本社会的“疫苗恐惧”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陆续出现疫苗副作用所导致的医疗事故。当时,日本引进的一款麻腮风三联疫苗导致180万接种新生儿中的1700多人感染无菌性脑膜炎,比例达0.09%。还有不少人在接种日本研制的天花疫苗后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系列事故引发社会恐慌,各地民众纷纷起诉日本政府。直到今天,日本社会仍弥漫着对疫苗接种的恐惧情绪。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调查发现,超过七成的日本受访者表示对疫苗接种没有信心和意愿。
高额的赔偿和血的教训也让日本政府在疫苗采购和研发上有所顾忌。三联疫苗事件后,日本政府针对引进国外疫苗的审批程序更加复杂,1993~2007年更是成为日本社会的“疫苗空白期”,15年时间里只引进了两种新疫苗。同时,疫苗研发工作也失去了国家的系统性支持。
技术差距?政策差距!
如果说日本社会对疫苗的忌惮导致了研发技术的止步不前,那么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内部的官僚体制僵化则给日本疫苗研发套上了沉重的政策枷锁。政府缺乏统一有效的组织机构,对疫苗作用的战略性认识不足。
厚劳省是日本长期负责疫苗研发相关事务的政府机构,但它内部结构繁杂、效率低下,没有足够的权限和能力应对突发危机事件。在疫情持续恶化、急需加快推进疫苗研发之际,日本的反应异常缓慢,没有及时形成有效的组织机构,来制定相应政策、改善研发环境。
去年3月,日本国内疫情开始恶化时,政府内部还将目光集中于治疗药物开发,而不是疫苗研发,这让日本在疫苗研发的起步阶段就已落后于其他国家。
在疫情重压和奥运诉求的步步紧逼下,直到今年6月,日本内阁才通过了关于强化疫苗研发与生产体制的战略,新设先进研究开发战略中心(SCARDA)。在健康·医疗战略推进事务局的主导下,加强各省厅之间的密切合作,强化疫苗研发的能力和机制。
政府沉迷于“疫苗外交”,忽視对疫苗研发的资金支持。
因疫苗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一般情况下,单靠企业或研究机构本身难以完成,通常需要政府投入足够的资金推动疫苗研发。然而,2020年,日本政府投入疫苗研发领域的资金还不足3000亿日元(同期,美国政府的投入为100亿美元),政府对疫苗研发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相比投资疫苗研发、解决本国民众的燃眉之急,日本政府似乎更热衷于把钱花在“疫苗外交”上。
据厚劳省数据,日本政府已决定向中国台湾地区和越南无偿援助300万剂疫苗,向印度尼西亚无偿援助200万剂,向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泰国各无偿援助100万剂。没有国产疫苗的日本,捐赠的疫苗自然也是从别国手里买来的。目前,日本政府已向辉瑞采购1.94亿剂,向莫德纳采购5000万剂新冠疫苗,向英国采购1.2剂阿斯利康疫苗。
可见,日本政府并没有将本国国民的疫苗安全保障放在首位,而是更重视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
资金不到位,谁来买账?
日本国内疫苗供应主要依靠国际市场,导致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企业投资成本大、回报小。没有民众信任、没有政策支持,身处日本疫苗市场漩涡的研发和生产企业被束缚手脚,担心哪怕微微一动都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此外,疫苗研发工作还需要相应疫苗生产体制的配合。日本政府不管不顾,改善疫苗生产体制的重任就压在了企业、研究机构和制造商身上。这使得它们的成本进一步增加,参与疫苗研发和生产的积极性再遭重击。
实际上,日本已经不是第一次因资金问题错失研发疫苗的良机。
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在韩国暴发时,日本政府也曾委托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的石井健教授进行针对MERS的mRNA(信使RNA)疫苗研发。可当研究团队顺利完成动物实验时,日本政府却以“疫情已经结束”为由,停止研究经费投入。不少企业也认为,这种传染病疫苗已经赚不到钱,“再进行临床试验的话就看不到未来了”。结果,研究因缺乏经费未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mRNA疫苗研发工作被迫中断。
如果当时日本继续深耕mRNA疫苗技术,或许现在早就生产出国产新冠疫苗了。
民众对疫苗的不信任、政府官僚体制的僵化和企业的利益考量,严重阻碍了日本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进程。日本民众想要接种自家生产的疫苗,恐怕还要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