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年人,跑者中的主力军

2021-10-14李珏

华声 2021年9期
关键词:跑者中年人马拉松

近几年,要说什么运动在中国最火,相信很多人都能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跑步。而跑步人群中,占比最高的当属中年人。早起跑步,跨越城市参加马拉松,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

理工男的诗和远方

很多人的跑马都是从减肥开始的。婚后20年,蒋鹏从眉清目秀的帅小伙变成了低头看不到脚尖的油腻大叔,“三高”接二连三找上门来,伴随着“重度呼吸障碍”。医生开出处方:要么减肥,要么戴呼吸机睡觉。

终日躲在电脑背后的“码农”被迫走出户外,先是快走,逐渐慢跑,每日坚持,风雨无阻。效果喜人,几个月之内就瘦了30多斤;而连自己都想不到的是,本来连买瓶酱油都恨不得开车的他竟然爱上了跑步。

这个理工男以一贯严谨的科学态度,计算心率、呼吸,观察肌肉的变化和身体的反应,控制速度和节奏以及参赛的频率。他甚至专门设计了EXCELL表格,来记录每次训练的效果、每次比赛的成绩,甚至,每一双跑鞋的征途和寿命,用大数据作全面客观的评估。

经过4次不懈报名,蒋鹏终于成功中签“东马”,于2019年3月3日赴日参赛。当日东京大雨倾盆,数十万男女老少举着雨伞穿着雨衣走上街头,载歌载舞表达对比赛的声援,与来自全世界的35000名参赛者真诚互动,场面十分感人。同年9月29日,柏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蒋鹏和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选手们一起,在绚烂的秋色中跑过德国雄伟壮丽的历史建筑,移步换景。跑马,成了他探索世界的别样方式。

以“上马”为起点,奔向伦(敦)马、纽(约)马、芝(加哥)马和波(士顿)马;他的终极目标,就是以自己的节奏,用15年时间跑完100个马拉松,跻身“百马俱乐部”。姗姗来迟的马拉松,让四平八稳的刻板生活有了心跳的韵律,让这个理工男也拥有了自己的诗和远方。

黄浦江畔的“兄弟连”

长款白衬衫,搭配不对称牛仔裙,一双修长结实的腿,一头飘逸的长发,从事金融行业的闫冬是个不折不扣的时尚女生。性格爽朗的她被团友们亲昵地唤作“冬哥”。她在浦东CBD的办公室里贴了一幅字:“时间太短,浪费不起”。她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有趣的、快乐的事情,比如“戈赛”。

“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是在EMBA学员群体中开展的一场体验式文化赛事,设在甘肃和新疆交界的莫贺延碛戈壁。闫冬2017年5月进入复旦EMBA学习。要参赛必须经过严格选拔,成绩要求“破4”,于是就有了她人生第一个全马,她在“上马”中跑出3小时49分的好成绩。2018年5月“戈赛”正式启动。“戈赛”比一般的马拉松更具挑战性:强度更大,全程114公里,相当于连续3天跑完3个全马;难度更高,地形极度复杂,充满各种危险;早上去赛场要穿羽绒服,到了中午短袖短裤跑步又热又晒,还不能洗澡,没有补给,全程自己背着水袋包和能量胶狂奔……不仅考验参赛者个人的实力,更考验整个团队。

但对闫冬来说,她只觉得新鲜好玩。早上7点出发,中午跑到营地,掀开大帐篷门帘,瞬间穿越到“神话世界”——午餐意外的丰盛,各种沙漠美食应有尽有,居然还有三文鱼。没有餐桌,所有的人沿帐篷边席地而坐,个个灰头土脸,露出两只亮晶晶的眼睛。一手执馕,一手烤羊肉,大口吃肉,大碗喝汤。外面漫天狂风呼呼地刮着,飞沙钻进帐篷撒进汤碗,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最终,闫冬团队取得了第四的成绩,10个队友也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成为亲密的兄弟姐妹。

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通过“上马“,闫冬加入了几个跑团。这个80后的单身妹子在志趣相投的“兄弟连”中找到了归属感,在跑步中乐享精彩人生。

“霸王龙”的健康生活

李珏第一次参加比赛是稀里糊涂被朋友拉着一起去。号令枪响,一双长腿竟然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就像踏上了风火轮,她越跑越快,把同伴尽数抛下,一骑绝尘,轻松拿下女子组的第三名。一众跑友被惊得目瞪口呆,从此,“霸王龙”的称号不胫而走。

李珏是有运动天赋的,中学时800米已稳坐年级前三,常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比赛;上大学后,更是被选拔去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工作多年疏于运动,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了脂肪浸润、脂肪肝,为改善体质,她开始打太极和跑步。起初也就跑2公里,然后4~5公里,渐渐加码。

现在,跑步已经融入她的日常生活。习惯了每天日出前做晨礼,早起跑步毫无压力。5点多起来跑上10公里,回来还能从容地吃早餐。因工作原因,她需要经常出差,行李箱中运动服和跑鞋必不可少。她在马路上跑,操场上跑,山里跑,湖边跑,海滩跑,湿地跑……不仅因地制宜,增加适应性,还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抵消了差旅的枯燥和疲劳。

跑步激发了“霸王龙”的能量。在她的影响下,很多同事、朋友都开始跑步,跟着她锻炼。

马拉松是中年人的自我救赎

马拉松赛事火爆的背后,折射出我国跑步人口的急剧增长,而这其中又以中年人参与跑步的热情最高。中年人,是跑者队伍中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一般来讲,步入中年后的人大都已成家立业、工作繁忙且上有老下有小。尽管年龄并不大,但由于长时间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运动量的急剧减少,步入中年后的很多人往往都有着减肥之困。在工作压力与健康压力的双重“压迫”下,他们便想到了运动,开始了跑步。

慢慢地,跑步成为中年人恢复身材、重获健康、舒缓压力的最佳方式之一。不少人更是因此减肥成功,并且爱上了跑步这项运动,从一名减肥者成为一名马拉松热爱者。

当然,并不是所有中年跑者都是为了减肥。事实上,让他们收获更多的,是从未有过的轻松畅快感。这是因为,跑步除了可以健身,也能治愈心灵。当大脑和身体细胞释放出足够多的快乐分子时,跑者就会感受到良好情绪的迸发,并最终产生跑者的愉悦感。同时,跑者的大脑还會释放另一类化学物质内啡肽,它可以缓解跑步的痛苦感,并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从本质上来说,跑步更像是中年人面对所谓“中年危机”的一场自我救赎。也许只有跑过马拉松的人才能明白,跑马对于中年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跑步学院”、《新民晚报》

猜你喜欢

跑者中年人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休闲个体的分类及其收益研究——以马拉松跑者为例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起而行之 初级跑者的跑-走-跑计划
中国跑者
马拉松,过热了吗
中年人保健与营养
野蛮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