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蕉新品种热科2号在广西引种试验

2021-10-14龙芳邹瑜何海旺赵明莫天利黄相武鹏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枯萎病轮作发病率

龙芳 邹瑜 何海旺 赵明 莫天利 黄相 武鹏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香蕉为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植物,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区,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水果之一[1]。广西蕉区主要分布在南宁、崇左、玉林等市县区。目前香蕉主栽品种较为单一、大量施用酸性肥料使土壤酸化等问题日益凸显[2]。香蕉枯萎病又名香蕉巴拿马病、黄叶病,其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其病原菌可通过带病吸芽、土壤、雨水和人工操作等途径传播,蔓延迅速,并且在土壤中可长期进行营养兼性寄生生活,一般药剂难以根除[3],其中4号生理小种极易侵染香牙蕉,而中国种植的桂蕉、巴西蕉、威廉斯品种都属于此类蕉。近几年,随着香蕉枯萎病的爆发和不断蔓延,广西香蕉产业受到了严重制约,以前的主栽品种桂蕉6号等的种植面积日益萎缩[4]。可通过种植抗病品种来抵抗香蕉枯萎病,目前,在生产试验中表现一定抗病(耐病)性的品种(系)有热科2号、南天黄、宝岛蕉等[5-6],热科2号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在海南表现出较好的抗香蕉枯萎病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材

供试香蕉品种为热科2号,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对照品种为桂蕉6号,是广西目前的主栽品种。

1.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置2个试验区,分别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试验基地(1区)和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试验基地(2区),武鸣试验地块清园留荒1年,西乡塘试验地块已经轮作西瓜、茄子、南瓜等蔬菜5年。2个试验基地均为旱地,供试土壤类型为红壤土,起畦、开排水沟种植,用地下水灌溉。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热科2号和桂蕉6号各作为一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试验区每个品种种植120株,按株距、行距2.0 m×2.5 m定植,种植密度为120株/667m2。2016年10月26日分别选取具有6~8片展开叶的2个品种组培营养杯苗种植。栽培管理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1.2.2 项目观测

植株生育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按《NY/T1689—2009香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进行记载和测定[7]。其中抽蕾期为该品种现蕾植株达50%的日期;采收期为该品种采收植株(果实达8成熟)达50%的日期。在现蕾期测定植株的假茎高度、假茎围度、叶柄长、叶片长度和宽度;在采收期测定果实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包括果指数、果指的长度和果指周长、果柄长、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整个生育期统计具有枯萎病病症的植株数,采收结束后计算发病率。

连续两年对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试验基地的香蕉果实进行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脂肪、蛋白质、水分、钾及总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测定方法参照相应的标准进行(GB 5009.86-2016、GB/T 12143-2008、GB 5009.6-2016、GB 5009.5-2016、GB 5009.3-2016、GB 5009.268-2016、GB 5009.8-2016、GB/T 12456-2008、NY/T 1594-2008)。

1.2.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3及SPSS 12.0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

由表1可知,2个试验区热科2号全生育期为360~363 d,集中抽蕾期较对照晚3~13 d,收获期较对照晚10~15 d,全生育期较对照长10~15 d,热科2号综合生育期较长。

2.2 植株性状观测

2.2.1 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热科2号一代蕉平均株高为294.0~310.0 cm,基围为84.7~85.3 cm,叶长为232.3~235.0 cm,叶宽为94.7~108.0 cm,叶柄长为43.3~44.0 cm,叶间距为10.4~11.3 cm,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

表2 热科2号与桂蕉6号一代蕉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由表3可知,热科2号二代蕉平均株高为299.3~314.7cm、基围为84.3~85.3 cm、叶长为223.3~237.3 cm、叶宽为93.3~100.0 cm、叶柄长为39.7~46.3 cm、叶间距为10.3~12.2 cm,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

表3 热科2号与桂蕉6号二代蕉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2.2.2 果实产量及品质性状

由表4、5可看出,热科2号一代蕉单株总果指数为171.3~180.3个,果指长为22.5~23.4 cm,果指周长为12.0~12.9 cm,单株净产量为30.0~32.0 kg;二代蕉单株总果指数为171.3~179.3个,果指长为21.8~24.3 cm,果指周长为13.3~14.3 cm、单株净产量为31.4~32.7 kg,综合产量与对照相当。

表4 热科2号与桂蕉6号一代蕉果实产量性状比较

果实品质相关指标分析结果见表6、7。热科2号一代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4 g/hg,可溶性糖含量为14.2 g/hg,可滴定酸含量为0.25 g/hg,水分含量为80.2 g/hg,钾含量为291.3 mg/hg,脂肪含量为0.26 g/hg,蛋白质含量为1.06 g/hg,总膳食纤维含量为2.31 g/hg,维生素含量为16.0 mg/hg;二代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4 g/hg,可溶性糖含量为16.6 g/hg,可滴定酸含量为0.34 g/hg,水分含量为81.1 g/hg,钾含量为295.3 mg/hg,脂肪含量为0.36 g/hg,蛋白质含量为1.19 g/hg,总膳食纤维含量为3.06 g/hg,维生素含量为10.1 mg/hg,一、二代蕉果实品质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表6 热科2号与桂蕉6号一代蕉果实品质性状比较

2.3 抗枯萎病性状

热科2号新植蕉2个小区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均为0,均未发病;二代蕉发病率分别为4.1%和3.3%,均小于5.0%,且二代蕉发病速度较慢。对照桂蕉6号新植蕉发病率可高达5.8%,而且二代蕉发病迅速,最终发病率可达到21.7%。轮作过1年和轮作5年后再种植香蕉,热科2号的发病情况与新植蕉情况相当;而对照轮作1年和轮作5年后再种植,其发病情况差异较大,其中轮作1年比轮作5年的一代蕉发病率高5.0个百分点,二代蕉发病率高5.9个百分点(表8)。

表8 热科2号与桂蕉6号香蕉品种的抗枯萎病能力

表5 热科2号与桂蕉6号二代蕉果实产量性状比较

表7 热科2号与桂蕉6号二代蕉果实品质性状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不同地区选育出来的香蕉品种具有不同的特性,在引种过程中容易受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8],引进的品种在田间管理等方面要因地制宜[9-11]。本研究表明,热科2号在广西的引种表现良好,在生育期上比桂蕉6号长约半个月;在主要农艺性状上,热科2号的株高、基围、叶长等与桂蕉6号差异不显著;从果实产量上来看,热科2号的单株总果指数、果指长、单株净产量与桂蕉6号相当;从品质上看,热科2号与桂蕉6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等的含量差异不显著,果实品质一致。从抗枯萎病性状看,热科2号在广西轮作1年和轮作5年后的土地种植,新植蕉均未表现出病症,发病率为0,宿根二代蕉的发病率也仍小于5.0%,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香蕉枯萎病潜力。热科2号在广西种植,除了其叶长较小外,株高、产量及抗枯萎病能力与在海南本土种植的相当[12]。

目前热科2号香蕉在广西仍处于试种栽培阶段,多年宿根栽培后的抗病性及果实品质方面有待进一步检验证明。

猜你喜欢

枯萎病轮作发病率
瓜类枯萎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草莓—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