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技工教育教材建设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
2021-10-13邵伟军
邵伟军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材建設多次作出批示指示,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进一步健全国家教材管理制度。2017年,国务院专门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由国务院副总理亲自挂帅指挥,负责指导、组织、统筹、协调全国及地方教材工作。
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技工院校教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这是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精神,落实《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要求的有力体现。
《实施细则》的出台是技工教育领域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国家事权、强化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重要举措
一是落实中央对教材工作的新部署。《实施细则》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明确技工院校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办好技工院校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流程梳理和规范技工院校教材规划、编写、审核、出版与发行、选用与使用、服务与保障、评价与监督等管理工作。
二是完善技工院校教材管理的新体制。《实施细则》提出在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指导和统筹下,技工院校教材实行人社部、省(区、市)人社部门、技工院校三级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人社部门和技工院校的管理职责,强调了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地位和主体责任。提出要制定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建设全国技工教育规划教材,并支持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技工院校教材规划、编写指导及审核评价。
三是顺应技工院校教材建设的新形势。《实施细则》充分肯定了教材对教育过程起到的关键性基础作用,明确了技工教育教材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综合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地位。顺应新时代、新形势对教材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提高了教材编写单位、教材主编、编写人员的资质条件,进一步明确了教材在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适宜性、规范性、合法性等方面必须遵循的要求。
《实施细则》既保证了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致性,又充分体现了技工教育独有的办学特色
一是充分考虑技工教育培育工匠精神这一时代诉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入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因此,技工教育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和学生的内涵发展,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细则》明确提出教材编写要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倡导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要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适应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对接生产实践,满足企业岗位工作需要。
二是充分考虑技工院校技能培训这一社会职能。技工院校除了开展全日制学生日常教学工作以外,还承担着大量社会劳动者、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是2019年国家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来,技工院校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群体提供了高质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成为承担技能培训任务的主力军。为了进一步加强培训过程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实施细则》明确了职业培训所使用教材统一纳入技工院校教材范畴,并规定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培训使用的教材原则上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全国职业培训规划教材目录》和《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教材目录》中选用。
三是充分考虑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这一基本办学制度。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多年实践的成功探索,是推动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培养满足企业岗位需求、适应社会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技工院校已经与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考虑到技工院校教学实际,《实施细则》提出国家重点支持全国规划教材建设以及服务国家战略教材和紧缺、薄弱领域需求的教材建设。鼓励社会资金支持教材建设。在教材建设中,要注重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更好地对接产业发展和岗位要求。教材编写团队应包含一线教师(专业课优先为一体化教师)、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等,编写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特别是一线师生和企业意见,编写完成后,应送一线任课教师和行业企业专业人员进行审读、试用。教材选用委员会成员应包括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在全国和省级技工教育规划教材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技工院校可按有关要求补充编写反映本校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教学材料。
(作者系杭州技师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