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凝心聚力、布局谋篇的重要作用
2021-10-13高宏伟
高宏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望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民众一盘散沙、国家积贫积弱、列强觊觎肆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凝心聚力、浴血奋斗,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的百年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谋篇布局、开拓进取,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强起来,独树一帜地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中国共产党有了凝心聚力和谋篇布局的伟大力量。一所学校的振兴与发展亦是如此,旗帜鲜明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过程中凝心聚力的核心,谋篇布局的基础,也是坚定信念、攻坚克难,推动学校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抓手。
一、学校文化的凝练要文雅精炼,更要存义明理
广义来说,学校文化指的是校园环境中存在的一切文化现象。包含显性的如学校的场地、建筑、校徽、校服等物质文化,以及隐性的如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的精神文化。本文所述学校文化指的是隐性的,影响或内化为师生价值观念和行为原则的精神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并凝练出来的,是学校灵魂与精神集中体现,也是学校品味与格调的直接表现。由是,学校文化要尽量文雅精炼,而不能粗鄙冗长。更为重要的,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办学循序渐进的发展蓝图,是师生共同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因此,学校文化更要言简意赅、存义明理,而不能佶屈聱牙、高深莫测。以我校办学理念的凝练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结合“新华”中学的学校名称、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我校凝炼了“盛德日新、桃李自华”的办学理念。出自于《周易·系辞》和《淮南子·时则训》,原文是“日新之谓盛德”“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始华”。理念既隐含了我校校名中的“新华”二字,又句出有源,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能称之为文雅精炼。
但仅是文雅精炼尚不足以充分发挥办学理念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办学理念之于学校办学就如同教学目标之于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让师生都能看得懂,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学与教过程中“导学、导教、导测评”的重要作用。办学理念则要存义明理,揭示出清晰具体的办学主张和办学思路,让师生都能记得住,才能成为“司南”,发挥凝心聚力的强大作用,引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师生的价值观念。“盛德日新”在对原文做了“每日进步就是最大的德性”的通俗诠释的基础上,明确了师生“修身立德、日日维新”的价值主张。“桃李自华”则对原文之意“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充沛,桃李刚刚开花”做了引申与拓展——合适的环境促进桃李自然花开。并将桃、李的品种多样与我校体艺特色、多元发展相结合。由此明确了学校“营造‘阳光生态、绿色环境、温暖校园孕育师生自主成长、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
二、学校文化要成体系、合逻辑,互为延展、相互支撑
正如学校文化要文雅精炼、存义明理,才能让人们看得明白、容易理解,才能充分发挥其凝心聚力的重要价值一样。学校文化的各个要素要互为延展、相互支撑,形成完整的、逻辑清晰的文化体系,才能发挥谋篇布局的重要作用,成为指引学校办学和师生成长的锦绣蓝图。而不能看到好的、喜欢的词句就拿来主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生搬硬套。
笔者认为,对于学校文化中的各个要素,辦学理念是核心,由其向其它各个专门的领域延伸,就拓展出了校训、校风等其它文化要素。同时,各个要素对办学理念以及彼此之间提供对应的支撑与强化,相互具有清晰的逻辑和结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完成的学校文化体系。
按笔者的理解:概括而言,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育人的立场和出发点,落实的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是学校办学育人的方向与目的地,思考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则是由出发点到目的地之间过程的路径设计,解决的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见下图)
具体地,以新华中学的学校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如上所述,新华中学“盛德日新、桃李自华”的办学理念突显和强调的是师生“修身立德、日日维新”的价值观念,以及“营造‘阳光生态、绿色环境、温暖校园孕育师生自主成长、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
由该立场和起点出发,明确了学校与师生内涵发展的方向,再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自然就延展出了新华中学“校园有温度、师生有风度、办学有高度”的办学目标。(见上图)
校训是学校师生在践行办学理念,实现办学目标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在新华中学,如何由办学理念“修身立德、日日维新”的内涵发展,孕育师生“自主成长、多元发展”,走向“校园有温度、师生有风度、办学有高度”的办学目标呢?学校明确了“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的准则来引领和支撑理念的实施。由此也就凝练出了新华中学的校训——志存高远,尚雅求新。志存高远较易理解,指的就是“仰望星空,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尚雅求新说的则是“脚踏实地,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此处需要适当加以诠释:“遵规守礼、品格高洁”谓之雅,“不拘一格、勇于突破”是之新,尚雅求新指引师生“在继承优良传统,树立高洁品格,养成优良习惯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校风则是学校师生在践行办学理念,实现办学目标过程中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和风气习惯。桃李受益于环境,自身也在优化回馈环境。对学校而言,孕育师生自主成长、多元发展的“阳光生态、绿色环境、温暖校园”是需要置身其中的每个个体去营造、去维护的。因此,新华中学明确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校风。希望它能成为每个新中人的价值认同,乃至成为每个师生为人处世风气和习惯——每一个人都尽自己的能力先做到“我为人人”,同时也就自然享受到了“人人为我”。这就是众志成城、聚沙成塔的力量,实现宏伟目标的根本和基础。
学风则具体到了师生在学习成长方面的行为习惯与风气。在新华中学,师生如何才能实现办学理念中的“自主成长,多元发展”呢?“自觉、自立、自主”的“三自”学风给出了明确的指引。自觉即“把该做的事做好”,是首要条件;自立即“把能做的事做成”,是必要条件;自主即“主动且有能力做想做的事”,是重要条件。 “三自”学风中的前者是后者的先行条件,既有起点要求,又有递进关系,给师生指引了明确的学习成长路径,帮助师生逐步实现自主成长与多元发展!
教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行为习惯与风气。学生的“修身立德、日日维新”和“自主成长、多元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陪伴与教导。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陪伴和教导,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呢?我校确立了“引导、指导、督导、疏导”的“四导”教风给予了具体的指引。引导即方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树愿景、立志向、明目标,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也是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践行“修身立德、日日维新”办学理念的首要条件。指导即方法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生活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指导。督导即过程督导,教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项要及时关注,跟进落实,必要时加以干预。疏导即问题疏导,教师要正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交流、疏通关系、解决问题。
以上种种学校文化,凝聚、呈现到学生个体身上,就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也是回答“培养什么人?”问题的鲜活答案。新华中学将其凝练为“眼中有光、脸上有笑、肩上有责、心中有爱、脚下有路”的“五有”育人目标(也是学生自身的成长目标)。眼中有光,即志存高远、目标清晰,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能看得清目标、未来与希望;脸上有笑,即自信乐观、不畏困苦,能自信乐观的面对自己、面对世界,不畏困苦,迎难而上;肩上有责,即对己负责、对外担当,能为自己负责,能对他人负责,随着成长能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心中有爱,即爱己及人、宽厚善良,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学习,心胸宽广、仁爱善良;脚下有路,即尚雅求新、博学笃行,养成良好习惯,勇于突破创新,学识渊博、不懈探索。
文化是人类群体所创造的并获得共同认可的精神活动,有着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则是学校组织及师生个体内化于心的价值认同及行为习惯。因此,学校文化仅是文雅精炼、存义明理、逻辑清晰、功能完备仍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文化的建构,要从校长开始,真心认同、身体力行,让师生的所见、所听、所做、所感都融入在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将这些外在的文化符号,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与精神,进而自觉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近两年,新华中学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凝心聚力、布局谋篇的强大力量,教育教学成绩取得了大幅度跨越。2021年高考在2020年高考高优上线率的基础上翻番,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60%的基础上,再次取得歷史性突破:作为生源中下水平的普通高中,特招上线83人,比去年增长62人,翻了两番多,上线率达到了13.2%;本科上线423人,比去年增加227人,翻了一番多,上线率达到了65.9%。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