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江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应急策略研究

2021-10-13韩德洁

甘肃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馆内公共卫生江苏省

韩德洁

(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江苏 南京 210000)

江苏,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部发达省份,省内人口密集,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公众文化需求度高,文化建设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其中公共图书馆作为省内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人流相对密集,空间相对封闭,因此在遭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极易成为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场所,相关人员与服务设施易遭受侵害,陷入困境。本文基于COVID-19 疫情背景下,通过对江苏省近几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公共图书馆采取的应对措施,为公共图书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供借鉴参考。

1 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很多,包括致病生物因素、突发自然灾害以及恐怖袭击等。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工业污染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影响,江苏省内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如图1 所示)。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自2011—2018 年,江苏省累计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超过1200 起,累计报告病例数接近4 万例[2,3],事件类型主要由一般级别传染病类和突发中毒类事件构成。其中传染病致病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感等季节性疾病,此类传染病多爆发于冬春季,并呈现高频次、大规模的发展态势;值得警惕的是,由新型致病微生物造成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逐渐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例如2003 年的SARS 疫情以及2019 年底爆发的COVID-19 疫情,此类疫情特征为传播媒介众多,传染力极强,致死率较高,对社会产生重大危害。综上,呼吸道类传染病是近阶段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重点,省内公共图书馆在建立相关应急预案中应侧重于呼吸道类传染病的预防。

图1 江苏省2011-2018 年公共卫生事件统计数据图表

2 公共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回顾

鉴于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定位,已有若干关于图书馆应急体系的研究。这些应急体系研究大概归结为两类,第一类是图书馆的常规安全管理机制研究。这类研究包括图书馆如何应对常规危机以及如何保障图书馆的日常安全,其中,李聪敏、朱贝等人分别从中美两国图书馆的常规危机状况以及应对策略方面进行比对,总结提供了图书馆应对常规危机的一些建设性策略机制[4,5]。针对未成年人在图书馆的阅览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陈琦、王俪凝等分别从图书馆的硬件设置(比如建筑结构、阅览室安排设置等)以及软件设置(如安全方面的服务及普及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及方法,为未成年人在图书馆的舒适体验提供坚实保障[6,7]。

第二类研究则集中于图书馆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这类研究主要包括图书馆在紧急突发事件中如何正常运行,并将损失伤亡降至最低。贺西安等人介绍详细介绍了国家科学图书馆针对新疆“7·5”事件的“应急服务专项计划”,详细分析了图书馆在突发事件中如何进行合理的处置,将财产损失以及伤亡事件降低,并且总结性提出了图书馆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原则[8]。另外,魏永丽、史惠媛等人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图书馆该如何进行应急管理、危机应对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图书馆的应急机制以及危机管理策略[9,10]。

本文聚焦在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上,探讨公共图书馆采取相关应急管理措施,着重以COVID-19 疫情为例进行讨论研究。

3 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策

从公共卫生防疫角度来说,防控传染病的有效途径有三条: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保护易感人群。公共图书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不仅要严谨遵循着三条策略,同时要切合实际情况从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预警-爆发高峰处理-爆发的控制与消减等几个方面来处理。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预警

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指导思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不同于事件爆发后的处置,预警机制的建立,能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财产损失以及人身伤亡。公共图书馆在建立预警机制时,首要确定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并有计划开展工作人员针对突发情况的操作演习。

在呼吸系统传染病(如流感等)或者接触性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等)的高发季节,应提早采取对应措施保障图书馆的内部环境以及人员的安全。一是增设入馆人员体温检测环节,严格要求接待窗口工作人员佩戴口罩,同读者的接触距离保持在2m 以上等措施;二是在环境消杀方面做到细致严谨,落实通风、消毒措施,加强公共卫生区域如卫生间、开水间、电梯扶手及按钮清洁卫生管理。三是根据传染病易感染群体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如手足口病多发人群为5 岁以下幼儿,设有儿童阅览区域的省内公共图书馆尤其要做好区域内设施、书籍、儿童用具的消毒清洁工作,一般可采取紫外线照射或者84 消毒措施进行消杀处理。

3.2 爆发高峰处理

1)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到流行高峰时期,保障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读者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公共图书馆应按照相关防疫部门要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酌情采取闭馆或部分闭馆措施。例如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疫情高峰期间,江苏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迅速响应省内防疫要求,在2020 年1 月24 日前发布了全部闭馆、取消各项读者活动的紧急公告,其中南京图书馆作为日均人流量达上万人次的大型省级图书馆,在1 月24日闭馆后立刻对馆内进行了馆内消毒、回流书籍消杀的工作,并成立了防疫领导小组,实行24 小时领导值班制,对馆内各部员工进行防疫排查,每天定时上报防控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南京图书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

2)持续发挥图书馆功能。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在鼓励居家办公或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为确保馆内工作正常运转,图书馆应持续发挥其功能:一是侧重于面向读者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防护知识的宣传工作,利用网络媒体,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及时推送科学的防护知识、准确的事件动态,帮助社会大众理性、正确、快速了解相关事件的信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减少恐慌心理;同时根据政府及相关医疗科研机构的要求,及时完备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用于处理公共卫生事件;二是重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此次COVID-19 疫情期间,互联网数字技术在维持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会议、网络课程被广泛使用,省内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做好常规网络值班工作的同时,做到“闭馆不闭网”,顺势推广专题类数字图书馆如江苏省少儿数字图书馆平台普及利用,推广手机移动图书馆,如徐州图书馆“书香徐州”、苏州图书馆“书香苏州”等,免费向公众开放海量电子图书、有声读物、数据库资源;举办春节、元宵节、妇女节等节日主题类线上活动,包括展览、讲座、电子书推荐以及“抗疫”专题活动,如南京图书馆组织省内68 家公共图书馆和2 家高校图书馆参加线上阅读活动——2020“我的战疫”阅读马拉松线上快闪活动,江苏共有2300 多名读者参与本次活动,在快速普及防疫知识的同时,丰富了疫情期间在家不能出门的大众的文化生活。

3)爆发的控制与消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人为的干预控制后,便逐渐进入后期的消减阶段,此时公共图书馆应谨慎采取措施,逐步有序恢复服务。此次国内COVID-19 疫情在2020 年2 月初以后便进入了逐步降低的阶段[11],各地逐步复工,呼吁公共图书馆开放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然而由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特性,省内各馆为防止疫情反复,并未过早恢复全面开放,而是在3 月份以后在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逐步恢复部分区域开放。同时,江苏各级公共图书馆也在探索完善疫情期间图书馆开放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限制人流,采取网络实名制预约进馆;入馆需出示核对“苏康码”和身份证,测量体温;馆内施行一人一桌,自助借还,减少人员聚集与接触,增设防护宣传,普及防疫知识;增加馆内的卫生消毒频次;为加强文献保存与社会服务的功能,南京图书馆也在积极征集江苏省各界抗疫情的文献资料,做好疫情信息存档与数据库加工[12]。

4 经验性总结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公共图书馆能维持内部的有序运转,持续对外提供文化服务,相关应急预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不难发现,囿于条件限制,各级公共图书馆存在应急预案建立滞后,防控措施不成熟,应急服务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等现象,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改善。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及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完善。由于我国公共卫生医疗事业的稳步发展,江苏省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长期处于可控制状态,加之此次疫情暴发突然,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因而在此次COVID-19 疫情暴发后公共图书馆的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成立滞后,各项防控措施仓促实施,导致疫情防控较为被动,相关的防疫物资筹备、防疫人员安排,防疫信息反馈等方面存在延迟,容易诱发社会恐慌,防疫物资短缺等影响公共图书馆正常运行的不利因素[13]。这警醒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根据各馆实际情况,结合地区状况提前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相关应急制度,日常重视对馆内工作人员的培训,举行实际演习;同时加强省内各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协作,考虑共建突发事件信息共享制度,并联动政府、医疗卫生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等单位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最大程度减少公共危害。

2)加快数字化资源建设水平与人员培养。数字化资源的整理与利用是衡量公共图书馆实力的重要指标,各公共图书馆应加快数字资源的开发力度,丰富自建数据库门类,保障外购数据库使用,尝试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的互动融合,重视馆内工作人员的数字技术的培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候,能够快速利用网络平台持续提供文化服务,如数字资源库的开放使用,线上展览、线上讲座、线上竞赛等活动的有序开展;馆内工作人员都能够熟悉使用网络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线上服务。

3)提升非常规状态下服务水平。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时期,公共图书馆会暂时削减部分服务功能,此时相关读者咨询和服务需求会大量增加,容易产生线上服务不能满足线下要求的现象,这要求公共图书馆一是要保证咨询渠道畅通、服务始终在线,读者疑问能够及时解答,读者的需要在合理范围内能够尽量满足;二是避免“一刀切”,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如手机预约进馆和电脑自助借还书等操作,对老年读者和视障读者造成了极大不便与困难,公共图书馆应有针对性的为相关读者群体提供人工帮助。

猜你喜欢

馆内公共卫生江苏省
印象·福州新馆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寻宝博物馆记
一起跳
逛图书馆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