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

2021-10-12李芹燕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人才专业课程

摘要: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资本。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创意人才,高校需从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本文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总结其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经验,旨在为地方高校文化创意人才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5-0117-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重庆市教科规划重点课题“地方高校文化创意专业集群创新复合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GX-132;川菜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饮食文化资源与成渝城市群品牌塑造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C16G02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创意设计服务为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一季度创意设计服务营收4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0%[1]。作为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高聚集力、高辐射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对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作用显著,但与综合国力的发展还不相称,存在众多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高素质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

目前,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高校培养基础型人才、企事业单位培养职业型人才、专题项目培养紧缺型人才[2]。这三种模式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和园区、行业协同,产生新的组合模式。高校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和最主要的初始人才供给源,地方高校要想成为文化创意人才的重要产地,必须深刻分析产业需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探索适宜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媒介与社会同构环境下文化创意人才的素质要求

数字生活成为全球趋势,互联网的重心从门户时代转向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的进程逐渐深入,深刻地转变了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基于信息传播的媒介化生存社会正肉眼可见地形成。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对国人的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渗透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媒介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空间和时间里充满了丰富的万物”,这必将改变文化创意人才的职业定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其逐渐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年)》增加了“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种类,以反映新型传播渠道;增加了“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等小类,体现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状况。2021年一季度,文化新业态特征较明显的16个小类实现营收84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8%[1]。媒介与社会同构进一步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出现了文化创意电商化的特点,互联网成为营销的重要渠道,联通了上下游资源,对文化创意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将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

作为高端人力资本,文化创意人才极其依赖心智能力,具有特殊的素质要求,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持续的创新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强劲的学习力等[3]。业内专家公认,文化领域的复杂性、综合性要求文化创意人才既要具备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与良好技能,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随着社会信息系统的重构,文化创意产业从传统模式进入互联网模式,出现新的特点:一是行业消费主体年轻化;二是信息化嵌入优化用户体验;三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持文化创意,解决了从设计到展示過程中的不少难点。因此,全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人才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和运用现代科技表达创意、传播创意的能力。

二、地方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学科专业壁垒的破解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涵盖广播影视、动漫、游戏、视觉艺术、工艺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综合性强,融合渗透面广。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和2021年新专业名单,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相关的50多个专业分散在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仅在艺术学门类,就涉及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专业类别。地方本科高校大多依学科建学院,以专业划分学生归属并进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相对固化,无法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性强、融合面广的要求。

(二)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问题

文化创意复合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极大地制约了人才的产出质量,无法有效释放人才效应。部分成立了文化创意学院的地方高校,仍以目录内专业招生,实行分专业管理、“专业+课程”培养或专业嵌入式培养模式,未形成跨学科、专业的有效组织和跨“文艺理工”培养机制。在实践中,表现为专业资源“各为其用”,专业技术、技能培养“重专弃全”,评价考核重学科理论、专业技能而忽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产学研合作模式单一,缺乏以文化创意平台或产业学院统筹,学科竞赛等活动分散,跨专业合作激励机制未建立,师生创新思维未得到有效激发和整合。

(三)核心资源的建设问题

地方高校受办学条件限制,专业师资与教学、实验实训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在培养文化创意复合人才方面存在四大问题。一是缺少学科交叉课程、专业共建课程;二是教学资源与新技术融合不足,在人工智能、大数据、VR等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作出回应,实现人文、艺术与技术的集成创新、融合发展;三是课程共享资源不够,专业群内无特色课程、平台课程、网络微课程等供学生个性化学习;四是缺少创新创业型师资和双师双能型师资,教师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率较低,实践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三、重庆文理学院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实践

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科门类包含文学、理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开设有音乐学、广播电视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舞蹈学、美术学、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服装设计与工程、软件工程、文化遗产、人工智能等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度相关的专业。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坚持培育复合型、创新型文化创意人才,强化“产出导向、跨界交融、多元培养、产学协同”理念,强调学科交叉、文化艺术技术融合,在培养机制、课程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一)探索复合人才培养新机制

重庆文理学院以文化传媒创意专业集群为建设重点,成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衔接文化与传媒学院等5个相关学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6个校属科研机构,将学科优势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围绕媒体文化创意、旅游文化创意、艺术创意设计、舞台艺术创意和体育文化创意等复合人才培养,完善了跨学科教学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厚植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另一方面强化新技术、新业态与专业的结合,整合运行校级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美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现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行高效。相关学院依托“合格+多元”人才培养项目,开办智媒创新人才班等特色班,组建跨学科教师联合工作室12个,实现师资共享、课程共建、学生联合实训。跨界合作成效显著,师生在学科专业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构建融合课程体系

在文化创意融合课程建设中,注重平衡理实课程,强调融合;注重专业交叉,强调多元;注重校企协同,强调实战。一是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从出口往回找”,根据媒介与社会同构时代的特点,以内容、运营、技术三要素为核心,专业联合、校企联合研发创意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二是围绕策划、编剧、艺术设计、非遗传承、新媒体内容生产等核心能力,形成文化基础类、数媒技术类、创意艺术类核心课程群,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意能力、文化创造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三是以教师工作室为依托,将产业实际项目导入专业教学,开列菜单式实践项目,打通实训、见习、实习环节,探索实践教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就业创业四位一体模式,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活动的融合。

(三)建设复合型、创新型师资队伍

一是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开展跨界培训,人文艺术学科教师向智媒化、交互化、大数据等方向拓展,理工学科教师向艺术化、可视化和符号化等方向拓展。二是健全校企互聘机制,实现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实践融合,尤其要吸纳行业技术专家,引入VR、三维动画捕捉、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支持教学改革。三是培养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助力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和创办文创类微企。

(四)培育跨界育人综合平台

围绕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学校开辟专门场所,培育了百川兴邦众创空间、e创星空、水族空间等市级文化创意类众创空间,制定优惠和激励政策引导学生团队进入,完善了资格审核和孵化退出机制。行业领军企业、特色文创企业与学校共建产学协同育人基地,入驻众创空间,在师资培养、文化内容生产等方面开展合作,如动画、美术、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学生组建团队,与达瓦未来(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国庆70周年“数字阅兵”制作,获得有关部门高度认可。

四、结语

媒介与社会同构时代,信息传播技术对社会信息系统的重构以及发挥的强大作用,将影响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设计和具体实施方式,但不可忽視的是,对文化创意人才影响深远的,是融合创新的能力,是价值观、思辨力和对世界多样文化融会贯通的意愿及能力,这也是支撑文化创意人才终身发展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2021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40.4%,两年平均增长10.0%[EB/OL].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 stats.gov.cn/tjsj/zxfb/202104/t20210430_1816910. html,2021-04-30.

[2] 荆炜.文化创意人才的价值权衡与培养模式组合策略[J].兰州大学学报,2015(02):149-156.

[3] 李津.创意产业人才素质要求与胜任力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08):25-26.

作者简介:李芹燕(1976—),女,四川资阳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猜你喜欢

人才专业课程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