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探究

2021-10-12蒋玲俐

科技研究 2021年21期

摘要: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吸引了众多学习者参与课程学习,在课程讨论区学习者进行课程内容交流讨论,共享资源。参与课程学习的人数规模庞大,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比较复杂。对MOOCs讨论区中学习者交互频度和交互结构进行分析,能够探究学习者在MOOCs平台上学习时是否引发大规模交互、是否提高交互效果的情况。本文选取平台上某门课程的学习者交互活动为案例,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发现,从参与人数和发言看,MOOCs 学习交互属于大规模交互;学习者在交互中更注重交互内容的共享和分析,部分学习者在交互中能够达到深度交互,而大部分学习者的交互程度属于浅层交互;在学习交互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于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引导边缘位置的学习者参与交互方面的作用有待加强。

关键词:MOOCs;学习交互;交互效果

一、引言

大规模开放式有两种形式:基于连通性的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的xmooc。Cmooc结合了社交网络的连通性、与领域专家交互的便利性和对网络资源的免费访问。这使得成百上千的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原有的知识技能和共同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到自组织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学习内容或主题将教师与学习者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

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MOOC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有学者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MOOC社会网络的互动模式,并提出了改进MOOC课堂互动的措施。如优化MOOC网络结构、优化交互关系网络、增强交互个体之间的信任、减少交互认知障碍和噪声干扰等。

二、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基于coursera平台,作者以中文版《中国人文经典指南》为例,共有450人参与了专题讨论,发表了1557篇演讲。在所有的话题讨论中,如果一个学习者回答另一个学习者的问题,两个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被定义为“龙”,它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学习者参与互动的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学习者互动的方面和互动的深度。根据内容分析法的过程,本文根据研究问题的影响程度进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选取学习者的言语内容作为样本,根据C.n.提出的互动分析模型进行内容分析。

1.学习者参与度

主要通过分析话题总数、平均话题数量、学习者发言总次数、平均发言次数、发言总字数、每个学习者平均发言字数等来探究 MOOCs 学习交互效果。从参与交互人数 ( 450 人) 看,众多学习者涌现在讨论区中,成为彼此的学习资源,学习者通过连接传播学习资源,通过交互创建学习资源。从参与人数、资源传播规模、生成性资源的数量看,MOOCs 学习交互可称为大规模交互。在查看“中国人文经典导读”课程中学习者参与话题交互情况。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理解大规模交互。横向上是指参与交互的学习者数量大,学习者类型多元化,学习需求多样化,交互内容范围广泛。纵向上是指交互双方相互提供反馈的数量大,思考深刻,学习者能够进行深度交互。MOOCs平台中参与交互的学习者数量大,交互内容数量多、范围广,属于大规模交互。但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习者,相互之间的反馈数量少,交互频度低,学习者参与度低,交互活跃的学习者分布集中。

2.学习者交互水平

分析 MOOCs 平台上学习者的交互水平,对交互文本内容进行编码统计。分别对学习者发言内容进行分类,把发言内容与16 个编码进行匹配,并计算出信度系数为 0.939,大于 0.9,可以判定内容分析的信度较高,采用主评判员的评判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第一,学习者的互动达到最高水平,但第四和第五阶段的學习者数量仅为2.12%和0.578%,不到知识建构和应用水平的3%。参与互动的学习者中有一半以上是浅层互动,互动程度不够深。第一步主要是分享学习者的资源和观点。这是一种肤浅的互动。在这一阶段,学习者互动的次数为818次,占52.54%。在第二阶段,学生互动的次数为458次,占29.42%。显然,大多数的学习者互动都集中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上。第二,在意义协商和知识群体建构阶段,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比例为15.35%,低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互动次数。这说明学习者缺乏意义协商和知识建构。可能是由于学习者的思维不好,从而避免陷入无效的辩论;学习者身份特征复杂,学习动机差异较大。在满足个体学习需求后,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下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互动是课堂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师生情感和知识交流的重要手段。有效的互动有助于获取知识、表达情感和建立社区归属感。因此,如何使学习者积极参与互动,提高网络学习的互动效果,对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有效促进学习者互动的建议。

1.学习者参与交互的目的是共享、获取资源首先,MOOCs 课程学习是基于网络的学习,学习者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开展学习活动,对学习资源的获取、传播非常便利。

2.参与交互的学习者较少学习者参与交互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少部分学习者参与多个话题的交流讨论,在交互中能注重交互内容的分析和讨论,从而达到深度交互的水平。

3.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在交互过程中,学习者自主性较强,教师的主体性较弱。

4.部分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这表明学习者参与交互的积极性和交互程度高于教师。

综上,在 MOOCs 教与学过程中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实施奖励机制,鼓励学习者参与提出问题、提供资源、评价资源与情感表达。其次,教师和处于核心位置的学习者要积极响应那些无人问津的话题,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带动学习者参与话题讨论。再次,教师不能只发布资源和布置作业,还应参与学习交互,成为学习者的学习伙伴。最后,不仅可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顾晓薇,胥孝川,王青.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0,{4}(06):77-83.

[2]杨晓宏,周海军,周效章,郝照,董晓辉.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4}(02):67-74.

本论文是2019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湖南省高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编号19YGB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蒋玲俐 性别:女  籍贯:湖南东安民族:汉  职称:副教授 学历:硕士研究生 出生年月:1980.7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