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

2021-10-12索徐珍李艳

科技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企业家培育课程体系

索徐珍 李艳

摘 要: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决定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本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为什么选择企业家精神作为高职教育的价值观。主要研究的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础上注入企业家精神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在已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大环境下,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件课程体系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来实现目的。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的“三观”仍未完全定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于思想处,树未来之念;于抉择处,定未来之观;于引导处,正未来之路[1]。

1.为什么选择基于企业家精神价值观融入高职教育

1.1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企业家精神不同于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精神品质,它表明企业家这个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从19世纪至今,国内外学者有大量研究,如熊皮特有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的观点;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坎迪隆和奈特两位经济学家则认为企业家应有勇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艾伯特·赫希曼提出合作是企业家擅长的;王建华提出只有将实干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2];侯锡林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机会意识、创新精神与理性的冒险精神的有机结合[3];《2019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双创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特征最重要的五个是:创新、诚信、精益求精、勇于突破、造福社会;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对企业家提出了增强爱国情怀、用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和拓展国际视野的五点希望。总结来说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与它所处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渊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现代企业家精神应是传承了我国近代优秀企业家光荣传统、吸取了国外企业家精神的精华、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主要包括爱国、敬业、创新、创业、诚信、冒险、工匠精神、合作、学习以及执著等基本内容。

1.2选择基于企业家精神的价值观融入高职教育的原因

1.2.1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企业家精神”,2014年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蓄积基本理论。由此可见在中国经济 “新常态”的背景下,弘扬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势在必行。而如何培育企业家精神?高等教育改革是企业家精神培育的一个良好外部环境[4]。

1.2.2企业家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高度契合。

1.2.3企业家精神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1.德育:双高计划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

2.工匠精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措施就提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

3.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企业家精神:首先基本所有学者都明确了企业家精神培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大学生具备企业家一样的思维方式、情怀,以便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更好的发展潜力。张莉鑫提出培养企业家精神是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张云龙等认为创业教育模式的重要视角是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式思维方式”,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转化为人力资本的素养[6];企业家精神教育进课堂是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7];甚至有学者提出:以企业家精神促进大学转型[2]。根据熊皮特和彼得・德鲁克的研究,企业家精神的主要特征就是“创新”或者说是“创造性的破坏”。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特征,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等。无论科技创新还是社会创新,创新创业要产生切实的效果都离不开企业家精神[2]。

2.文献综述

2.1企业家精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翻阅国内近几年关于企业家精神培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资料,总结起来高校大学生培育企业家精神实施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强化企业家精神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二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三增设创新创业与企业家精神文化课程体系,企业家精神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四改革教学方法;五通过校企联合渠道提升企业家精神教育效果,邀请企业家进学校开设讲座、学术报告,教师和学生走出去到企业参观学习和实习锻炼,增加实践经验。

2.2企业家精神融入专业教育

這方面的研究目前没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在探索企业家精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课堂教学,没有特别指定是专业课还是创新创业类课程。

2.3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从国家到学校都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这类课题的研究目前非常多,主要研究方向都集中在融合方法的探索。

3.企业家精神融入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

培育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要让他们能够校园环境中、课堂上去学习、感受和领悟。学校大环境培育企业家精神在前面提到了很多学者已经做过研究,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本文主要研究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础上注入企业家精神价值观培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需要解决的就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件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8]。

3.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家精神融入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首先需要修订、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在人培修订之前,需要确定两件事情。一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创业态度—创业意向”之间存在着层级因果关系[9],因此需要确定学生重塑的价值观是企业家精神;二是成立人培制定小组,小组成员除专业教师之外,应还由辅导员以及行业领域专家、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行业主管领导所组成。

人培制定小组进行专业调研和专业建设背景分析,确定专业定位;然后根据专业定位确定培养人才的能力模型—“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人”,再结合高职的教育教学规律和要求,制定需要设置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倒推方式建立人才培养方案,从而真正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每一個环节。

3.2构建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和思政课程除全校系统开设通识课程之外,本文的重点是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笔者认为高职绝大部分专业依然可以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和获得工作经验,还能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10]。

3.3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就是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适合教学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就决定了教学方式和方法应根据工作任务实施的主体学生来设计,教师在整个工作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和旁站的作用,学生组成团队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除专业能力的得到锻炼之外,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

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基础上植入企业家精神价值观,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感,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意识、良好创业素质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期刊——张喜转.“拔节润穗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重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04.

[2]期刊——王建华.创新创业、企业家精神与大学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9.11.

[3]期刊——侯锡林.企业家精神: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3.

[4]期刊——文建奇.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培育[J].湖湘论坛,2011.03.

[5]期刊——张莉鑫.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及企业家精神培养的分析与借鉴.[J].北京教育(高教),2015.11.

[6]期刊——张云龙.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基于企业家精神培养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7]期刊——刘铸;张庆祝.关于新时代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03.

[8]期刊——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论文来自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19年调研课题项目《“双创”背景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编号HBZJ2019038)和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课题编号:19G173)

作者简介:

徐珍,女,(1976.01)硕士学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和工程造价专业教育

李艳(198406-),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企业家培育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