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2021-10-12阎翔宇

科技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思政思政教育高校

阎翔宇

摘要:经济、政治、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大思政视野是新时代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思想水平的重要教学理念。因而,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应该顺应时代,与时俱进。本文从论述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入手,结合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体现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思政  高校  思政教育  实践育人模式

一.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概述

1.1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要求

“大思政”改革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即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深化学生观念。因而,衍生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基于传统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新教学模式,融合思想政治监管。新时期的大思政教育思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从学校内部出发,开展多元化的育人教学模式;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到校外各种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同时,离不开学校、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协同支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综合性、实践性、自发性的特征,实现大学生思政课日常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管理结合,搭建大思政模式实现教学与实践共通、理论与教育并存、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教育体系。高校学生的思想素养水准,受到主观能动性与高校思政教育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根本上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实际教学情况、时代背景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完成育人的最终目标。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立足于传统模式现存的不足,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育人为教育目标、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坚持“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个体思考、意志、情感,并将其内化为实践理念与行动驱动立(力)。

1.2目前高校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思想教育通过引领思想理念来指导社会实践,亟待解决如何通过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生活中的思政问题,如何通过有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养。实际上,一些高效管理者为了减少思想冲突带来的麻烦,高校传统思想教育方式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专题教育讲座等方式开展,集中于基础知识教学。总体来说呈现保守态度,难以完全满足“00后”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思维习惯,经常性忽视政治素养的渗透。

目前,根据思政教学反馈,教学设计有待提高,学生学习状态不积极,班级氛围低沉,常规教学形式亟待更新。对在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项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0%认为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内涵丰富”,26%认为“缺乏与理论相配套的实践活动”,仅有4%持“思政教育过于保守,亟待更新”态度。甚至有部分在校学生对于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政策方针缺乏基础性认知。

思想教育通过引领思想理念来指导社会实践,从而渗透到当代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部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被简化为政治教育以及党建活动,没有纳入学生思想教育的管理范畴。某些高校课程体系出现一些普遍性问题,如课程设置有待加强、师资力量不扎实、授课内容片面、讲课方法单一等问题。

二.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性

2.1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反思

实现思政教育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是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价值体现。从学校摄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根据社会意识形态表达进行思想转换,最终以更为生动、更为直接的方式阐述为自我思想内核,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意义、政治寓意。学校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从而强化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实践育人模式。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融合、渗透书本的理论体系,实现书本知识与优质实践活动结合。强化课堂教育体系,完善教学体系,

在特定的、具体的实践背景下,课堂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不断渗透和融合。提高优质课堂教育和优质课程模式的重要性,模拟当代大学生就业可能面临的难题,以契合学生的求职生涯的难点与痛点,以便于学生可以更快适应快速发展的职场生活。学校宿舍作为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宿舍生活管理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例如,管理学生宿舍的卫生环境、宿舍的规章制度。并且将宿舍文化列入学校文化设计中,最终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育人目的的整体实现。

2.2引导学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全面变革的背景下,价值观念和利益观念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构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随着利益驱动观念的逐步渗透,部分传统积极的传统观念未能保持其自身的纯洁性。校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现将校园思政教育成果彰显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并结合各校特色、教学实际,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践育人的作用。

在我国新的社会“大思政”模式作用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完全解決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发力。既能升华学生的思想素养,又能纠正学生不良的“三观”。一方面,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学生的全面教育放在首位。在不断改进教育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思想政治问题。既要充分利用与发挥党的重要理论思想,还可以提升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很好地契合了社会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深化变革,对一些学生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健康向上的意识形态的内容逐渐取代了腐败的、落后的意识形态内容。最终,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将加强理想主义教育和政治素养教育在大学中的作用。

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3.1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理论结合实践

现有教育要求下,完善高校学生教育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协同发力。提升高校教育课堂效率离不开实践教学过程。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标准及专业课程要求,保证大学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高校应该基于在校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加深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政治信仰的认同,自发接受中国价值观,强化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

大学生成长成才,既要接受系统的校内教育,也要接受系统的校外教育。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就是将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高校学生和高素质国民两种身份认知、书本知识和校内外实践两种教材有机结合的育人模式。充分考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有效融合。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实践课程资源建设结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提高知识表达形势丰富化、展示形式趣味化方面的优越性。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与学生职业规划结合的建设,依托现代教学理念与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完善思想政治评价体系,由学生平时表现、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强化学生主动课堂参与意识,既要反映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又要细致化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状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配合教师的具体教学安排。根据学生特性,引入多样化教学方式来处理特定内容。

3.2优化思政教育模式,营造良好氛围

选任授课教师不应只注重其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同时也应具有相当的人际交际能力及政治素养能力,从而深刻了解当代大学生需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教学直接管理人员、辅导员、授课教师等。通过言传身教来提高留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并且,注重管理传统文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学校层面给予政策倾斜。

思政老师作为政治素养培养的引领者,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过程中,教育模式至关重要,需要重视如何实现构建教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效融合。学校教师从本专业的知识点切入,借助互联网优化教学能力和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升级实践教育的教育模式。

与此同时,情感关怀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育人角度。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会影响学生情绪,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大多数学生兼备远离家人关心、人际交往压力、高强度学习压力等多重负担,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需要担心学生心态变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在大学层面就是要有相关的思维知识素养。

在按教学管理制度办事的前提下,学校应提供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引入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完善全面的考核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他专业方向课程的辅助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交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吸收。同方向课程专门课程共同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全面、理性、客观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国情和发展现状,完善三观构建等。尤其,将“中国梦”倡导的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内容添加到日常实践活动中。

3.3改进思政教育方法,发挥主体作用

提高教师素质是“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的出发点,强化实践知识的充电。实现从授课者、课堂主导者向教学引导者的重要转变。不仅需要注重搭建学科内部网络教学平台,优化知识结构、授课方式等,还要保持与学生密切联系,准备设计课后实践活动、学生评估体系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加强对教师的定期评估,借助校际间合作共建的学习交流平台,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素质,依托良好的资源平台进行定期交流与培训。学习行业企业内部的先进技术,掌握最新的前沿观点。

加强学生学习基础课程学习,打牢理论基础。引入社会案例,包含工作实习、专门项目训练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搭建完善的校内教育资料,包括线上课程、重难点剖析、课后答疑、定期反馈等。高校依托校内资源,搭建内部流通的学习平台,定期更新至平台,师生共享。在不断输出与反馈的过程中,根据时事更新内容,不断完善知识库。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实践集中体现于学习生活之中。针对大一新生,统一开设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以及全校公选课。军训期间,由辅导员和专责思政教师牵头开展“分享我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文明礼仪”和 “大学生安全教育”等理论和实践教学,为新手提供新学习生活规划指南。面对大二、大三学生进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个人学习规划、确立职业目标。面向大四学生的就业创业课程,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就業帮助,例如法规熟悉、简历制作。

3.4拓展思政教育平台,丰富实践经验

创设具有思政教育文化特色学习环境,离不开良好共建、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定期举办系统化、规模化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关心时政新闻、走进企业,加强认知。例如名师、名家走入校园面对面讲座,校内邀请企业家担任德育导师,校际间合作共建的学习交流平台,成为思想教育课程的配套活动。同时,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面教育平台阵地。通过校园官方微博、公众号、校内广播台等媒介,举办思想政治教育的配套线下活动。定期分享校内师生的学习心得,展示其学习成果等活动,呼吁学生更多关注理论转化,能够沉浸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

通过制度化的教育体系,提高品德修养、完善人格和提升技能,不断推动学校教育主动改革,科学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形成与巩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新常态的作用。依据思政课堂教学主题,将校内师生划分为多个课题组,每组由1名教师负责,1-2名年轻教师带队,与7至8名学生共同组成实践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实践活动,然后整理书写相应的实践报告。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通过引导学生走入社会、感受社会、体验变化,从而知行合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思政”倡导下,为更好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适应社会环境、就业市场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亟待更新。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是一个涉及社会各界、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需要充分考虑。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根据专业课程要求,实现理论学习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提高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02):106-110.

[2]冯梅.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智库时代,2019(27):69-70.

[3]袁刚.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办公室业务,2021(05):66-67.

猜你喜欢

大思政思政教育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