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质高产水稻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2021-10-12刘爱武
刘爱武
摘要:水稻是我国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方法和病虫害防止与管理工作对产量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对其从选种、育苗到种植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结合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总结,以期能为优质水稻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水稻高质高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和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栽培高产水稻的同时,要提高农民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学种植水平。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各项管理措施,以降低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
一、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1、选种
为确保培育的优质水稻能够高质高产,做好选种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水稻培育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重要环节。首先,水稻的品种决定了其自身的生长特性和抗性特点,要综合栽培土壤和地理气候等因素,选用具有良好抗虫害、抗倒伏、发芽率高的品种,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的环境特征,结穗率稳定,达到高产的基本标准。其次,确定水稻品种后,还要对种子的质量进行筛选,种子要选择没有虫蛀、饱满的,以确保具有培育价值。购买种子时要谨慎,要购买正规种子厂家的种子,要对供货厂家的资质进行审核,以免买到劣质种子,影响水稻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育秧
水稻育秧是对水稻种子进行播种前的加工和改良,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栽培优质高产的水稻要先处理好种子,挑选好的水稻种子需要经过消毒、杀菌浸泡、晒种、催芽等环节,如选用浸种灵或施保克溶液浸泡种子48小时。可采用熟化的水稻土和菜园土作为育秧的营养土,将营养土进行干燥、除菌杀虫和粉碎处理,将粉碎过筛的营养土作为秧床。最后,为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还要进行必要的催芽工作,为提高种子的活性和发芽率,选用盐水浸种催芽。使用温室保湿的方法进行育苗,待苗龄达到一个月以后,秧苗生长为壮秧,此时便是移植的最好时候。
3、种植
待芽长约1mm时即可撒于秧床,并覆土加覆膜,并对耕地进行整理。在栽种秧苗的过程中,农业生產者应先将土地平整好,为后续的定垄和播种以及灌溉建立基础条件。通常情况下,稻田需进行平整、深翻、田埂修建等工作,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水稻在种植前也要进行大范围的浇水工作,以起到破除硬节和改善土壤成分结构的目的。浇水后不可立即种植,应在次日的中午左右再开展播种活动。与此同时,播种方法的选择对于优质高产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的种植方式是浅插。值得注意的是,要防止漂秧和折损等现象的发生以及漏苗现象的出现,应通过科学的行间距设置提高产量稳定性[1]。
4、施肥
施肥是水稻促产增收的保障性手段,不仅要科学施肥而且要进行适当的追肥,提高营养物质保障。对于基肥而言,其通常选用氮磷钾复合肥,并按照2:1:2的比例进行调配。施肥时要严格参考农田的营养结构和地势特征、环境变化,以防出现营养物质的流失。要注意施肥量的控制,秉承“少量多次”的原则,以免过多的肥料不能及时散去最终导致烧苗问题的出现。基于绿色栽培理念,要做到科学施肥,要针对稻田土壤和水质进行检测配方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要根据苗情进行施肥,做好施肥的时间间隔管理。
5、灌溉
毫无疑问,水稻是一种喜水的农作物,灌溉是水稻栽培的重要一环,但即便如此也要做好水分的调节和控制。因为不同的生长时期,水稻对水分的需求是不一致的,甚至说差异较大。例如,当生长至返青阶段时,就要使水层高度达到8cm左右,并视太阳的蒸发情况而定及时做好补充。要根据稻田的实际需求进行浇灌,插秧后应立刻进行深度浇灌以保护水稻苗,分蘖期应注意稻田的浅水管理,在分蘖尾期应停止浇灌,充分晒田。除此之外,当雨水充足时,还要进行放水,以免造成水稻根部腐烂。此外,水稻的灌溉和施肥应同步进行,这样才能提高肥水转换效率,达到灌溉的最终目的。
二、优质高产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对于种植人员而言,其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栽培技巧,还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通过日常经验积累与不断学习,掌握水稻种植过程中发生频率较高的病害与虫害,并采取适合的方法与方式,对其进行处理。
1、水稻常见病害防治
水稻的病害极为常见且病害种类极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有稻瘟病、青枯病等,水稻病害具有发病率高、传播范围广、控制难度大等特点。以纹枯病为例,其发病初期水稻的叶鞘部分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暗绿色斑点,并且随着生长而逐渐扩大,直至最后汇集成一片云纹斑。发病严重的后期还会呈褐色。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稻田的水分过大,湿度成为病菌生长的有利条件。为更好的防治此类病症,一方面,在播种时去除各类杂质,防止病菌部落的形成。另一方面,应尽可能的控制氮肥的使用。
2、水稻常见虫害防治
水稻的常见虫害有蚜虫、螟虫、稻飞虱、二化螟等,其对水稻生长周期和果实都有极大的破坏力,因此要加以重视。对水稻的虫害应以防止为主,结合物理防止和生物防止技术。首先,应及时将稻田中的杂草清除掉,以免干扰水稻的正常生长和接受光照。可以利用螟虫变蛹的过程,通过灌水杀死虫卵。要控制使用化学成分的杀虫剂进行灭杀,如杀螟松、敌百虫和甲胺磷等,即使使用农药或化学杀虫剂,也要注意浓度的控制,以免破坏土壤生物活性以及产生抗药性,对药物要做到低毒性和低残留管控。可采用秋冬季节进行深度翻耕的方法,结合物理、生物杀虫手段,如利用害虫的向光性,设置震频式杀虫灯、黑光灯等吸引害虫,在等下放置含有机油的水盆,对害虫进行集中捕杀,以及构建生物防治体系,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2]。
3、水稻不同时期的防治要点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通常需要分阶段进行:首先,以黑龙江虎林地区为例,每年的五月份为稻螟虱的集中爆发期,掌握了该发病规律之后,就可提前采取药物喷洒,提高控制虫害控制效果,防止稻螟虱食用水稻枝叶。其次,水稻生长到六月份之后,又到了三化螟的高发期,通常采用人工摘除三化螟卵块的方式进行控制,切断繁殖途径。最后,纹枯病一般发生在每年的7-8月份,导致其爆发的原因多是因为养分供给的不平衡,治疗不及时会造成直接性的减产。因此,在进行优质高产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既要创新防治手段又要结合环境特点和管理经验,以“防”为主,防治兼备。
参考文献
[1]王欢,陈海萍,饶登峰,等.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J].黑龙江粮食,2021,{4}(05):98-99.
[2]吴波.水稻机插秧高产优质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黑龙江粮食,2021,{4}(0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