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青岛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究
2021-10-12刘洋李洁玫柳青华郭慧
刘洋 李洁玫 柳青华 郭慧
摘 要 从前期规划设计到后期的施工建设,对山东省青岛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进行了全面调研及分析,并对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街道石河头村进行了规划建设实践,提出了青岛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地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规划建设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丽乡村;地域文化;规划建设;山东省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1.055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使地域文化自然而合理地融入乡村风貌,并符合传统的审美特征,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 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1]。可见,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文化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具有独特性,也构成了美丽乡村的独特性。
2 地域文化的作用
地域文化是由乡村总体环境相互融合而成,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地域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
地域文化是场地历史的积淀,如果说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是躯体,那么地域文化则是美丽乡村的灵魂,地域文化的融入可以赋予整个场地活力和生机。
2.2 地域文化是美丽乡村独特性的重要保障
在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建设背景下,不同的乡村由于环境、历史等诸多要素的影响,逐渐呈现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表现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意蕴,为“一村一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2.3 地域文化是乡村村民的精神寄托。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地域文化凝结着村民深厚的情感和情怀,通过地域文化的融入,让人们重新审视并思考家乡的魅力,可以更好地为村民提供精神寄托。
3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少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
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地域文化缺少与山、水、林、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导致地域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整体的规划建设脱节,乡村原有的自然风光没有被充分利用甚至被破坏。
3.2 表达效果缺乏美观及艺术性
目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已经开始重视生态和美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更加强调适用与经济,地域文化的表达缺乏美观性与艺术性,难以引起人们停留观赏和休憩的欲望,导致地域文化与人的互动性不强,地域文化难以得到更好的表达与传播[2]。
3.3 缺乏人文关怀及归属感
部分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过于固化,缺少人文关怀,没有考虑农村人口结构、地域文化、风俗人情等因素,甚至盲目地照搬城市的设计方法,使村民失去了原有的归属感,虽然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乡村原有的韵味也消失了[3]。
4 基于地域文化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原则及对策
4.1 规划建设的原则
4.1.1 生态性原则
在尊重山、河、林、田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乡村自身特色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因地制宜,最大程度保留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独特属性。
4.1.2 整体性原则
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主要是对乡村整体元素的表达,应综合考虑人口、产业、交通、空间布局、意境营造等要素,后期建设过程中也应注重各功能板块的整体推进。
4.1.3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实现协调并行,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应在尊重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选择绿色、环保、节能的材料及设计方法。
4.2 对策
4.2.1 强调与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
美丽乡村的“美”,美在自然、美在文化。因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前期,应对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合理分析,梳理出山、水、林、田等特色自然资源,构建合理的生态基底,在此基礎上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保证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与统一。
4.2.2 强调地域文化元素的挖掘及艺术性表达
地域文化元素的挖掘,需要设计者对场地有深入且深刻的了解,地域文化可以是自然的山水田园,也可以是红色文化、民俗风情,这些都需要长期调研才能精准地挖掘和提炼。
地域文化元素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层面,可以通过简单的符号化进行抽象化表达或具象化表达,也可以通过对地域文化进行解构,形成内涵化的表达,还可通过对地域文化进行集成创新,形成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表达[4]。无论是地域文化的挖掘还是表达,都需要通过很高的艺术造诣进行提炼抽象,最终将其转变为设计符号,并融合于整体的乡村规划系统中。
4.2.3 强调场地归属感及人文关怀的营造
地域文化的挖掘及表达,是为了让人“记得住乡愁”,场地的人文关怀和归属感则是“记得住乡愁”的最佳途径。地域文化的营造应体现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原则,充分了解地方的民俗风情、人员结构等要素,尤其是考虑长期在乡村居住生活的儿童及老人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场地归属感的营造则应以自然及乡村特色为出发点,重点考虑外出打工的中青年人群及游客的需求,打造具有归属感的场所。
4.2.4 强调地域文化的体系化建设
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地域文化不能只考虑单一元素,更应该注重体系建设,从而形成更完整、更合理的地域文化建设体系[5]。
5 青岛市石河头村规划建设实践
5.1 项目概况
石河头村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村子虽小,却有着600余年历史。
5.2 场地文化资源
自然资源方面,石河头村背靠陡阳山,前有陡阳河,西有陡阳水库,周边农田广袤。地域文化方面,村内有1座武工队指挥部遗址,此外石河头村还是武术传承村。
5.3 设计定位及理念
石河头村的自然资源良好,红色文化突出,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基于此提出“水墨丹青”的设计主题,“水”即河道、水库等自然水系,“墨”即地方传统文化,“丹”即红色主题文化,“青”即绿色生态基底。设计定位:以党建引领为主题,打造集生态、自然、红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特色乡村地域景观。
5.4 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场地特色,打造“一脉四区多节点”的景观结构,“一脉”即石河头村前的河道景观,“四区”即“水墨丹青”代表的滨水活动区、文化体验区、红色文化展示区、生态保育区,“多节点”即分布在各个功能区内的重要景观节点。
5.5 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5.5.1 滨水党建长廊节点
结合石河头村滨水空间现状,对现状破损路面进行翻建,并增设党建主题休闲长廊,将党建文化与滨水休闲空间自然融合。同时,周边点缀波斯菊等地被花卉,营造自然野趣的景观氛围。
5.5.2 滨水手工艺文化科普节点
滨水手工艺节点以石河头村传统手工艺为基础,将竹篾等传统手工艺文化以雕塑、小品等形式融入滨水景观中,作为科普教育节点,让传统工艺在景观中重现,也是对场地文脉的一种体现。
5.5.3 滨水景观提升
对河道漫水桥、石砌驳岸、两侧绿化较差区域进行整体提升,更换漫水桥栏杆,以木桩与麻绳结合的形式营造自然乡土的氛围。石砌驳岸用攀爬类植物遮盖,避免大面积驳岸外露影响景观效果,河道两侧则通过乔灌草的搭配实现层次性种植,营造乡野、乡土的种植氛围。
5.5.4 溧水河中游滨水野趣休闲节点
滨水野趣节点以大水面为基础,对整体水系进行梳理,通过园路、木栈道、景观节点等将现状田园、密林、建筑等空間自然的串联融合,形成野趣自然的空间氛围,形成垂钓、思考、亲水等不同的空间。
5.6 基础设施设计
5.6.1 园路设计
园路作为游园内道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形式上为自由的曲线形式。设计中,对游园路及节点地面形式做精细化处理,使其符合乡村田野风格,同时注重道路与植物空间的统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
5.6.2 小品及雕塑设计
场地的雕塑及小品设计也充分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体现红色文化主题,并在材质的选择上与乡村整体风格统一。
6 结语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单一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体现,更应该强调其系统性的构建及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3-66.
[2] 郭婷婷.西方生态美学思想对中国“美丽乡村”环境设计的启示[J].建筑与文化,2021(3):61-62.
[3] 叶洁楠,翟原.与地域文化相融的芜湖扁担河滨水文化公园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49-51.
[4] 廖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J].艺术科技,2019,32(7):219.
[5] 孙磊,段怡慧.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美丽乡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8,31(4):123-126.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