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0-12吴宇桐曾华锋
吴宇桐 曾华锋
摘 要:在全球贸易便利化的大环境下,中国与欧盟双方经贸的紧密合作将进一步促进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2020年12月30日我国和欧盟签订双边投资协定,该协定将在原先双方贸易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贸易的范围,这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后疫情时代,肉类贸易逆差会逐渐收窄,蔬菜、茶叶出口有望扩大。为此,我国应加强技术投入力度,创新发展绿色农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应对策略
一、我国对欧盟的农产品出口现状
(一)对欧农产品贸易波动较大
2012年全球经济下行的局面没有好转,欧元区失业人数上升,消费需求持续减弱,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不突出,因此我国出口欧盟的总额略有下降;2013-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欧元区的经济由负增长转为小幅增长,尽管出口欧盟的占比依旧下降,但出口额逐步上升;伴随着人民币在2015年中间价形成机制的调整,我们国家对欧盟农产品的出口额度在下降到78.37亿美元之后又恢复增长趋势,出口欧盟的占比也呈现螺旋式上升;2019年我国出口欧洲的农产品出口额增长至9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商品贸易大幅下降,农产品亦是如此。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滑,保护本国农产品,贸易国提高进口农产品的标准。据统计,2020年31个WTO成员提交农产食品相关的WTO/TBT-SPS通报250条,其中涉及产品类别排名前四的为肉及食用杂碎、食用蔬菜、根及块茎、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橘属水果的果皮以及活动物,而这些恰恰是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因此出口总额受到影响。
(二)对欧农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
从近三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欧盟国家分布来看,德国稳居榜首,三年平均出口额前五位的成员国占出口总额的74.43%。出口额前十位成员国占比高达92.47%,这也意味着我国出口欧盟的市场较为集中。
(三)对欧农副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明显
本文选取2018年~2020年中国出口欧盟农产品的数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计算我国出口欧盟农产品的竞争力优势并对此进行分析。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优点在于运用比值的方式计算所要研究产品的相对优势,有效剔除了两个相比较国家经济总量波动的影响;贸易竞争力指数的优点在于剔除了通胀等宏观因素波动的影响之外,利用相对数指标反映一种商品是否具有竞争力。通过计算可得,两个指数前五项和后五项的产品种类大致相同,只是顺序略有调整。
两个指标计算得出的结论大致是一致的。在2018~2020这三年之间,咖啡、蔬菜以及香料等产品竞争优势明显,而烟草的竞争优势在2019年之后略微下降。咖啡、蔬菜以及香料等低附加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对蔬菜出口提供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近年来意大利、德国和法国对蔬菜的需求增加,向中国进口蔬菜占欧盟总进口量的5%。2018年全球农产品供需宽松,价格下跌,同时欧盟实现了经济十年最快增速。由于地理位置及贸易方式的选择,欧盟水产品贸易逆差极大,欧盟国家只进口水产品,并主要向中国和挪威进口。再加上我國政府对渔业和水产品出口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提高出口退税率,提高对基层水产技术的补助金额,因此我国出口水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2017年欧盟兴起产品成分贸易壁垒,对我国水产品在欧盟市场的扩展以及竞争力的提高产生影响,因此水产品的竞争优势略有下降。2018年我国烟草具有竞争优势一方面是跨境游客的增长带动了我国免税卷烟的出口,另一方面是新型烟草如云南中烟的MC、广东中烟的ING系列等产品的研发吸引了市场的关注。但是2019年起,菲莫国际、英美烟草等国外的烟草公司提出“无烟未来”的新潮流,制定了新型烟草战略,我国由于市场适应能力较弱并未及时跟上,竞争优势下滑。
谷物及其制品、活禽、肉类和饮料的竞争力一直处于弱势。谷物的特征在于各谷物单产差距较大,生产成本较高,没有价格优势。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耕地可利用面积少、水资源利用率低,在有限的条件下,谷物产量进一步扩大存在很大难度,从而导致谷类作物在我国国内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欧盟的谷物竞争力总体上较强,且谷物既是传统粮食,又作为战略性产品,不仅关系到一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还关系到一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易于受到各国政府的干预与保护,贸易自由化程度低。我国禽肉出口欧盟的竞争力不强,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欧盟没有单独给我国进行禽肉的出口量的配额,从而导致国内出口禽肉超额部分需要缴纳高额的关税费用。其二,活禽运输成本高。由于地理因素,我国活禽出口欧盟大多会选择海运或空运,由于距离较远,路途运输成本较高。其次,活禽运输的包装与普通的蔬菜、烟草类不同,除了包装方便拆卸,通风性也需纳入考虑范围。最后,欧盟进口活禽需持有兽医证书要求,当活禽进入欧盟领土,需向欧盟递交疫苗接种计划。2019年4月欧盟给予中国6600吨鸭肉的单独国别出口配额。受利好政策影响,我国活禽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另外,苹果汁在国内饮料出口规模当中占比较大,但2014年8月伴随着俄罗斯出台的反经济制裁,欧盟80万吨的苹果出现了滞销情况,该事件直接导致欧盟将苹果生产为苹果汁,这对国内苹果汁的出口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因此饮料出口的竞争力不强。
综上所述,在国家相关政策及劳动力禀赋充足的情况下,我国咖啡、香料等产品竞争力较明显,但是谷物制品及活禽产品由于欧盟国家自身的贸易保护,竞争力稍弱,苹果汁等产品由于世界经济波动打破了原先的贸易平衡,短时间内竞争力减弱。
二、当前中国出口欧盟农产品困境分析
(一)农产品产业链不够完善
我国出口的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并未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易于受到比较优势因素影响,难以提升我国的农产品技术优势。李豫新通过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发现,中国出口匈牙利等欧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更多的还是依据资源优势,并未在充分考虑贸易持久性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同类产品的双向贸易。
(二)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风险
王野通过实证得出结论: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可以减少中国-欧盟净贸易成本,从而增加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但目前农产品跨境电商体系尚未完善,企业产品质量管控缺乏科学的指导,尤其是在产品质量溯源方面无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并且企业缺乏有效经管人才,对进口政策及进口地风土人情并未做到及时更新,丧失了一部分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
(三)疫情影响下的双重贸易壁垒
2020年初欧洲新冠疫情爆发,各国加强防范措施,商品贸易影响严重。以防疫为由设置的贸易壁垒加上之前以绿色环保的口号实施的贸易壁垒双重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
茅锐通过考察新冠肺炎暴发期FDA对华农产品的进口拒绝裁定和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关系,揭示了新冠肺炎暴发期进口拒绝这一措施存在疫情防控动机,进口拒绝的增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由疫情导致的边境管制强化反应是灵敏的,由此造成的农产品出口冲击也是迅速的。因此在思考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时,必须高度重视进口国以防疫为由设立的贸易壁垒,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自身生产方面的思考。
其次,艾玲通过分析蔬菜贸易走势发现,在欧美市场上,新鲜农产品市场份额基本已饱和,目前人们更青睐于浅加工蔬菜制品。我国国内蔬菜产业虽量大面广,但在集约化、产业化方面并未有较大突破,短期内难以从包装、运输、储藏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因此发达国家可以从环保、技术等方面对我国产品进行限制。2019- 2020年,欧盟通报将不再批准溴苯腈等农药的注册并对12种农药采取限制使用措施,这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农药将不能使用,按照以前种植方式出口的农产品将很大程度拒绝被进入,这是以技术性手段提高进口农产品的门槛;2020年12月23日,欧盟拟修订食品标签法规指令,将食品标签上原产地标志的使用范围扩充到牛奶、用作食品原料的牛奶和肉类、用作面食原料的大米以及番茄制品中的番茄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出口肉类及大米做出技术性的限制。
三、对中国出口欧盟农产品发展建议
(一)以高质量农产品供应链应对贸易壁垒
据统计,农产品从摘取流转至零售商或分销商在供应链的流通环节上花费时间逾半数,其中近三成的生鲜产品在供应链各流通环节损耗的金额更是高达千亿元以上。因此,提高农产品出口效率,着重要解决供应链端时间长、损耗大的问题。5月19日,财政部、商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在两年时间内,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为市场供应以及消费升级提供保障。目前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最新阶段为智慧供应链。智慧供应链通过云计算、大数据,运用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实现供应链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但是它的弊端在于智慧化并未在各行业普及,各大实物和各个领域之间的信息脱节,例如供应商和物流企业方面建立的云平台较少,导致主体企业无法有效预测,无法实现供应链的全程可控性。建设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是对现阶段智慧供应链的一种发展,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能通过区块链、“互联网+”、智能制造三大核心技术驱动供应链管理,通过库存共享及对整个需求的精准预测来调控生产与供应链链条的需求平衡,包括物流的平衡,达到提高物流效率的目的。对比欧盟与我国对待农产品的差异,欧盟追求绿色,而我国农民追求种植业收益,两者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强供应链管理。通过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供应链端各阶段效率来应对欧盟实施的贸易壁垒政策。
(二)以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着力增加产品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行动, 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大幅提升,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也极大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总体上来说,农业产品的出口市场竞争力依旧较弱。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新思路。农业农村部在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持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绿色有机的原料和肥料可能带来成本的提高,却也有无可争议的高品质,能从源头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张弛对比十多年来累计采用生物技术种植水稻的单公顷产量、化学残留物及污染物,得出结论:农业集成技术即将精确定量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与生物科技集成产品配套,能在高安全性的前提下生产出与之前使用化学肥料产量相等的农作物,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企业渠道单一、产品单一的情况,可以通过建设从事生态优质农副产品生产的大规模绿色生产基地将众多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形成全循环体系,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种养结合生态模式, 加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投入,促进农业产业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扩大产品的竞争力,给农业产业和农民带来更多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以数字农业推动农业科技持续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助力,然而当前农业科技的发展难以适应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020年农村农业部发布《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文件,文件强调以信息技术带动乡村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持续增强产业内生动力。数字农业能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农业要素、农业过程和农业经营的可视化表达、数字化决策和信息化管理。但在现实条件下,数字农业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无法与微薄的农业利润平衡,因此没有广泛推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性地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结构性问题。例如大型农业企业从前至后整合推动数字农业的科技服务创新、“互联网+”企业从后至前全面覆盖农业生产等。通过建立科学的数字农业模型,将农业要素状况转化为决策进行传递和扩散,实现数据到数据的精准控制,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效率,实现农业科技服务的有效供给。
(四)以预警体系保障输欧农产品的健康发展
我国农产品企业对欧盟市场准入、贸易壁垒等信息获取不够及时,对欧盟给予的优惠和有利条件也获取不够,导致出口企业容易碰壁。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预警工作,在及时公开通报欧盟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做出边境管制裁定的同时,依托已有的贸易壁垒预警点和研究团队,在对欧盟市场技术标准与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整合有关国内外宏微观经济监测信息并就模拟决策开展大数据分析,加强对边境管制动向的预警预测能力。同时,欧盟市场对我国农产品的边境管制中大多与产品污染有关,因此我国应严格对标欧盟市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健全检测体系,强化边境管制风险的事前管理,做好出口检验黑名单制度和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现场检验管理。▲
参考文献:
[1]秦婉莹,展进涛.后疫情时代中国农产品贸易展望及未来应对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21(4):27-30.
[2]李豫新,王昱心.中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21(2):21-29.
[3]王野,李金叶,杨明刚.跨境电商促进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机制与实证[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5):96-101
[4]茅锐,贾梓祎,陈志钢.疫情防控会增强贸易壁垒吗——以新冠肺炎暴发期美国对华农产品进口拒绝裁定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21(2):129-142.
[5]艾玲.我国蔬菜出口贸易走势、挑战及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20(5):57-60.
[6]方新,袁奉娇,丁丑.生鲜产品供应链最优化决策综述与拓展建议[J/OL].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7[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