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亲子游戏化时间管理的实施路径
2021-10-12杨柳
杨柳
[摘要] 本文从审视儿童缺乏时间管理能力的弊端分析入手,从具体策略上探索亲子儿童游戏化时间管理的实践路径。尝试实践使用行之有效的游戏化工具,让亲子在游戏中形成有效利用和科学分配时间的能力,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进而为孩子的自律、自我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时间管理;亲子游戏化;监督反馈;实施路径
俗话说:“拖拉不是病,拖起来要人命。”近年来,儿童做事拖延的现象愈发严重,大多数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磨蹭感到头疼不已。拖延、磨蹭其实就是一种不会科学管理时间的症状。因为,时间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孩子常常会无视时间的存在,但这种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情况对孩子未来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3—12岁是孩子学习时间管理、改善拖延状况的最佳时期,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一、审视:儿童缺乏时间管理能力的影响
1.造成做事效率低下
“整天玩游戏”“搞东搞西”“写作业慢”“早上起不来”……家长们一定遇到过孩子们的这些坏习惯。这些坏毛病的背后,其实就是儿童缺乏时间管理能力的体现。儿童的时间管理能力会直接地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效率。不会时间管理的孩子,不仅做事慢,浪费时间,而且自制力很差,情绪容易低落、受挫。而一旦养成拖拉、磨蹭、低效的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未来的工作。
2.促使亲子关系紧张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管理变得愈加重要。如果时间管理得当,那么生活中许多事情都能合理解决,但如果一个人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必然导致生活学习一团糟。比如,没有时间观念的儿童,从起床穿衣刷牙就开始磨蹭;大一点的孩子,写作业低效,拖拖拉拉。孩子们的拖拉、磨蹭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引发家长们的坏情绪。
3.引起不良心理问题
缺乏时间管理能力的孩子,容易出现焦虑等不良心理问题。平时一两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由于缺乏时间管理能力,拖到三四个小时。这样一来,休息、娱乐时间也因此被挤压,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孩子们会感觉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是一团糟,会引起坏情绪的连锁反应,变得精神萎靡,否定自己、贬低自己,渐渐产生焦虑甚至厌学、厌世的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不断累积,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
二、策略:亲子儿童游戏化时间管理的实践路径
时间管理本质上考验的是时间的感知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延迟满足的能力和计划的能力。但是,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从小学起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规划和运用技巧、方法等实现对时间的灵活运用。
1.“工具方法”游戏化:借助工具认知时间
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是无形的、抽象的,必须通过具体的媒介才能被间接地觉察。我们可以借助视觉计时器、沙漏、番茄钟等,让时间流逝可视化,这样孩子就能体会到时间的存在。
在家里的不同角落,放置计时工具,让孩子随手就能用上,从而对时间分配做到心中有数。孩子的生活和好习惯逐渐养成,家长可以减少唠叨与催促,亲子关系也会变得和谐。
【实践片段】
3分钟小沙漏
“女兒,我们开始刷牙,要刷满3分钟,把牙齿里里外外刷得干干净净。”
女儿就会在卫生间的洗脸台上,随手拿起3分钟小沙漏。小沙漏会自动提醒孩子刷牙的时间,我再也不用操心孩子刷牙不认真的情况了。
15分钟计时器
周末在家完成一项作业后,可以中途休息15分钟。孩子会自动拧好一个15分钟的计时器。这15分钟时间,她可以自由支配,我不会干涉,更不会催促。15分钟到了,计时器闹铃一响,女儿就自动放下手中的玩具,来到桌前,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
2.“执行操作”游戏化:制作清单,合理安排时间
一天24小时,每一个时间段都有特殊使命,环境、身体、生理的变化都是不一样的,不能做简单的填空题,把24小时填满。需要带领孩子学习做时间的管理者,合理安排时间。把学习和生活规划好,把时间价值发挥到最大,是合理安排的标志和原则。
陶行知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以我女儿为例,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家里主要需要规划的事情是睡觉、起床和写作业。引导孩子把这几件事安排、规划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条不紊。
【实践片段】
一天,女儿睡前拿出陶土要求玩一会儿。我告诉她只能玩10分钟,可是10分钟过去了,女儿的陶土才开始制作。我看她意犹未尽,又告诉她5分钟后必须结束。可是,要想制作出作品,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强行要求女儿收起陶土。这时候,女儿开始生气,并且大哭起来,边哭边抱怨:“妈妈,你一点也不尊重我。时间都是你定的,我并没有同意,你这样不尊重我,我感觉我一点价值也没有。”听着孩子的抱怨,我也开始反思,时间是孩子自己的,规划的主动权应该留给孩子。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商量完成一个陶土手工作品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离睡觉时间很近,就留到第二天玩,这样,就不会出现中途要求停止而产生亲子矛盾。
从书上,我学到了“游戏化清单计划法”。于是,我和女儿一起商讨睡觉前设计清单。
设计清单主要有四个步骤:列出步骤、安排顺序、行动细化、动手制作。列好步骤,提前实践,及时调整。安排顺序根据个人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找到最适合孩子的顺序。行动细化,主要是定时、定量,让孩子容易达成目标。制作过程中的材料准备,绘画和粘贴,都是我们共同动手制作完成的。
让孩子动手参与其中,也激发了孩子执行的意愿。这样富有童趣、像游戏一样的清单,非常适合儿童使用。
3.“监督反馈”游戏化:特权卡神器,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孩子的时间管理计划安排需要强大的执行力,这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和反馈。我们可以使用游戏化的监督反馈系统,帮助家长用外在的驱动系统,点燃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主要采取的是奖励驱动,比如特权卡,是和孩子一起制定的,可以享受平时很难享受到的权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奖励只能作为偶尔的惊喜,因为物品带来的刺激是短暂的,无法真正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实践片段】
我对女儿的奖励主要是积分奖励。孩子在学校获得的积分,可以在家中兑换到相应的积分。同时,我根据孩子平时做家务的情况和学习的情况,分别列出积分奖励卡,主要为及时奖励、累积奖励和意外奖励。女儿可以使用自己的积分兑换不同的奖励卡。奖励卡设置是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设计和制作的。我们家的特权卡,可以享受平时不能享受的权利。比如,平时我不允许吃的糖果,孩子可以用积分兑换。或者,在我要发怒的时候,她可以运用积分兑换免吼卡,让我立刻停止指责等等。
这种方式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她的支持和信任。
三、省思:亲子儿童游戏化时间管理的实践
反思
儿童对于时间管理的效果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时间本身的特殊性造成了儿童时间管理的困难,儿童时间感知能力的发展是受年龄因素影响的,而教育则是影响儿童时间管理的社会因素。
1.儿童时间管理,要考虑年龄因素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证明,儿童不能准确理解时间的概念,是受直觉因素干扰的原因。
比如,3岁前的孩子,对时间流逝几乎无感知,他们会随着生物钟的提醒,知道要做什么。3岁后,孩子逐渐对时间有了一定的感知,但是需要和具体事件关联。作为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特点,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会不断提升。这种能力的发展需要不断训练。儿童时期,身体发育正处在初级阶段,身体的神经肌肉运动不协调,行动会相对缓慢。比如,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穿衣扣扣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刚入学的孩子,写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难事。作为父母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做事态度和速度,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办法教给孩子,不断督促孩子进行锻炼。
2.儿童时间管理,要尊重个体差异
从人格的发展水平来看,人格发展的不完善以及人格特征的差异,也会造成孩子对时间掌控能力的差异。根据心理学,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及抑郁质。粘液质的孩子表现相对安静、稳重,做事严谨认真,但是动作缓慢,缺少灵活性。如果我们身边有孩子说话做事总是慢吞吞的,无论我们如何催促都不着急,这很有可能是天生的气质类型决定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孩子也一样。我們必须尊重孩子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家长们要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充分沟通,全面了解儿童的个性和需求,给予及时的支持与鼓励。
3.儿童时间管理,需要家长改变教育方法
家长要改变包办代替的方式。有些家庭,孩子个人的事情由父母包办,例如帮穿衣服、喂饭菜、整理书包等等,面面俱到,把原本孩子的事情变成了家长的事。孩子们会想:反正有爸爸妈妈,他们会帮我处理。这会造成孩子的生活、学习能力低下。家长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这样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时间管理带来的好处。
家长要改变盲目增加任务量的行为。父母们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学很多东西,当孩子高效完成既定任务后,家长却不愿意把空余时间交给孩子自由支配,继续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这样容易让孩子失去高效做事的动力,因为一旦完成将继续出现更多的任务,导致孩子逐渐养成磨蹭、拖拉的习惯。
儿童时间管理是一种高效而有序的时间管理,要求孩子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完成规定任务。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化的工具,帮助孩子感知时间的存在,逐渐形成内在的时间观念。通过游戏化的清单与特权卡等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会自律,学习时间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荆文华.运用“二八法则”指导学生时空管理的行动研究[J].中小学德育,2020(06).
[2]朱国忠.延长教师自我时间与心理时间的两个密码——高感性管理的“心流激荡术”与“时间转化器”[J].教育视界,2018(19).
[3]顾婵.加强学习科学指导,树立终身学习理念[J].中小学班主任,2020(07).
[4]田冰冰.时间管理从改变积习开始[J].中小学德育,2017(05).
[5]儿童时间管理知多少[J].中华家教,2019(12).
[6] 郑晓敏.对七年级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个案辅导[J].中小学德育,2019(10).
[7]朱少山.科学管理时间促进有效学习[J].中小学班主任,2018
(04).
[8]裴启超.家校共育合力形成的探索思考[J].教育视界,2018
(03).
杨 柳 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