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河图》《洛书》
2021-10-12崔春冬
崔春冬
太极拳据《河图》《洛书》之太极阴阳八卦学说所创建。那么,什么是《河图》《洛书》呢?
相传,上古时候,黄河里曾经跃出一匹龙马,身有纹如八卦,这就是《河图》;洛河里曾经显现一只神龟,背甲上有赤纹绿字,这就是《洛书》。关于河图,有歌曰:河图有天地,天地分上下,上下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无阳不出,阳无阴不存。关于洛书,有歌曰:“仿天象,典地理,天所有,地相对,人相依。天人相合,天地相辅,地人相成”。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河图洛书是河洛文化的最主要标志。
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古籍多有。《书经·顾命》曰:“大玉、夷王、天球、河图在东序。”《管子·小匡》中说:“昔人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这大概都是天赐祥瑞的问题。《易·系辞上》也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样子?古籍中没有绘图。先秦时期的其他著作如《管子》《墨子》等书也提到“河图洛书”,但都没有绘出图形。汉代儒士认为,“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今天人们看到的以黑白圈点表示的“河图”和“洛书”出自宋代。据说是北宋初年,著名道士陈抟绘制。陈抟以一至九的排列为“河图”,一至十的排列为“洛书”。北宋刘牧著《易解》,改变陈抟的说法,以一至十的排列为河图,一至九的排列为“洛书”。南宋朱熹《周易本义》肯定刘牧的说法,于是世人皆信从十为“河图”,九为“洛书”。
但是,明清时期的学者又对“河图洛书”的图样提出种种疑问。如清代乾隆年间纪昀(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世传河图洛书,出于北宋,唐以前所未见也。河图作黑白圈四十五。考孔安国《论语注》,称河图即八卦,考孔氏之门本无此五十五点之图矣,陈抟何自而得之?至洛书既谓之书,当有文字,乃亦四十五图,与河图相同,是宜称洛图而不得称书,系辞又何以别之曰书乎?”诸如此类的疑问,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尽管尚未得到圆满的解决,但是应该肯定,“河图洛书”的图样在北宋出现,也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今天看来,它仍然可以作为研究河洛文化的重要依据。从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方面予以解析,可以由此悟知“河图洛书”的图式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当代著名学者王永宽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河图中一至十的黑白两种圈点和八卦中太极图的道理相同,代表着阴与阳,五居中央表示五行居于核心的地位,而阴阳五行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哲学基础。河图和洛书中都是单数为白(明),双数为黑(暗),这和古代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认识是一致的。河图和洛书都是四方加中央的方形布局,和八卦的基本方位也很相似,合成一幅完整的圖,表示阴阳五行所生成的物质和物象居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相生相克,和谐发展。这样的组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天地生成、宇宙存在和物质运动规律的根本认识。
其二,河图中一至十的排列,洛书中一至九的排列,按照自然数的顺序,无重复数字,也未缺少数列中的某一基本数字,秩序井然。这表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有序性认识。河图洛书数字排列的位置,上下左右交叉安排,错综分布,大数小数调配适当,隐含着一种内在的规律。尤其在洛书中,横行、竖行及对角线的每一组数字之和都等于15,这种特异现象十分典型地表现了古代文化中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均衡思想。
其三,河图洛书中的数字概念,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数学成就。洛书中的数字排列,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幻方或称纵横图。在近代世界范围内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幻方理论是数论的组成部分,即在边为单位的正方形方格中填充适当的数字,使横行、竖行及对角线的各组数字相加之和都相等。中国古代对于幻方的认识比西方国家早一千多年,东汉时就出现了每边为3的幻方,称为九宫,这是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即八卦的八宫加上中央为九宫。《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张衡上疏梦绝图谶等迷信活动,疏中有“重之以筮,杂之以九宫”语,说明当时已有术士利用九宫进行占卜。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九宫就是幻方。三国时徐岳《数述纪遗》中说:“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甄鸾注解说:“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北宋时出现的洛书图样,与东汉时的九宫完全吻合,很有可能是陈抟把九宫中的幻方附会为《易经》中的所谓河图,后来又被刘牧改指为洛书。后来到了南宋时,幻方理论又有新的发展,杨晖在所著《续古摘奇算法》中列出了边为3、4、5……10的纵横图,他显然受到了洛书的影响。
其四,与洛书相关的《洪范九畴》,其内容为古代政治学中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这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说洛书即《洪范九畴》,或者说大禹依据洛书创立了“洪范九畴”,都反映了洛书和《洪范九畴》的关系。《尚书·洪范》篇中记述周武王向箕子询问治国之道,箕子便向武王讲述了禹接受上天给予的《洪范九畴》的内容,即“初一回五行,次二回敬用五事,次三回农用八政”云云。所列九条是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其中包含治理天下的哲学思想基础——阴阳五行学说,执政者的五个基本职能以及历法、礼义、祭祀、占卜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这些方略在国家形态的原始时期相当全面地规划出治国的大政方针,后来历代的治国方略尽管不断更新内容,但是在治理国家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如建立集权、因政设职、崇高道德、协调关系等方面,则大抵沿袭着《洪范九畴》的基本思路。
其五,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本身,还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神授思想和天人感应意识。原本的历史事实很可能是伏羲创立了八卦,大禹制定了《洪范九畴》,但却由于河图洛书的传说而把这两项重要的文化成果归之为神的授与,而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伏羲和大禹,便成为上天与神权与力量的体现者。于是,河图洛书就带有极大的神秘性,同时也具有崇高的权威性。
关于太极拳是依据《河图》《洛书》之理所创编,民国时期著名太极拳理论家陈鑫在他所著的《太极拳图说》中有极为详尽的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河图洛书产生于黄河和洛河,也产生于中华文化生成的大背景之下。它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也必然传递出中华文化的复合信息。河图洛书的广泛传播,对河洛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持续生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明清两代不少学者对于河图洛书的真实来源及原本含义提出了一些疑问,但是世人们出于对中华古代文明的深厚情感及长期受传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思维定式,对河图洛书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直到今天,人们在论及中华文化的起源和代表性文化成果时,仍然推重河图洛书。
河南孟津有“龙马负图寺”,据说是“河出图”的地方;河南洛宁长水有“洛出书处”古碑,据说是神龟负书而出的地方。北京“中华世纪坛”的世纪大厅里,建有浓缩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圆壁浮雕,就以河图洛书为第一组,以太极八卦为第二组。这样的事例说明,河图洛书和太极八卦一样,其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是与时俱进的,对于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来说具有永久的价值。
(编辑/见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