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成拳的五形动功

2021-10-12李照山

少林与太极 2021年6期
关键词:功法肢体形式

李照山

早在2000多年前华佗创了五禽戏,它是武术的延伸,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是一种极好的动功修炼方式。笔者的五形动功得益于王安平先生,之后我对每形动功进行扩编,形成了新的动功体系,并出版了《大成拳五形动功》一书。五形动功就是模仿虎、鹤、熊、猴、蛇五种动物的神态和习性而创编的动功。

养生功法中有“静功”和“动功”之分。“静功”并非人体绝对地停止运动,只是肢体的外形相对静止,如站桩的外静正是为了更好的求得内在之动,此内动乃真气之发动,而真气的发动可滋润与温养五脏六腑,使人充满活力。

凡是肢体在空间有一定轨迹位移的功法皆称之为“动功”。虽然跑步、竞走、游泳等也要涉及肢体的位移,但这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运动,却不能以“功”来冠名之。所谓的“动功”则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具有“功”之寓意的运动,其特点为动作缓慢、轻柔、均匀或相对匀速,有的还要求与呼吸相配合。这种运动形式的作用是外动而“内静”,此种状况极易产生中医称之的“内气”。而“内气”正是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正因为如此,动功是极好的养生、康复、医疗、保健功法。

在华夏众多的养生功法中,作为动功的功法为之不少,如古老的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以及有不同形体动作的养生功等。一些被称为内家拳法的拳术,在一定意义上亦是上乘的养生动功,如人们熟知的太极拳以及新兴的大成拳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动功。

事实上,不论任何形式的养生功法,其本质均离不开“动”之特征。“静”只是暂时的或相对的,而“动”则是绝对的或永恒的,那种外在形式的静则蕴藏着无限的“内动”。有别于一般运动形式的动功,虽外动亦能引起“内静”,而“内静”最终又形成了“内动”,如此即得到了“内静”与“内动”的双向作用,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如果离开了运动,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对此,我们的祖先早有卓著的见解(图1)。

成语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该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尽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此意即为:流动的水不会腐烂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遭到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著名的医圣华佗的五禽戏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当然,后经数代人的传承,五禽戏的“五”只是一个大体的数字,“禽”乃禽与兽的统称,“戏”指的是特殊的肢体活动方式。实際上,有关华佗五禽戏的原始文字早已佚失,现在流传的五禽戏都是后世养生家或医家在传承原始五禽戏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或创新,由于师承关系的不同,使得流传的五禽戏数以百计(图2)。

虽然现在流行的五禽戏其外在形式有异,但基本要义无本质区别。因此,这些外在形式有别的五禽戏均具有平秘阴阳、调节平衡、改善关节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作用。此外,对于其他类别养生功法而言,只要肢体的运行轨迹既具有“动”的特征,又有“功”之效能,均可称为上好的动功形式。

形意拳被公认为内家拳之一,而由此衍生的意拳乃至后来定名为大成拳的拳法,除具有极强的技击作用外,养生价值亦堪称一流。大成拳站桩是优于多种气功形式的功法,其养生桩能培养锻炼“内气”,具有养生气功的作用;技击桩是获取“内劲”之途径,可产生高强度的抗击性、笃实的整体力和无坚不摧的穿透力,以及高强度的硬气功效果。大成拳的其他功法如试力、走步、慢练状况下的单操手以及空练的推手动作等,都是非常好的动功形式(图3)。

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晚年致力于健舞,如白鹤舞、踏浪舞等,其目的是给大成拳增添新的活力。这些健舞融汇了大成拳的相关功法,借鉴了动物或鸟类动作特征与习性。此后,宗师的传人们部分继承了健舞的功法模式、动作特征和精神要义。有的弟子还对健舞进行了创新或发挥。就形式而言,虽然这些健舞有别于先师健舞的运行模式,但由于其神情要义沿袭了先师健舞的灵魂,因此,这些健舞仍能称为绝好的上乘健舞或极妙动功。被称为大成拳中兴之主的王选杰先生是宗师的关门弟子,他所演练的健舞洒脱飘逸,功力非凡,闪转腾挪之间无一不再现先师的风姿与神韵(图4)。

先师的另一弟子王斌魁先生传拳于王安平先生。作为第三代传人的王安平先生,早期曾就职于河南开封市工人疗养院,在教授疗养者养生桩的同时,为了使习练者更好地做到动静结合,便根据自己平生所学创编五形动功,其内容包括虎扑、蛇形、熊形、鹤形和猴形。这套功法很受大家欢迎。我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河南大学就读期间,有幸向王先生学习了站桩功法和五形动功。

大成拳系无套路拳法,共包含站桩、试力、走步、发力、试声、推手、实作七个功法内容,即通称的“七妙法门”。站桩中的养生桩专为养生所设立,同时亦为大成拳的基础桩法,或练拳过程中的休整桩法。从广义上讲,除站桩外,很多有形体动作的其他功法均可作为优良的动功。因此,通常的大成拳养生功法为:以养生桩为主,辅以适当的试力、摩擦步或单操手。其效果固然不错,但对于初练站桩者、心境浮躁者或没有耐性的人来说,站桩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其他不同类别的试力或走步会使他们觉得动功之间缺乏系统性。假若在站桩的过程中,能为习练者提供一些有序的或系统的动功练习,无疑会提高操练者的兴趣。况且这些动功对人体机能又有不同的生理作用,这样就为习者增添了坚持练下去的信心。大成拳的健舞和五形动功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

我早期习练的五形动功简单易行,操作性较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难免又有些单一。比如五形中的虎、蛇、猴、鹤、熊,每一形只有一个动作,即老虎的扑打、蛇的游身、猴的转身、鹤的展翅及熊的运步(图5)。

纵观动物界之情景,任一兽类或禽类生活习性与运动特征无一不是千变万化。正因为如此,即使以同一兽类或禽类冠名的象形功法,其操练方法亦非完全相同。比如虎类,有前后移步或抬头仰天或低头平视之情景,有奔跑跃身之神韵,又有瞬间扑食之凶猛,不同的创编者所模仿的老虎习性动作并非完全一样。作为某一虎形的动功或虎戏,其动作大都比较单一,但如果以虎的习性动作创编为拳(虎形拳),其内容就较为丰富了。对于笔者而言,只是在原习动功的基础上增添了五形的一些常态动作,意在丰富五形动功。实践证明,这些新增的动作能更全面地起到对人体的锻炼与保健作用,有的对某些疾病具有独到的康复医疗作用。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功法肢体形式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小议过去进行时
肢体语言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空劲气功概况(一)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对健身气功表演套路的探讨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