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人一天 陪伴三年 七个子女给了百岁父亲最大的幸福

2021-10-12胡珊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妹租房宁波

胡珊

尽管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公租房里,尽管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102岁的刘善祥依然是鄞州区整个首南街道最幸福的老人之一。9年前,他的老伴去世后,7个子女几乎每天都来探望他。3年前,探望又升级为每人每周来陪伴他一天。在这3年的2万多个小时里,他无时无刻不在子女的精心照料下。这样的照料比住大屋豪宅、享山珍海味、子女有出息更让人艳羡。

刘善祥是鄞州区首南街道傅家村人。70多年前,他与妻子相识相知相恋,结婚后两人感情很好,一共养育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

那个年代,整个国家都不富裕,生活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吃饭是每个家庭的首要问题,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为了养活孩子们,刘善祥夫妇在傅家村开了一家百货店,靠小店微薄的利润和精打细算应付一家人的开销。1957年,宁波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小店被收归国有,刘善祥进入商业系统工作,后被派往杭州半山钢铁厂上班。他因此有了每月40多元的固定工资。这笔收入在当时不低,可以给全家人更好的生活,但同时他也不得不承受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的分离之苦。

这样的“不容易”贯穿了刘善祥夫妇漫长的人生岁月。他们带着孩子们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供孩子们读书,送他们参军、参加工作,为儿子们逐一准备好新房,为女儿们置办好嫁妆,看着他们一步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随时准备着伸出援手……总之,两人像中国无数对寻常夫妻一样,被生活搓圆、压扁、拉长,承受着一桩又一桩在旁人看来琐碎但足以让局中人崩溃的小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叫人辗转难眠的夜晚,竭尽所能,拼尽全力,走到了脊背弯曲、头发花白的那一天。

2012年,刘善祥的妻子去世,90多岁的他成了独居老人。

那时他住在二儿子家的老房子里,身体还不错,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子女们隔三岔五就来看他,也比较放心。但一段时间后,子女们发现,刘善祥消瘦得很快。原来,妻子去世后,他的三餐变得十分凑合,剩菜剩饭常舍不得倒掉,慢慢地,营养状况跟不上了。

为了这事,7个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商量,约定大家轮流上门解决父亲的一日三餐。于是,从那时起,7个子女每天都会抽一两个小时,挨个到父亲家里帮他买菜做饭干家务。

3年前,刘善祥因病住院,出院后腿脚有些不方便,生活也不能完全自理了。为了方便照顾,子女们把他接到了位于首南街道鲍家耷的小妹家中,约定一周7天每人轮流去照顾父亲一天一夜,确保一年365天父亲身边时刻都有人在。

刘善祥的7个子女中,年纪最大的儿子76岁,最小的女儿56岁,都已经退休。七人中四人住在鲍家耷附近,其余三人则分散在宁波城区各处。但不论住得是远是近,不论天气怎样,每天早上7点左右,接班的子女总会赶到,履行对父亲的照顾。

前段时间,首南街道为刘善祥在鮑家耷附近的馨悦家园申请了公租房。于是,他就从小女儿家里搬到了一套44平方米的房子里,子女们过来照顾更方便了。

5月17日,记者来到老人家中。这套公租房是一套一室一厅的电梯房,面积虽小,但各种电器、助老设施齐全,房间也打扫得十分干净。为了便于照料,客厅被改造成了卧室,也摆了一张床。

这天是星期一,陪伴刘善祥的是他的大儿子刘关金。刘关金是海洋渔业公司的退休职工,住在兴宁桥附近。早上6点,他从家里出发,转了两趟公交,花了一个半小时赶到父亲家里。赶到时,小妹刘倍珍已经给父亲做好了早饭。

每次过来,刘关金都会带一些父亲爱吃的小菜,这次买的是夜开花、蚕豆、萝卜、鸡蛋,正好是一天的量。“这里超市的蔬菜和肉蛋没有宁波的新鲜,价格也是宁波便宜。”刘关金说,所以每次他都是头一天在家附近的菜场买好了带过来。

小妹离开后,刘关金开始收拾两人早餐的碗筷,有时候还要清洗父亲头一天换下的衣服。忙完后稍作休息,就开始准备两人的午饭,吃完午饭安排父亲午睡1个小时,下午等父亲起床后,陪着父亲看一看电视,聊一聊孩子们或是以前的日子,不知不觉就到了做晚饭的时间。吃完晚饭他再帮父亲洗漱,20点两人准时上床睡觉。第二天他一般会在凌晨4点左右醒来,第一件事是烧开水,烧好开水,先看一看父亲,等天再亮一点开始做早餐。陪着父亲一起把早餐吃完,接班的弟弟或是妹妹就到了。

这些年来,刘善祥的身体一直很好,每顿都能吃下一碗饭,也没有什么老年病,思维至今很清晰,见人总是笑眯眯的。对此子女们都感到很欣慰,也觉得这是自己的福气。“父母常教育我们为人子女要孝顺。孝顺是什么?孝顺不是等父母不能起床了再去照顾,而是在他们身体好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让他们能经常看到你。”刘关金说。■

猜你喜欢

小妹租房宁波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租房记(一)
租房客
喜相迎
住所
“租房”
东游Q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