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卷
2021-10-12赵倩
赵倩
【中考文题】
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问题,有的是个人的困难和烦恼,有的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难题。有些我们已经找到解决之法,有些我们仍在努力探寻中……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参考图示,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进行写作。
【写作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
②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助手】
你可以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感悟;也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向某人寻求帮助……
你可以写一篇演讲稿,向同学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專家评析】
试题聚焦“问题”与“解决”,贴近生活,直面现实。由“问题”到“解决”,呈现思维方向,具有内在逻辑。有“问题”需“解决”,潜移默化地引导考生在现实困境和成长困惑中要勇敢突围、不断成长。因此,该试题基于现实,关注生存本质,具有人文关怀。
试题用导语唤起考生的思考。“问题”包含个人的困顿、时代的难题。“解决”可以是成功的方法总结、探索的过程呈现,也可以是强烈的解决意识。简短的两句导语引导考生思考“问题”“解决”的内涵与外延,前后句又形成内在关联,隐含由“问题”到“解决”的思维过程。
文题还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支架。参考图示提示了思维过程。上半部分从问题存在、问题的关注点、对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意识四个方面形成纵向的思维过程。下半部分提供了多角度思考方向:对问题的分析、态度,解决的方法、途径、意义等。参考图示的出现,使得抽象的写作思维可视化、过程化,为一部分考生真实有效地提供了写作支架。而试题的写作助手,提供了不同语境中文体写作的要求:记叙类要表达感悟、书信体可寻求帮助、演讲稿的观点明确、文学创作需表达认识。多类型文体要求共同指明:写作需注重交际语境,真实表达。
综上所述,该试题体现了命题者对当下青少年生存处境的关注、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同时,立体化的写作支架,还原了真实的写作过程,协助考生完成写作意义的自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