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1-10-12吴志兴

当代医学 2021年28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血气肺泡

吴志兴

(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江西 上饶 3346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儿科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发病机制较复杂,临床表现为呼吸衰竭、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等症状,RDS好发于早产儿,目前已成为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有关调查[2]发现,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且具有病情进展快、氧合指标差等特点,若未接受及时有效治疗,可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以往对于该病临床主要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但创伤性较大,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发育不良,不利于肺功能正常发育。因此,选择科学有效治疗方案至关重要。BiPAP 具有体积小、简便、安全性高、操作灵活等特点,但单独治疗,疗效不佳。有研究[3]表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对于减轻病情优势明显,但目前联合Bi-PAP治疗早产儿RDS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BiPAP 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RDS 患儿60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4 例;胎龄22~35周,平均(28.56±3.14)周;出生体质量1.39~3.72 kg,平均(2.56±0.15)kg。实验组男13例,女17例;胎龄23~34周,平均(28.54±3.07)周;出生体质量1.41~3.79 kg,平均(2.60±0.08)kg。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4]中RDS 相关临床诊断[5];无先天性畸形和遗传疾病者;入院时间为出生后1 d内;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重度窒息、胎粪吸入者;先天性心脏病者。

1.3 方法 两组治疗前均行血压、心电监测及体温测量等常规检查,维持营养与电解质平衡。

1.3.1 对照组 对照组行BiPAP治疗,维持气道正压力12~15 cmH2O,维持呼气末正压4~6 cmH2O,维持吸气时间0.5 s,维持呼吸频率20~40次/min。确保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8%~93%,若饱和度<88%,则吸入氧体积分数上调40%~60%;若饱和度>93%,吸入氧体积分数下调至21%~40%。

1.3.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128)治疗,确诊后,1 h内给予患儿气管插管,初始剂量为70 mg/kg,完成药液注入后,使气囊加压通气至少5 min,确保药液在患儿肺内分布均匀。对于病情较严重者,药剂量同初始剂量,给药间隔时间为12~24 h,共2~3次。

1.4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实用新生儿学》: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采用三级评分法进行评价,显效:呼气性呻吟等症状完全消失,呼吸频率稳定,肤色红润,经X线胸片显示恢复正常水平;有效:呼气性呻吟等症状改善,呼吸频率较急促,唇微紫,经X线胸片显示病情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好转且加重,经X 线胸片显示未恢复,需尽快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血气指标:采用GEM3000 血气分析仪对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 d后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x±s,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x±s,mmHg)

3 讨论

RDS常见于早产儿,由于肺型上皮细胞发育尚未健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与释放总量无法满足正常呼吸运动的需求量,从而发生广泛性肺泡萎缩现象,导致肺组织的顺应性明显下降,功能残气量也随之呈降低状态,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5-6]。因此,探寻降低上述形式的张力,充分张开肺泡组织,恢复正常呼吸生理运动的有效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Bi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RDS,对其动脉血气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有效降低肺炎风险。分析原因为,BiPAP气道压力值能在下限与上限压力间变动,且可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设定其压力水平与持续的时间,具有无创、体积小、简便、安全性高、操作灵活等特点。此外,BiPAP呼吸机通过鼻面罩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提供压力支持通气,其采用涡轮供气方式,可产生较有创呼吸机大得多的持续气流(40~50 L/min),用以补偿漏气,维持预设压力水平,可保证使用鼻面罩不会因漏气影响治疗效果,可实现人机同步性能[7]。

此外,根据新生儿RDS 的特征常联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是指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其成分包括10%表面活性物结合蛋白(SP)与60%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其药理作用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表面张力,维持患儿肺泡稳定,避免引发肺不张,对于伴有呼吸困难的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稳定与扩张肺泡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肺的气体交换与顺应性,进而改善肺气通气功能、氧合状态以及临床病情[8]。有研究表明,注射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剂较适用于临床与胸部反射线检查、诊断及明确RDS的治疗[9]。

综上所述,早产儿RDS 患儿实施BiPAP 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血气肺泡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新型金刚烷基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新型双苯基型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