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江流域红尾副鳅人工驯养试验初报

2021-10-12肖贵榜张浩然陈兴科杨玉能王礼节

贵州农业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体长鱼类人工

肖贵榜, 张浩然, 陈兴科, 杨玉能, 鲍 娟, 王礼节, 葛 涛

(1.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业系,贵州 遵义 563000; 2.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41; 3.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22)

0 引言

【研究意义】驯养是人为干预下动物对人类环境及其约束因素的适应[1],鱼类驯养始于约3 500年前[2]。鱼类驯养可以保护鱼类多样性[3-4]和满足水产养殖中对鱼类种质的需要[5]。条鳅科鱼因其地理分布不同形成不同的地理隔离种[6-8],因而其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9-11]。开展不同地理分布野生红尾副鳅(Paracobitisvariegatus)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的探索研究,对积累鱼类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保护土著鱼类种质资源和提供养殖新品种种源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近年来,何思懿等[12-19]分别进行了中华沙鳅、宽体沙鳅、大刺鳅、花斑副沙鳅、皇冠沙鳅、似鲇高原鳅、长薄鳅等鳅科鱼类的驯养研究,国外关于鳅科驯养的研究文献较少,ATMADI等[20-21]对红尾斑纹条鳅[Nemacheilusfasciatus(Valenciennes, 1846)]与大刺色鳅[Chromobotiamacracanthus(Bleeker,1852)]进行了驯养研究。唐勇等[22]在青衣江流域开展了较为完善的红尾副鳅驯养技术研究结果发现,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红尾副鳅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生长速度较快。【研究切入点】条鳅亚科中红尾副鳅的驯养研究除唐勇等[22]在青衣江流域开展的研究外,其他地理分布的红尾副鳅驯养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对乌江流域红尾副鳅驯养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可为丰富红尾副鳅属鱼类的驯养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保证溶氧充足、科学调控水质及控制驯养温度的前提下,根据红尾副鳅鱼类杂食性偏肉食性的特点,投喂动物性蛋白饵料进行驯养,探明红尾副鳅人工驯养条件下的生长特点及其鱼病防治技术,为红尾副鳅人工驯养理论与技术积累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红尾副鳅于2020年5-10月购于乌江流域道真县旧城镇,均为野生捕捞,共189尾。选择各鳍完整、无伤病、游动灵活的个体置于充氧桶中运回试验地进行人工驯养。

1.2 方法

1.2.1 驯养 进行初夏、盛夏与初秋3个阶段的驯养试验,每阶段驯养红尾副鳅数不等。水族桶保持水位50 cm,内置曝气充氧装置,驯养过程全程遮光,其间24 h充氧,驯养水温15~18℃。对购买的鱼先禁食7 d进行暂养,遮光,24 h充氧,水温在15~18℃。第8天投喂环毛蚓(当地青蚓),连续投喂7 d,之后轮流饲喂赤子爱胜蚓(太平二号)、黄粉虫、黑水虻、通威8616大鳞副泥鳅饲料;每7 d换水1次,每次换水1/4~1/3。每一阶段驯养60 d后进行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1.2.2 鱼病防治 驯养前先用8 mg/L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进行鱼体表消毒,驯养期间针对不同阶段鱼体发病情况分别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三氯异腈脲酸、聚维酮碘等进行水体消毒。对发生小瓜虫的水族桶施以亚甲蓝治疗,对发生细菌性(应激性)出血病的鱼施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出血处、氟苯尼考拌饵,并结合五黄散与兽用“黄金维他”治疗。

1.3 测量指标

对用于驯养及需解剖后鉴别雌雄的红尾副鳅用鱼安定(MS-222)[23]轻度麻醉后进行形态学测量并称重。鱼全长(mm)、体长(mm)等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数值精确至0.01 mm),鱼体重(g)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数值精确至0.01 g)。试验鳅的雌雄以解剖性腺观察鉴别。

自暂养开始,参照RICKER[24]关于鱼类体长与体重的数学表达式W=aLb(式中,W为体重,L为体长),根据测量数据,分别对红尾副鳅整体、雌鱼及雄鱼的体长与体重进行拟合。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9 进行数据记录与整理,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驯养成活率

暂养和驯养阶段共死鱼91尾。其中,因暂养时饥饿导致鱼体虚弱及外伤感染死亡31尾,停电缺氧导致死鱼38尾,气温骤降导致死鱼22尾。驯养红尾副鳅成活率为51.85%,扣除停电缺氧和气温骤降造成的意外死亡,成活率可达84%。

2.2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对红尾副鳅整体、雌鱼及雄鱼的体长与体重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图1),其相关曲线拟合方程:

图1 红尾副鳅体长与体重的拟合曲线

整体:W= 0.000 2L2.176 7(n=98,R2=0.810 5)

雌鱼:W= 0.000 4L2.104 8(n=45,R2=0.824 2)

雄鱼:W= 0.000 3L2.204 7(n=53,R2=0.950 1)

经协方差检验,雌雄红尾副鳅的体长与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2.3 体长和体重增长率

对30尾红尾副鳅进行测定,驯养前平均体长111.33 mm,驯养后平均体长123.36 mm,体长平均增长12.029 mm,增长率10.8%,平均日增长0.200 5 mm/尾。从表1看出,驯养前后红尾副鳅平均体重增长12.62 g,增长率为11.83%,每尾平均增重0.021 g/d。

表1 人工驯养红尾副鳅的体重增加情况

2.4 鱼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

红尾副鳅驯养过程中主要发生细菌性(应激性)出血病与小瓜虫病。分别采用二氧化氯、三氯异腈脲酸、氟苯尼考、五黄散、聚维酮碘和亚甲蓝等联合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发病鳅拒食快,死亡率基本达100%。

3 讨论

在鱼类驯养过程中,采用相应技术使野生鱼类适应人工圈养环境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25]。红尾副鳅驯养通过暂养处理,可减轻鱼类应激反应,且驯养期间24 h充氧能满足红尾副鳅对溶解氧高的要求。红尾副鳅喜食天然动物性饵料(环毛蚓、赤子爱胜蚓与黄粉虫等)。另外,因红尾副鳅种质稀少,收集困难,故无法统一收集和集中开展驯养,分初夏、盛夏和初秋共3个阶段开展驯养试验。每一阶段收集红尾副鳅数不等,驯养断续进行,整个驯养周期跨度长(5月中旬开始至12月底结束),但每一试验阶段均保证完整的60 d驯养。由于每一阶段野生鱼种大小规格极不均匀,因此只能作一定区间上的粗略统计。

为了统计的科学性,避免各不同季节(初夏、盛夏和初秋)鱼类生长发育的差异,每驯养试验阶段均随机选择10尾进行体长与体重增长统计分析,取体长对应的平均体重用于拟合,其余结合解剖雌雄鉴别进行体长与体重间相关性调查。在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中,不同阶段收集与驯养的红尾副鳅均为负异速生长,与唐勇等[22]研究结果相同。

试验期间因遭遇50年不遇的洪水,鱼类栖息环境中饵料生物受到洪水影响,故未对红尾副鳅进行食性分析。参考唐勇等[22]的研究,对试验鳅投喂动物性饵料表明,各阶段驯养的红尾副鳅均喜捕食黄粉虫,但考虑到饲养成本,后续的驯养工作应增加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25]。驯养期间鱼病主要表现为鱼体前部胸鳍基部及其附近腹部肌肉出血,持续时间长,可能为应激性出血病,因未鉴定病原,故防治效果不佳。

4 结论

在保证溶氧充足的前提下,提供动物蛋白丰富的活饵,并做好常规鱼病预防,红尾副鳅生长速度较快,平均日增重0.021 g,红尾副鳅驯养成活率可超过51.85%。研究为红尾副鳅的人工驯化与种质资源保护积累了基础数据。

猜你喜欢

体长鱼类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人工“美颜”
鱼类运动会
引发海啸(上)
利用几何相似性快速测量鱼重的数学模型
人工制冷
不同规格圆口铜鱼幼鱼的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
人工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