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2021-10-11袁辉玲
袁辉玲
摘 要:现阶段广大教学人士追求的至高目标就是给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最为重要的时期,构建高效课堂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种种实践表明,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促进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动小学数学创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与价值。文章主要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0-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39
在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及信息技术在国内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应用。针对学校教育来说,自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后,小学数学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国内诸多省市的学校教学均已呈现出由传统课堂教学逐步向趣味性更强的屏幕教学模式转变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实现了将既定教学思想直观展示在学生眼前的目标,促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形式愈发丰富多彩,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概念
21世纪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路径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创新。虽然眼下国内学术界并未针对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给出明确定义,但是不能阻止广大学者对其形成不同理解与认识。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质,意味着进行学科教育时要将人力、信息、技术、学科内容以及方法有机组合到一起,从而创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依托于信息技术给学生建设网络信息化学习环境;其二,给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其三,通过信息处理工具的認知支持引导学生重构其个性化学科知识体系[1]。还有学者认为: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并非单纯指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将信息化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素养进行培养。总的来说,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与内涵是:以创新教育理论为前提,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并将其有效运用到学科教育活动中,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最终达成“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
(一)教师应用理念落后
在新课改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依然有多数小学数学教师持有故步自封的观念,轻视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的高效开展,导致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些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致使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严重脱节,并未汲取先进的教学观念,导致实践教学和实际生活缺少紧密联系,不能达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学生只能学习到课本教材上的知识,很难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学习需求[2]。长此以往,学生愈发不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片面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再也提不起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一样落后,难以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助力学生高效获取知识。
(二)形式花哨影响教学
针对不同学段和学情的学生而言,影响其注意力集中的因素各不相同。小学生好奇心强,在传统课堂上极易受新鲜事物影响而分心,如窗外飞过的小鸟、教师的手机铃响、同桌做的小动作等,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都不能保证让学生专心听讲,更遑论基于新型教学方式的信息化课堂。有些课件经过教师别出心裁的设计,完全实现了音、形、貌的有机结合,虽然活跃了教学氛围,但是走马观花式的课件展示让学生将注意力由知识本身转移到研究电子屏幕,严重打乱了学生思绪,给实际学习效果造成不利影响[3]。
(三)师生情感交流的匮乏
实践表明,有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运用起来过于死板单一,甚至有些教师严重依赖信息技术教学,一旦脱离信息技术便会感觉不适,在此情况下诸多教学弊端凸显。首先,不利于保护小学生的视力。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保护视力、合理用眼成为教育界最频繁的倡议。众所周知,任何好习惯的培养都需从小做起,因此就小学生而言,使其学会合理用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整节课都盯着多媒体屏幕是有损于学生视力健康的。其次,过度使用信息技术,导致师生间缺少有效互动与交流,更遑论情感沟通。信息技术虽然成为师生传输知识的桥梁,但是也成为阻碍师生情感交流的壁垒,教师和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在冰冷的大屏幕上,忽略观察彼此的面部表情、言行举止,导致师生间情感交流愈发不畅[4]。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一)基于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课堂
教师要想实现借助于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首先就需要利用好信息技术给学生打造高效数字化课堂。首先,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与课堂学习各个环节中,把传统死寂沉闷的数学课堂改造成轻松愉快、学生乐于接纳且积极参与其中的新型课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其次,将信息技术无缝衔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基于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资源、环境、方式等做出数字化处理,将数学知识及有关内容改造成数字化信息,在课堂上生动展示出来,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再次,将数字化课堂当作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形式,等到为学生构建完毕之后,尽可能多地使用这种教学形式,便于对学生产生持久性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基于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