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随州祭坛岩画场域谈神农祭祀文化
2021-10-11孙向博
孙向博
随州祭坛岩画基本情况
随州市地处湖北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南北通道,“随枣走廊”有“汉襄咽喉”之称,地跨长江、淮河分水岭,东连武汉,西接襄阳,北临南阳,南达荆门。近年来,随州市桐柏山区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岩画,可称随州岩画区。随州岩画区目前发现7处岩画点,分布于淮河镇、府河镇以及飞沙河水库等地。刻有岩画石面59个,岩画150余幅,凹穴符号个体近2000个,岩画以凹穴符号为主,占90%以上。伴有方形祭坛、人物图、沟槽线等。其中,方形祭坛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祭祀土地的平台。这些图像反映了远古氏族首领运用方形祭坛祭祀土地,祈求农业丰收的景象,场面生动,内容丰富。
在随州市随县淮河镇龙泉村岩画点,几块岩石上面刻有凹穴符号、方形祭坛和几个人物造型,该组岩画前方是一片开阔场地,场地与岩画呈呼应关系,主次分明。古人在祭祀中,把祭祀内容刻画于岩石上,用以烘托该岩画点的场域氛围。在一块岩石的左上方,雕刻一个男性人物,头部大,带帽冠,五官造型奇特,两个眼眶呈玉璧形状,弧面,眼眶体积几乎占满整个面部,两眼凸出,中间有凹点,两眼深邃。
脸部正面是两个圆眼睑的分界处,呈八字形,里面安排了鼻子,鼻子为阴刻椭圆形,鼻下面有双凹穴,象征两个嘴角。躯干和两腿很短,上下肢加起来也只有头部等高。男性人物岩画所在的岩石上刻画有121个凹穴,15根沟槽线,另有两组女性人物岩画分别刻在两块岩石上,一幅刻画两女性侧立伸手,同托举一个方形祭品,女性人物身高14厘米,宽10厘米。另一幅女性人物岩画为女子舞蹈画面。该岩画点中,有一幅岩画非常醒目,岩石上面刻画着凹穴岩画、沟槽线,其中有大凹穴,周围刻着放射线,象征太阳或星象散发的光芒。在岩画的上部,雕刻一个方形祭坛,祭坛是三层图,由外向里由三个方框相扣,逐层缩小。祭坛四面邊线的中间位置各刻一条线,线从外框贯穿到内框线沿,祭坛逐层比例标准。祭坛里面刻有两个小凹穴向下延伸,与祭坛下面的凹穴连接。通过把随州祭坛岩画与成都羊子山的方祭坛作比较获知,随州岩画中的方坛是平面图,画中三方框是三层坛,框中四根刻线是四通神路,与“坛三垓”和“四通之坛”史料吻合。
与其他岩画点作祭坛类型学比较
随州祭坛岩画刻画的是三层方坛,是用鸟瞰法绘制的平面图。那时,人们还没有立体概念。通俗地说,平面图就像是“画稿”或施工“图纸”,把“画稿”移到岩画里面,更容易理解和读懂,这种手法远古人曾经普遍使用。在河南禹州至新郑一带的具茨山、唐河湖阳紫玉山、平顶山舞阳以及湖北枣阳的岩画点都可以看到这种祭坛平面图。这些祭坛岩画与成都羊子山发掘报告中绘制的三层方形祭坛形状一致。
羊子山方形祭坛,与随州岩画中的祭坛类同。羊子山祭坛位于成都市北郊,20世纪50年代,原西南博物院对此进行发掘,发现该祭坛是一座由土坯和夯土构成的三层方形祭坛。羊子山祭坛高10米,直径160米,中心坛面直径31.6米,正方形。周围用土坯垒筑墙。郭墙内用填土夯实。第二道郭墙也是用土坯垒砌,再用填土夯实,然后,再向外构筑第三道郭墙,墙内仍夯实填土,坛的四面修建有通顶的土路,砌墙土坯均用泥料搅拌茅草而成,整个工程量巨大,有7万多立方米。发掘获知,成都羊子山祭坛是建在更早人们生活的遗址上面,祭坛下面土层发现有三星堆时期的灰坑、碎陶片、打制和磨制石器等。该祭坛废弃后,上面有200多个坟墓,墓葬上自战国晚期,下至汉唐等多个时期。学者们据此推论,羊子山祭坛存在于商末到周初之间。
另一幅岩画与随州祭坛岩画场域相同,并从更多的角度阐释祭坛岩画的文化内涵。该岩画位于唐河县湖阳镇,与随州比邻。湖阳紫玉山祭坛岩画也是三层方形坛,但是,画中祭坛正上方多画两个“牛”字和一群人。在古代,用于祭祀的牛叫“牺牲”,是祭品。牛字的上方画一群人物,载歌载舞,这种舞蹈是用于祭祀的巫舞。画面分上、中、下三部分,这种上、中、下的构图手法,在楚墓发现的帛画中也有出现。画面中两个“牛”字,是隶书风格,证明岩画绘制时间不会超过春秋战国时期。
从湖北随州桐柏山到河南具茨山,中国中部岩画数量巨大,数不胜数,是华夏文明的曙光。在很多岩画点中,凹穴岩画总是伴有祭坛图出现,说明中国中部岩画与远古祭祀文化关系密切。祭祀与战争是古代国家最重要的活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汉字里面,祭祀现象尤为突出,例如“示”字,示,事神也。汉字中与“示”相关的,多与天、地、神、祭祀关联。许慎《说文解字·示部》有63个字,展现丰富的祭祀文化。近几十年来,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祭坛有20多处,它们形制多样:齐家文化祭坛是“石圈”形制,瑶山祭坛是三层方形坛,牛河梁遗存有方形祭坛,良渚文化也存在方形坛形制,这些祭坛都与五帝时期年代相当,展现了远古祭祀的启蒙阶段,也说明炎帝时期,这种方形坛就已经存在。从这一点说,随州祭坛岩画最早可以追述到该地域传说的神农时代。
三层坛在古代有详细记载,《尚书·金滕》载:“三坛同墠,为坛于南方。”《史记·孝武帝本纪》记载:“泰一坛,坛三垓。”《周礼·秋官·司寇》载:“将合诸侯,则令为坛三成。”《史记·封禅书》载:“高山之下,小山之上,为坛开八通之鬼道,坛三垓。”祭坛也有4条神道记载。《隋书·音乐志》载:“三垓上列,四陛旁生。”《太平御览·旱》载有“为四通坛于邑南门外”等。祭天用圆坛,以象天;祭地用方坛,以象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这说明三层坛和4条或8通神道,是古代祭祀中常使用的建制。《礼记·王制》载:“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岩画是描述远古社会的活动载体,从中原岩画中刻画的祭坛形制看,中原早期各氏族部落在祭祀中,都遵循着以上规则。
随州岩画中的祭坛和羊子山祭坛同是方坛形制,“方坛以象地”,是专门祭土地的。《礼记·郊特牲》对祭祀农事描述得具体详细:腊月的农忙结束后,要把与作物相关神仙全请来祭拜。腊月里祭祀的众神,以与农业相关的优先,谷神、田官、庐舍,包括虎猫等禽兽也得祭拜。祭拜猫,是猫吃了危害粮食的老鼠;祭拜虎,是虎吃了毁田的野猪;祭拜水渠、堤防,是因为它们有助于农业生产。《礼记·郊特牲·蜡辞》是伊耆氏神农时代的农业祭祀歌谣,歌词同样反映那时人们祭祀土地的内容:“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歌中既有诅咒、命令语气,又有祈求和祝福,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作者单位:韩国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