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可以零起步,习惯不能“零基础”
2021-10-11
每年新生人学后,会有家长忧心忡忡地问:我们似乎学前没怎么学,会不会跟不上?孩子是不是需要外面开小灶?
小学看重的不是孩子在学前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有没有培养起好的学习习惯。今年“双减”政策的出台进一步说明,学生的学习可以零起步,但是习惯不能“零基础”。
不論对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他们足够的专注力、规则意识,并且要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的习惯。孩子自然能以最饱满的状态适应小学生活,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专注力。“专注”不仅关乎时间,更需要在有限时间段中提升效率。不少家长吐槽自己的孩子做事磨蹭拖拉,这说明孩子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在有限时间里做好一件事”的习惯有很多方法。比如,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搭好积木、认真看绘本、听故事等。孩子一旦达到预期目标,家长应给予正向鼓励评价,激励孩子进一步提升效率。
不少家长往往觉得孩子还小,会帮他们收拾东西。其实让他们学会整理保管自己的物品,培养的不仅是自理能力,更是清晰的思维和规划,以及对学习的责任感。
老师往往会嘱咐学生下课后先做三件事:整理桌面放上下节课书本、用品,喝水,上厕所。这些看似和学习无关的生活细节,其实是为了避免学生下课时只顾着玩,结果上课时内急。
自理能力的高低,生活习惯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在校的状态。家长要从看似“无所谓”的生活细节开始,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规则意识。
家长还要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让他们愿意把每天发生的事主动告诉家长,并且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和孩子有效沟通,就得从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事入手,比如聊聊“今天的饭菜怎么样,有没有你喜欢吃的”“今天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甚至可以和孩子聊聊“新老师怎么样?你喜欢吗?”没有与学习成绩高相关度的聊天,没有“与别人家孩子”的比较,孩子自然愿意打开心扉。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