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惜物养德

2021-10-11汪亭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堂叔旧衣小气

汪亭

“自从买了吸尘器,清扫变得马虎;自从买了冰箱,食物常被浪费……”日本作家花森安治的这些文字,让人深有感触。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我们当下的生活吗?

渐渐地,生活所需不再稀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好。从小孩到大人,从平常百姓到富豪显贵,大家对勤俭节约的意识开始淡薄。很多人认为节约就是小气,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该讲阔气、讲派头、讲排场,很少提及珍惜和节约的美德。下馆子,不多点些菜、不剩点儿东西,似乎就觉得不大气、没面子,担心遭受旁人的异样眼光;走在马路上,人人光鲜亮丽,衣服淘汰频率越来越高;垃圾桶堆满各种被丢弃但依然能用的物品……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自觉惜物。或许是穷怕了,一旦进入不再必须惜物的时候,大家对物品好像有种“报复”或“暴殄天物”的心态。以前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损坏了”,衣服穿不了也得想法子改一改再穿。现在呢,一句“不适合”“不喜欢”就随意扔掉,没有一丝留念。坏了,丢了便是;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这很难说不是一种浪费。

结婚时,我家买了个双人布艺沙发,五年来,沙发被小儿涂鸦上了各种颜料和油渍,但并不影响使用。每次客人来,总有人问为何不换一个新的,或委婉地开导我,生活不要太节省。起初,我都会摆出自己的态度:“还能用,没有必要更换。”可传来的却是对方捉摸不透的眼神,抑或再次“好言”相劝。慢慢地,他们再问时,我便回答:“正准备换呢!”,但我就是想不明白,一件还能用的旧家具,为何非要换掉?我安慰自己,或许现在的风气就是如此吧。惜物已是小气、抠门、没本事的表现。

去年,乡下一个堂叔进城。我尽地主之谊带他玩了两天。自我感觉招待還是比较得体。没料到,几日后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说堂叔回去跟村里人讲,我在外混得不怎么样,连着几天都是穿同一套衣服。我哑然失笑,无言以对。两天的招待,吃住都没问题,却因一件旧衣认定了我的生活近况。这未免太片面了吧?

妻子听后,埋怨道:“让你把那些旧衣扔了,买几件新衣穿穿,就是不听,又不是买不起。连我爸妈都说你穿得太寒酸。”原来,不止乡下堂叔,就连城里的岳父母也一样,被这个风气“同化”了。

一个朋友也曾开玩笑:“都像你这样,一件衣服穿几年,那服装店早倒闭了。”我想,惜物与发展,应该没有逻辑关系。惜物不会阻碍发展,发展也不是靠浪费的陋习换来的。不管是自然生长的草木,还是社会生产的衣食,这世间万物皆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懂得惜物的人,内心一定是柔软的、慈悲的。正如花森安治所说,“‘惜物这件事,没有柔软的心地,就做不到”。珍惜自然的馈赠,珍惜彼此的劳动,珍惜自己的选择,惜物就是积德纳福。不管什么年代,惜物都是优良品德,值得传承。

猜你喜欢

堂叔旧衣小气
旧衣的旅途
“慈善旧衣回收”生意经
复古时尚的兴起
戒烟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二手衣物在台“从黄金变垃圾”
小气的梨树
减肥年代的饥饿记忆
雪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