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艺术与技术结合的重要性
2021-10-11刘丽慧
刘丽慧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当前国内各大高校开始积极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以培养出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一定艺术审美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目前,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培养集中在艺术设计领域,技术性的缺乏使得在该类学生在就业领域及市场需求上略失优势。为求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当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必将需要以技术手段为基础,加以艺术思维及创意思想为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增砖添瓦。
一、新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社会发展需求
当下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持才能具有更多元化及更具有表现力的呈现方式,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精美艺术作品。新媒体时代下,艺术再难简单的独立存在,艺术领域更注重跨学科的交互,多门类学科的孤岛逐渐打破相对独立的形式并开始呈现出融合的趋势。
1.艺术搭乘科技发展的时代快车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高级新技术呈现井喷势态的伟大时代,科技的发展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艺术作为科技的润滑剂在这个时代也成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艺术的创造思维从来都是毫无边界的,从古至今艺术思维的呈现与表达一直都是困扰着每一个艺术创作者的重大难题。但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兴技术却能最大限度地承载艺术创造的无限思维。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要想拓展延伸再发展就必须要搭乘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快车。当前热门的虚拟现实游戏、体感交互游戏无一不证明在高新技术的支撑下艺术拥有了对时空进行再改造甚至再创造的能力。科学技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逐渐成了新时代艺术创造的工具。艺术在这个璀璨的时代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态势。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来源,高校承担着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2.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缺失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门多元化交叉学科是当前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代表性专业,该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面广泛且相关产业就业需求量较大。目前,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的课程体系都是较为偏艺术领域的教学。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出现大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空缺,而目前高校对于该类专业人才多缺乏技术层面的培养和引导,导致人才市场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应当围绕技术与艺术融合为核心,培养能够在当下数字信息化时代下灵活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拥有切实增强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利用新时代信息技术优势推动新时代艺术不断拓展与发展。
二、现阶段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困境
目前高校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基本为艺术生背景入学,在其入学前及入学后也以艺术基础实践与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学习为主。在当下众多高校培养中,该类学生培养方案大都侧重于艺术修养的教学。对于理论教学诸如主修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中外电影史赏析等;应用能力教学大多为非线性编辑软件应用。当下涵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高校,对于该类专业下的研究方向基本为影视类、动画类、交互网站类,但新媒体时代下的艺术领域随着当下技术的发展,早已发展出众多服务业产品和设计类作品,特别是交互装置艺术、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艺术等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新时代背景下的单向人才
从对高校学生的研究和观察中可以见得,学生对于艺术与技术两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态度上存在相对独立的局面,大部分学生都缺乏二者兼得的兴趣与能力。各大高校中众多艺术类专业学科的学生对于艺术都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大学时期正是他们思维创造力最为鼎盛的时期,对于艺术的创作他们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奇思妙想。在兴趣与热情的引导下,艺术学科类的学生相较于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更愿意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艺术的研究和学习中去。在毕业作品的前期创作中,不难能看出艺术类学科学生优秀的艺术思维以及强大的创造力,但是在后期的实践操作将创意思想具象化成为实际的作品时又苦于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难以创作出承载自身艺术理念和想法的艺术作品,从而导致这类学生艺术创作很容易遇到瓶颈并且难以克服技术上的限制在现如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技能单一、缺乏跨界能力的人才是远远难以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的。
2.学生对新技术的拓展困境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新世代,对于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采集以及知识拓展的能力十分突出,因此对于市场上新出现的较为成熟的高新技术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缺乏信息鉴别能力和对于新媒体技术了解的学生们,特别是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学生们难以对这些高新技术拥有精准正确的认知。他们对于新兴技术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应用体验。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接触到的新兴技术的都是经过加工创造过后投放市场的成熟作品,对于这些新型艺术的具体创作过程知之甚少,对于新技术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浅薄的应用体验上,对新型艺术作品的思考角度更多是从作为体验者的身份上进行展开的。在缺乏高校系统正确的引导的情况下,高校学生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学习市场上已经出现的高新技术产品略有难度。
3.跨界思维培养存在短板
每一个从事于新媒体行业的从业者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独特特征,当下正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发展的大时代,学科壁垒在当前的时代正在逐渐溶解,艺术作为包容性强的人文学科,已经在这个时代展示出跨界融合的魅力和发展潜力。但在高校之中,对于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学生的培养,更倾向于对已知的融跨界融合成功案例的学习和了解,这样的教学固然高效,但是对于学生的自主跨界能力、跨界思维的锻炼以及多学科知识认知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与时俱进发展的学科门类,其发展远超出传统媒体领域,全息成像技术、光影技术、互动界面、视频编辑、编程等技术手段,正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文化形象的主力军。然而大多数数字媒体艺术学生缺少技术手段来实现创意想法,而一般技术人才却缺乏创意表现,二者如何合二为一,正是当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切实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培养艺技结合的“两栖型”服务人才
李政道先生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当代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以艺术为内核以计算机技术手段为载体的新时代艺术。目前该类专业绝大多数作品呈现媒体多元化发展趋势,“交互性”“沉浸感”“虚拟性”“智能化”是目前新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当下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在新时代数字时代下,对于“两栖型”人才的培养高校需要作出针对性的改进才能向社会输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跨专业人才。
1.艺术与科学认知的拓展
新媒体时代光辉下艺术迎来的一次又一次的蜕变证实了艺术与科技的强强联手才是这个时代艺术发展的主题。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中,证实技术专业知识的缺乏的确是学生在实现创意的一大瓶颈,经访问调查这是全国大多数拥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校共同要解决的难题。当前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在各科学门类的基础认知教学上存在短板,对于生物艺术、智能机器艺术、纳米艺术等新兴艺术领域的理解较为浅薄。为顺应时代要求高校对于新时代艺术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各科学门类基础认知的教学以及学生跨界融合思维的引导,积极推动和开展跨专业、跨领域合作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对于跨界融合成功案例的正确认知,高校也要积极对市场上成熟或未成熟的跨界艺术进行专业性的介绍和讲解。在满足学生对于新技术的好奇心的同时也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对于跨界创作的热情。在正确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了解跨界并拥有一定的跨界创作基础,更好地填补市场上跨界人才的空缺。顺应当下数字时代发展,必将需要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新型创新型服务人才,这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新时代发展中的必经之路。
2.创作思维的解放
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结晶,在要求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创作中,高校应该积极地解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创作的束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计的毕业设计应该要充分展示学生灵活的创作思维。积极地减少对于毕业设计要求的限制,打破学生毕业设计领域的限制,积极推动跨领域的碰撞是当前高校应该做出的突破和改变。另一方面高校在对学生艺术创作教学时应该避免模板化、模式化的技术培养。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当前已经成熟的艺术领域的机械式培养,高校更应该将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在思维和能力的双重塑造上。开放性的思维才是构筑新兴艺术的法宝,模式化的教学仅仅满足的是市场上已经成熟的领域的参与者,而不是引领和开创新艺术领域的创造者。引导学生艺术创新研究兴趣、培养跨界融合能力、引导发散思维是每一个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塑造的重要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和思维的解放是每一个高校送给学生以及社会最好的礼物。
四、结论
数字媒体艺术时代,艺术创新与发展已经正向智能化大步前进,当下的数字媒体艺术学生必须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深入开发左脑思维与右脑思维的结合,掌握高新数字化技术手段成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注释:
①邱秉常.虚拟与现实-数字艺术的视觉传播[J].现代传播,2008(2):152-153.
②孙衡.“艺术技术”之“Pixel艺术”——当代影像媒体艺术非传统的取向与价值判断[J].现代职业教育,2016(1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