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

2021-10-11黄雨涵

大众文艺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博物馆

黄雨涵

(潮州市博物馆,广东潮州 521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强化,博物馆逐渐进入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带来了历史的回响。在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文物保护工作向来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受众面不断扩大、受众人数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文物的保护更是至关重要。如今,由于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文物的保护工作迎来了更好地契机,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不仅便捷高效,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共享。

一、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其能够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存储,使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得以妥善保存;能够实现博物馆文物资源的馆际共享;能够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展示,更好地实现文物的文化承载功能;能够确保文物安全与信息的精确度。

1.能够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存储,使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得以妥善保存

当前人类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由此使得社会公众的每一个生活节点均实现了网络化,具体表现为任何主体的行为都能够被查询到。在这一过程之中,社会公众对于数据信息资源的采集益发关注。社会公众能够借助AI技术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源加以整合与筛选,并从中归纳出能够为自身所用的信息资源。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记忆的载体,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当下文物保护部门已经采取了各类现代技术力求实现对文物的妥善保护,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文物依然会因为各类原因发生损毁,这就意味着文物保护部门以及博物馆采取数字化技术对于各类文物进行三维扫描以及数字化处理的重要意义所在,进而确保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得以妥善且持久的保留下去,为后世提供精神财富。

2.能够实现博物馆文物资源的馆际共享

博物馆通过对文物进行馆际共享,联合其他博物馆共同承办文物展览会,能够提升文物的社会影响力。博物馆在对文物加以运送时,通常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且这一过程之中极易会出现文物损毁的情况。同时,在博物馆联合举办馆际文物展览活动之前,其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并履行大量的手续,对于一些珍贵的文物而言,主管部门以及博物馆均会基于安全角度考虑杜绝文物参加外展或外借,面对这种情况,依托数字化技术对珍贵文物加以信息采集和处理之后,便能够无须移动原文物,只需要将制作好的数字化展品发送即可。

3.能够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展示,更好地实现文物的文化承载功能

文物均为有着一定历史价值,见证过一定历史事件的文化财富,因为产生年代较为久远,故而极易出现毁损现象。特别是博物馆进行迁址或者与其他博物馆开展馆际合作的过程之中,文物需要移动,这样便会加大了文物出现损毁的概率。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各地博物馆均禁止珍贵文物外借,同时这种做法便会影响到不同博物馆之间的文化交流。这种情况如若未能得到应对和解决,则亦将影响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为此,博物馆借助VR技术达成对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如此便突破了先前时空的限制,进而让处于世界不同地区的人都能够欣赏精美的文物,这样便实现了对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承。

4.能够确保文物安全与信息的精确度

文物保护工作历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从业人员应当秉承谨慎、勤勉的理念从事此项工作,唯有这样,方才能够确保文物保护工作得以有序地开展和进行。一直以来,博物馆在文物保管问题上均按照传统的信息采集模式,工作人员借助传统测量工具对文物加以测量。采取此种接触式的采集模式,不但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亦会因为工作人员需要同文物近距离接触而易于因操作不慎导致文物的损毁,并且此种策略模式亦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借助数码拍照、扫描等方式,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了前述问题的出现,如扫描仪的误差在10微米之内。如此一来,将极大地提升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并能够实现对文物信息的有效获取,为后续的科研活动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除此之外,博物馆应当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博物馆的观众数量加以统计和分析,以此来实现对入馆人群的精准分析,如此便可以避免因为人流量过于庞大难以及时作出应对的情况出现。

二、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策略

为了进一步促进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我们应该建立数字文化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完善文物保护的管理制度;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物修复,确保文物的精准修复;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文物展陈;借助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交互性文物数字化保护系统。

1.建立数字文化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完善文物保护的管理制度

博物馆在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文物的保护以及管理过程之中,应对建立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这样方才能够确保文物保护工作走上规范化之路。在运用数字化对文物进行保护的过程之中,需要应用到诸如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修复技术、数字化建模技术等,而应用前述技术无法摆脱技术支持以及物质保障,博物馆单方面难以完成这项工作。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博物馆以大力支持,如此方才能够真正将前述技术应用于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之中。同时,为了避免在文物保护过程之中出现保存操作不当抑或是电子数据信息出错等现象,博物馆必须制定明确的数字化文物处理流程。对于易于氧化的丝绢制品、彩绘物等,必须尽可能保持其原貌。依托系统的制度建设,将实现对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规范。

2.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物修复,确保文物的精准修复

在时间不断流逝的过程之中,文物的外形易于发生变化。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物管理与保护,将大大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效性。当文物出现外形的损毁,则博物馆工作人员必须对其加以修复与还原,以往开展此项工作,均需要博物馆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并且还要确保在对文物修复过程之中避免出现因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而对文物造成二次损毁的问题,可以说,因为需要考虑和把握好前述要素,这就会直接导致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下降。借助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物修复工作之中,将达成对前述可能发生的问题的有效规避,原因在于,数字化技术将为文物修复工作提供足够的助力,即,可以借助数字化处理技术帮助工作人员达成对文物的精准修复,如此不但能够提升文物修复工作的精度,同时亦将增强此项工作的效度。

3.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文物展陈

在数字化浪潮不断发展的当下,博物馆应当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技术为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所带来的赋能效用,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将让博物馆打造智能导览平台、藏品管理平台、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如此将会帮助博物馆精准了解入馆观众的数量,并借助前述平台实现对馆藏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重要的是,将对观众的喜好实现精准分析,从而有助于博物馆为观众提供其更为心仪的文物展览服务。

第一,以数字技术提升服务质量。

借助对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将帮助博物馆实现影响力以及传播力的扩大与提升,并且在布展过程之中,数字化技术将让博物馆藏品以往存在的冰冷陈列状态得到转变,让藏品在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之下变得栩栩如生,这样将极大缩短博物馆同观众之间的距离。同时,在数字化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背景之下,博物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将得到升级。在信息技术时代的背景之下,博物馆应当利用大数据技术突破以往存在的信息孤岛的情况,借助云端作为媒介,打造馆藏数据库,以此来实现同其他博物馆的信息共享与共用。通过前述举措,将让博物馆的整体服务品质得到切实提升,并能够给每一个入馆观众带来优异的赏鉴体验。

第二,以数字化丰富文物展陈内容。

借助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文物研究工作的效度。因此,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学习和运用数字化技术,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时亦将让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水平获得显著提升。在文物布展的过程之中,工作人员应当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其中,如此一来,文物布展活动将变得更加生动,在观众心目当中更具吸引力,由此将会让观众领会到文物的历史价值。

4.借助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交互性文物数字化保护系统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影像数字技术,三维虚拟技术的持续发展,特别是VR数字化以及3D立体打印技术的问世,让博物馆能够实现对文物数据信息资源的高效收集、整理与整合,并借助科技手段将先前已被毁损的文物或者是文化遗址加以全景式修复,如借助对历史遗迹当中每个位置三维坐标的确定之后,并运用数码技术实现对数据与图像的采集,从而达到对历史遗迹的深度还原。如我国历史上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于1860年毁掉,不过国内科研人员借助3D打印技术实现了圆明园的还原。从这个事例来看,博物馆应当重视对各类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这样方才能够让入馆的观众获得更为优质的文物品鉴体验,并且还能够让已经灭失的文物在数字化技术的修复之下再次呈现给观众。

三、结语

博物馆中的文物是历经几千年、几百年历史长河的洗刷而保存至今的瑰宝,其不仅有着艺术性、审美性,还有着历史性、文化性,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力量。也正是由于文物历经几千、几百年的时间洗礼,所以对文物采取良好的保护与管理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博物馆也应当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物进行合理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这样才能够让文物得到良好的保存与保护。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物博物馆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博物馆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