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特殊生的项目式教学个案研究
2021-10-09胡晓东
胡晓东
STEM教育是跨学科整合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内容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在《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中明确规定了STEM教育是培养所有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特殊生作为学习中特殊的群体,有很大一部分融入班集体较为困难,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在一次偶发的事件后,笔者开始关注到STEM项目式学习在学生成长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根据笔者的实践和反思,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认为开展STEM项目式学习,对建立特殊生自信心、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个案
进校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校科技社团担任辅导员,这期间有一个三年级的小A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上发生的种种改变让我看到了STEM项目式学习的优越性。小A有轻度多动症,上课时无法做到专注学习。班主任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调节,但都收效甚微。一天,在班主任写板书时,小A同学趁机冲出教室,不见了踪影。当老师找到他时,他的情绪已经失控。于是我们请来了学校的心理老师,经过一番疏导后,小A同学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心理老师让我带他去参观航模教室。进入教室后,他被各种模型吸引住了,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还提出想加入科技社团的想法。经过再三考虑,我答应了他的请求,也正是这次“冒险”的决定让我对STEM项目式学习有了一些认识和研究。
二、原因分析
在现实教学中,特殊生的学习障碍并不是总能被“识别”,他们大部分都在与这些未识别的问题作斗争。因为他们的学习障碍是看不到的,所以经常得不到“检测”,也经常会被人误解。
基于项目式的STEM课堂是一种混合模式的课堂,同一课堂上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能力,所以他们的语言发展、障碍情况也各不相同。在团队概念下,学生有机会和其他具有不同智力、情感、语言能力的组员共同学习。相信这样的模式会特别适合用来转化特殊生。
三、激活特殊生学习动力
进入科技社团后,小A在课上没有再出现扰乱课堂的行为,他渐渐地建立起了自信心。一方面是因为他自身对科技模型的热爱,让好动的习惯在社团课上有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面,针对他的情况,我专门制定了的教学策略,使他在团队中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在以小A同学为个案的特殊生群体中成功实施STEM项目式学习的先决要素有以下几点:
1.營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安全环境是指能提供风险承担的团队。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他们加入一个成熟的项目团队,教师要提前和项目中原有的成员沟通好。有了团队的照顾,就更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
2.保持积极的参与度
STEM项目式学习意味着要完成一项项任务。特殊生很容易出现偏离任务的行为,要使他们融入团队就需要组内分工,要让他们有事情做。教师需要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然后挑选适合他们的子任务,甚至可以是重复的项目,这一部分任务难度低,但这却是不可缺失的部分,以此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项目中来。
3.成功的支持
STEM项目式开展的学习方式之所以能得到学生的青睐,是因为这些任务对学生有意义,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展示技能并获得成功。对于小学生来讲,项目的难易程度、教师的指导与否都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4.尝试挑战性的任务
前面谈到特殊生刚接触STEM项目式学习时,可以先安排易于完成的任务,让他在团队中能发挥自己的力量,有助于他更好地融入团队。其实,特殊生也有自己的长处,只是很难有机会得到挖掘和展示,所以我们在具体实施项目时,要鼓励他们多尝试一些不同角色。STEM项目式学习能最大限度地给每位组员创造一个平等、敢想敢做的学习环境。教师要鼓励这些特殊生,努力去构建一个能发挥他们长处的学习平台。
四、总结反思
1.理论支撑:STEM项目式学习重视团队头脑风暴。在此过程中,团队协作使他们能共享知识,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这对于本身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的特殊生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STEM项目式学习中,同伴的技能、知识和情感价值观也能慢慢地迁移到这部分特殊生身上,从而引导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2.推广价值:这两年笔者阅读了相关的案例报道。发现学生在语数英学科的学习中难以找到学习的乐趣,反而在一些社团课中有很好的表现。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典型的教育案例,我们可以通过STEM项目式学习将部分特殊生引导到正常的课堂模式当中去。他们在STEM项目式学习中,学会了如何与人共处,习得了知识技能,进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从而起到特殊生转化的作用。
以上个案既可以作为特殊生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值得我继续努力开展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