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派”的由来
2021-10-09
“两面派”指表里不一,有目的有企图故意为之的人,有时也表示背叛行为。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的人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了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但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惹出大祸。
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见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翻转,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常遇春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
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殊不知这里面还有这样一段血淚史。
字词篇
一、读一读,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冬 东
( )方 ( )瓜 ( )眠
( )北 ( )天 ( )风
二、趣填成语。(将表示“说”的成语补充完整)
1.多而流畅地说——口若( )
2.乱而无章地说——语无( )
3.趣而连贯地说——娓娓( )
4.诚而深情地说——语( )心( )
5.呆而结巴地说——( )口( )舌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组词语。
1.黄昏 黎明 午夜 正午 (从早到晚)
2.镇 省 县 村 市 (从小到大)
3.教师节 儿童节 国庆节 劳动节 建军节 (时间先后顺序)
四、根据文意,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严明 ②严格 ③严肃 ④严守 ⑤严厉 ⑥严重
李老师对我们要求很( ),但教育我们又很注意方法。即使我们犯了( )的错误,他也不会( )地训斥、( )地批评,而是耐心地帮助,使我们很快改正错误,养成( )纪律的好习惯。
趣读篇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不仅文才出众,人品也十分端正,这在晏殊参加进士考试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晏殊天资聪颖,学习刻苦,自幼熟读史书,精通诗文,有“神童”的美誉。晏殊的老师很为有这样一位学生而骄傲,想把他推荐给皇帝,便让已做了朝中大臣的自己以前的学生王大人带晏殊进京考试。
晏殊进了考场,看到参加考试的都是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人,有的甚至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晏殊并不胆怯,镇定地坐到了位子上。
试卷发下来以后,晏殊惊奇地发现考题是他以前做练习时做过的。晏殊一开始很高兴,心想,这就不用动脑筋了,只要把以前做过的文章修改一下就可以交卷了,岂不是又快又省事。晏殊正想下笔,又觉得这样不好,自己做过而别人没做过,自己就不是和别人站在同一起点考试,考出的就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准,于是晏殊向主考官和皇帝要求换试题。
皇帝非常赏识晏殊的人品,亲自给他出了试题。考完后,皇帝特意调晏殊的卷子来看,看完后大为赞赏,封晏殊为少年进士。
后来,晏殊凭借自己的才能当上了宰相。
(选自《100个品德故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拓展阅读: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擅长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晏殊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