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泽里克曼教材在我国的翻译与传播❋——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探析
2021-10-09刘昱阳
刘昱阳
尹怀琼
中南大学
【提 要】本文基于历史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探讨A.H泽里克曼系列教材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状况;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探究克里泽曼翻译教材在中国持续传播的成因。研究表明,以知识体系专题化、研究方法杂交化、重视工程实践、创新发展为行动特征的学科场域的形成,成就了泽里克曼教材在中国的持续传播。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揭示工程技术类译作传播场域建构的规律,对中国科技文化跨国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1.引言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苏联向中国进行了一次规模庞大的技术转移(张柏春2004),包括援建156项重点工程、开展科学技术合作、支持高等院校调整与建设。苏联专家作为衔接技术转移的特殊群体,受聘到中国高校指导教学改革与专业人才培养,他们的俄语教材随之被大规模翻译出版。苏联稀有金属冶金专家A.H.泽里克曼(А.Н.Zerickman,1911-1993)曾受聘到中南矿冶学院(现已并入中南大学)任教,参与我国第一个稀有金属冶金专业建设(林学责1957)。泽里克曼到校前后,其编著的稀有金属冶金学系列教材被翻译出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被中国冶金类大中专院校、研究和设计院所、厂矿企业用作教材或技术资料,并多次再版。
本文将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梳理泽里克曼稀有金属冶金学教材的译介成果;基于数据库引文检索,分析译介教材传播特征;基于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探究泽里克曼教材译作的传播场域形成动因。随着远程教育高速发展,跨国教学越来越普遍,工程技术类教材与专著对外翻译的需求逐年递增(Neeraj 2021)。回顾历史并探索高等工程技术类教材译介与传播规律,对促进科技文化对外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2.泽里克曼教材翻译的历史背景
1952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由恢复转变为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急需稀有金属相关的特种材料应用于兵器、原子能、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半导体等尖端技术产业。作为中苏友好合作标志,1949-1955年酝酿的苏联援建我国“156项重点工程”,拟建设20个冶金工业项目(董志凯2004:153),其项目承接的苏联产业技术急需稀有金属冶金技术资料和培训资料。翻译相关技术的教材和文献成为上述项目的紧迫任务(沈志华2009:95)。
1952年,教育部颁发《关于翻译苏联高等学校教材的暂行规定》提出高等学校创办稀有金属冶金专业,进一步增强对苏联教材的需求。根据高教部和冶金部加快培养稀有金属冶金专业技术人才的指示,中南矿冶学院于1958年1月组建了全国第一个稀有金属冶金专业班(中南大学2012:28),参照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国内首次制定了全国通用的稀有金属冶金专业培养计划。同时,学校将泽里克曼的稀有金属冶金学教材及其他苏联冶金专业教材指定为教学参考书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中南矿冶学院1956)。
3.泽里克曼教材的翻译与出版
译介到中国的泽里克曼稀有金属冶金学教材分为三类共九种,覆盖了从中级到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第一类教材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教学用书,包括基于1954年苏联黑色与有色冶金科技书籍出版社的原版,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编译科译出的A.H.泽里克曼的合著《稀有金属冶金学》(上、下)。该书于1956年在重工业出版社出版,被指定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教学用书,1959年和1964年再版。1982年宋晨光和陆雨泽根据教学需要和技术发展再次编译出版了该教材(泽里克曼1982)。
第二类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中南矿冶学院稀有金属冶金教研组,基于1955年苏联冶金出版社的苏联高等学校用书原版,译出《稀有金属冶金学》上、下两册(刘松圃1959),于1959年在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南矿冶学院稀有金属冶金教研室与冶金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编译科合作,编译了《稀有金属冶金学教程》(苏联冶金出版社1955年版本),于1959年在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其中,《稀有金属冶金学》在1961年和1965年(苏联冶金出版社1964年版本)分别再版。
第三类为研究生用书和关于特定元素的专题型研究用参考资料。其中包括,根据全国研究生和教师培训需求,中南矿冶学院稀有金属冶金教研组基于泽里克曼在中南矿冶学院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培训的教学讲稿,译出《稀有金属冶金学(苏联专家讲稿)》,于1959年在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根据株洲硬质合金厂(现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钨钼特种合金厂建设需求,冶金工业部有色冶金设计院翻译科与中南矿冶学院稀有金属教研组合作译出《钨钼冶金学》,于1956年在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分别于1959年、1961年再版。随着原子能工业发展,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科学委员会编辑委员会编译了泽里克曼的《稀土金属钍铀冶金学》,于1965年在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在革新钨冶炼工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泽里克曼的研究生陈绍衣等(中南大学2012:61),根据泽里克曼最新研究成果于1981年编译了《钨》用作专业教材,校内印行。上述译介反映了泽里克曼教材从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一直被中国冶金类大中专院校、研究及设计院所采纳,其中以《稀有金属冶金学》(上、下)的传播和应用最为广泛。
4.泽里克曼教材译本传播状况
由于学生用书情况难以统计,本文以教材引用情况分析泽里克曼教材译本的传播状况。作者基于CNKI知网中文数据库、CNKI知网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EI数据库,检索了泽里克曼教材译本被中国学者引用情况,考察泽里克曼教材存续以及在我国传播状况。检索结果表明,与一般科技文献不同,泽里克曼相关著作的引用频次长期维持在稳定范围。数据库检索发现,尽管1982年以后泽里克曼的教材译本未再更新出版,但从1960-2021年,泽里克曼稀有金属冶金系列教材译本的年度引用频次未见明显衰减(参见图1)。除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引用较少外,其他年份的平均引用次数持续保持在约18次/年振荡变化。由此可见,泽里克曼的翻译教材在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影响深远,其持续引用时间跨度长达六十多年,这在技术更新迅速的自然科学领域并不多见。
此外,文献检索分析发现,泽里克曼教材的专题内容也以文献的形式在学术期刊发表和传播。最早发表的文献出现在泽里克曼来华之前,讨论原矿提铟生产工艺的专题“稀有金属讲座2:铟”,被翻译发表在1955年6月《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泽利克曼1955)。其后,十二份教学资料陆续译出。最后一篇译文发表于1996年10月《国外金属矿选矿》期刊,主题为“钨生产废料二次利用的理论基础及无公害工艺的研究”,讨论钨的二次资源清洁利用前沿技术(泽里克曼1996)。此时,泽里克曼已辞世三年。归纳起来,泽里克曼教学资料在中文学术期刊以文献形式传播也持续了较长时间。
5.基于社会实践理论对泽里克曼教材传播的探析
一般而言,教材、科技专著、文献会随着时间的久远其内容变得过时而失去作为科学情报源价值,越来越少被科学工作者引用。然而,泽里克曼教材译本的传播突破了文献单调衰减的常规,六十年来被稳定引用和持续传播。基于翻译与传播活动的社会属性,本文应用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
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基于三个核心概念:惯习(habitus)、资本(capital)、场域(field),它们构成了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布迪厄以关系性思维方式将三个概念用公式关联为“[(惯习)(资本)]+场域=实践”(Bourdieu 1984:101)。亦即,社会实践是产生于惯习、资本、场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社会实践理论的角度出发不难发现,泽里克曼教材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早在泽里克曼教材大范围传播发生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新中国稀有金属冶金学科的场域。这种场域的出现,完全依赖于泽里克曼对几乎处于真空状态的中国稀有金属冶金学科传播了一种系统思想与认识上的惯习,而这种惯习的推广又受到外界资本力量的强力支持,进而形成了冶金学科场域并对之后保证泽里克曼教材的再传播奠定了基础。
5.1 泽里克曼对我国稀有金属冶金学者惯习的建构
布迪厄认为惯习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气质,是一种对现实异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而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个体社会实践的基础,也受到社会实践影响进而形成潜在的、系统的行为倾向,在现实中惯习往往表现为行动者在成长、学习、工作、交际等社会活动中逐渐内化个体独有的行为定式与偏好(Bourdieu 1977:72)。布迪厄运用惯习的概念展示实践是如何建构了社会又如何从社会中反身性构建自身,同时展示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相关性。
对于我国稀有金属冶金学者,由于建国之初我国稀有金属冶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惯习。对比之下,苏联冶金科学体系已逐步成熟,并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展现出巨大力量(回云崎2017:20)。相对我国新建的单科性大学,苏联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具有系统性优势,同时,苏联教育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张柏春2004)本质上为我国学者系统的构建了稀有金属冶金领域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惯习。
首先,1957年10月泽里克曼受聘到中南矿冶学院指导稀有金属冶金专业创建。1958年1月,中南矿冶学院为此从已修完四年制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的学生中抽调60名学生,成立稀有金属冶金专业学习班,专门接受克里泽曼稀有金属冶金专门化的教学(俭风1958)。期间,泽里克曼编写稀有金属冶金学讲义(李声海1957),用于中南矿冶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的教学与培训。到1959年1月泽里克曼离开中国,新中国第一批稀有金属冶金师资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受泽里克曼教学指导过程中,潜在地受到了泽里克曼以“专门化”为特征的稀有金属冶金知识结构的影响,形成了新中国稀有冶金学科最早的相关的知识体系惯习。
其次,泽里克曼教材的翻译工作影响了一批青年学者的专业认知与思维惯习。参与泽里克曼教材译校者在进行译校工作的同时,泽里克曼教材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和逻辑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入脑入心,建构了他们最初的专业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他们在稀有金属相关领域逐步成长为专家学者。克里泽曼系列教材的主要译校人员为冶金专业青年教师、俄语青年教师、冶金或金属工艺专业学生(中南大学2012:61)。如,《稀有金属冶金学》(苏联专家讲稿)(泽里克曼1959)主要译校为稀有金属冶金专业青年教师莫似浩和俄语专业青年教师凌安荣;校阅为佘思明、吴炳乾、李声海、刘松圃、李洪桂、陈绍衣等青年教师。其中,李洪桂当时为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研究生;陈绍衣是1957年9月—1959年9月师从A.H.克里泽曼的研究生,刚毕业后留校任教(中南大学2012:65)。另一译作《钨钼冶金学》(1956年版),译者为王先华、俞传纲、周美玲等,中南矿冶学院青年教师刘业翔、徐日遥、佘思明参与译稿校对。其中,周美玲当时为金属工艺系学生,日后成为我国钨钼材料专家(张彩会2006);刘业翔1953年刚留校任教,日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2012:51);李洪桂、陈绍衣、吴炳乾等均成为我国著名的稀有金属冶金专家(中南大学2012:61);徐日遥、佘思明也成为著名学者。泽里克曼教材的译校者逐步成长为冶金与材料领域著名专家和学者,进一步拓展了这种学术惯习的影响。
再者,泽里克曼对中国稀有冶金学科的惯习影响不仅体现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而且还体现在其教材在教学的广泛应用中影响着稀有金属冶金行业不同层级专业人员的知识与认知模式。
5.2 外部资本对泽里克曼惯习传递的影响
不同于经济学,布迪厄的资本概念不仅包含了通常的货币概念更意味着一种对自己及他人的未来施加影响的能力,可以说布迪厄的资本实际上是一种权力形式。布迪厄主要研究了四种资本:其中文化资本指参与者的教育资质、职业性质及其已获得文化资源(如著作);经济资本指可及时和直接转化为财物的资源;社会资本指参与者在社会空间中所赋予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关系;象征资本指参与者获得的社会信誉,亦称符号资本。资本之间相互作用并相互转换(Bourdieu 1990:120)。布迪厄之所以强调资本的力量是为了修正原先学究式泛滥的普遍主义错误,即用理论逻辑、理论道德来替代实际情况,否定人的惯习与实践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其他一切外在要素(资本)的影响(侯钧生2017:379)。换而言之,布迪厄认为即使最初的、最原始的或者说真空中的实践活动也不是由纯粹的惯习决定,而是一种惯习与资本的混合产物。根据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不难看出,除了惯习之外,泽里克曼教材传播场域的形成还受到资本的左右。在本案例中这种资本影响体现为以国家层面为中心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以高校为中心的文化资本和以泽里克曼个人声望为核心的符号资本,这些资本的存在为泽里克曼的编译和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确保了译作传播场域顺利形成。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赋予了各高校学习苏联经验的社会责任,同时为苏联教材翻译与传播注入了强大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苏联是当时可以借鉴并能向我国进行出口技术的社会主义国家。1952年,国家提出学习苏联经验并进行院系调整,把民国时期效仿欧美模式的高校体系改造成苏联模式的高校体系,强化工程实践,建设单科性大学(刘运明1992:44)。新调整建立的大学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组织等方面借鉴苏联模式。1952年11月教育部《关于翻译出版苏联高等学校教材的暂行规定》,要求各高校制定编译和使用苏联教材。教育部的规定以及相对优厚的经费支持,使翻译和传播苏联教材在全国高校形成了热潮,到1956年全国高校超过三分之一的课程采用了翻译版的苏联教材或专家讲稿(陈磊2017:15)。在意识形态和社会资本支撑下,苏联教育理念和学术惯习悄然移植。
第三,泽里克曼拥有的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为教材译作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Lib.1998)。泽里克曼1938年毕业于精细化工专业,1941年获稀有金属精细冶金学技术科学博士学位,具有学科交叉的教育背景。他1941-1945年曾在苏联国防实验室工作,研制国防稀有金属材料,此后长期在莫斯科有色金属及黄金学院稀有金属和粉末冶金系工作;1957年10月至1959年1月受聘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教授和院务会顾问(中南矿冶学院1983:35)。泽里克曼学术成果丰硕,以稀有金属冶金、难熔稀有金属的冶金学、湿法冶金过程理论等为主题,出版专著和教材十余部。泽里克曼的学术成就与影响力构成了其译作传播的强大文化资本。
5.3 中国稀有金属冶金学科场域和泽里克曼教材传播
场域在布迪厄的理论中具有双重含义,首先,场域是各种社会活动与力量舞台,是它们的冲突场所;其次,场域是资本与惯习共同塑造的社会结构,对参与个体起到规训的作用。场域通过将一种特定行为范式置于决定性地位,极大地削弱了个体的自主性,迫使个体基本遵循场域的制度性规则来行动。研究表明,在泽里克曼的教学实践、教材编译活动之后,通过国内学者的创新发展,新中国稀有金属学科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场域。正是通过该场域的四大特征:知识体系专题化、研究方法杂交化(跨学科交叉)、重视工程实践、创新发展,新中国不仅创办了稀有金属冶金学科,成就了一批著名学者,而且成功地建成了相关工程企业单位,因此也进一步增强了场域的影响,深化其传播的能力。
根据检索泽里克曼教材译本被中国学者引用情况,其学科分布和读者来源分布见图2、图3。图2显示,作为冶金类专业教材,泽里克曼译教材主要被冶金学科引用(引用量占比38.8%),同时被无机化工与化学类(占比26.1%)、资源与环境类(占比16.5%)、金属材料(占比10%)、核技术与武器类(占比8.5%)等学科长期引用。图3显示,对泽里克曼系列教材的引用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包括:中南大学(占比25.5%)、昆明理工大学(占比23.4%),以及华东化工学院、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所、东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湖南省株洲钻石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辽宁省锦州铁合金厂等十多家单位。主要为具有工科优势的高校、工程相关的研究院和重工业单位,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重工程实践的特点。
图3 引用泽里克曼教材的读者来源分布
新中国稀有金属学科场域的特点还表现在其知识体系专题化和研究方法杂交化(跨学科交叉)。受苏联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影响,同时源于泽里克曼大学毕业于精细化工学科、博士毕业于稀有金属精细冶金学科的教育背景,泽里克曼教材具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1)共性原理篇幅少;2)重点以元素为主线,根据性能对元素分类,逐个探讨各元素的矿物处理方法、冶炼原理与工艺、深加工技术,尤其是精细化工理论与新技术在冶金过程中的应用;3)各章之间基本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以泽里克曼在中南矿冶学院的讲稿《稀有金属冶金学》(苏联专家讲稿)为例,全书由绪论和三篇共十六章组成。绪论包括定义、技术分类、生产工艺特点,内容仅占总篇幅2%。第一篇分类为高熔点金属,包括钨、钼、钽和铌、钛、锆元素五种最常用高熔点金属;第二篇分类为稀土金属和钍,包括与特种功能材料密切相关的元素;第三篇分类为稀有分散金属,包括镓,铟,铊,锗,铼五种与电子工业密切相关的元素。上述知识结构具有专题化特点:元素性能分类清晰;元素各论重点突出;反映稀有金属元素提取分离方法的差异大于共性的技术特点;保证知识体系专门化、研究方法杂交化。这种专题化的知识结构顺应了我国1980年代以前培养专门化工程师的行动规则,因此在传播场域得到了充分实践。
与此相反,同期出版的日本丸善株式会社《稀有金属制取》(1963)篇幅与泽里克曼《稀有金属冶金学》(苏联专家讲稿)相似,但知识结构呈现为重共性原理轻研究对象。该教材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有色金属冶炼通用原理与技术,占教材总篇幅约30%;第二部分为元素各论,涉及多达三十八种元素以及稀土元素和铂系金属。由于涉及元素众多,各章节内容专门化程度较弱,实用性不强。这种逻辑框架的教材适应“通才”培养,并不适应“专才”培养,其知识逻辑结构被上世纪五十年代权力场域所排斥。该译作首版之后未再版。
泽里克曼教材传播场域的另一个特征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自主创新。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自编稀有金属冶金学教材借鉴了泽里克曼教材相似的知识结构模式。1981年李洪桂组织编著了《稀有金属冶金原理及工艺》(李洪桂1981),使本土教材与泽里克曼教材在知识结构模式上相似的同时,又修正了其跟不上时代的缺陷,增强了场域本身的生命力。再如1990年李洪桂主编的《稀有金属冶金学》沿用了按元素性能分类的编撰模式:第一篇钨钼冶金、第二篇钛锆铪冶金、第三篇锂铌冶金、第四篇稀土金属冶金(李洪桂1990)。吴炳乾主编的《稀土冶金学》,也采用了类似逻辑结构(吴炳乾1997)。必须审视的是,尽管知识逻辑构架相似,但李洪桂主编的教材在原理上修正了泽里克曼教材的不足,增加了我国学者创立的以机械活化为代表的原创新技术,补充了技术前沿性稀有金属元素,编著了新能源金属锂的冶金原理与技术,彰显了新教材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泽里克曼稀有金属冶金系列教材影响了我国稀有金属冶金学者学术惯习的建构,也影响了我国稀有金属冶金企业创建和高校学科发展。其教材介绍的苏打烧结、苏打压煮、盐酸分解、氢氧化钠分解钨矿的工艺技术(泽里克曼1960),通过苏联援建项目被应用于一系列工程实践,如株洲硬质合金厂、吉林铁合金厂、自贡硬质合金厂等(姚珍刚2004),其中株洲硬质合金厂被誉为“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摇篮”。这些技术基本建立了以苏联技术为基础的中国钨冶金工业体系,推进了我国从钨原料出口国转变成为钨加工产品生产国(赵中伟2019)。受益于稀有金属冶金学科场域的知识体系专题化、研究方法杂交化、重视工程实践、创新发展的行动规则,通过我国学者全面自主创新,中南矿冶学院从无到有建立了稀有金属冶金专业,成为国内稀有金属冶金理论与工艺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南大学2012:30)。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稀有金属冶金所属的冶金工程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一位。稀有金属冶金学科场域的成功建构,使泽里克曼系列教材获得反响并持续传播。
6.结语
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我国第一次大规模跨国技术转移中工程技术类教材的翻译与传播,有助于揭示技术文化跨国传播的路径与成因,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为考察这一社会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模型。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探究了泽里克曼教材译作的翻译与传播状况;借助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中“场域”“资本”“惯习”等概念,分析了泽里克曼教材的翻译与传播活动,指出了其作品之所以能够长久传播是因为冶金学科场域的影响,而冶金学科场域的形成得益于泽里克曼在教学与编译活动中推广的知识思想惯习以及为这种惯习提供支撑的庞大资本力量。这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跨国技术转移中,科技教材或专著的传播高度依赖场域对思想以及行为的规训力量,这种场域一旦形成会持久地将思维、方法注入到行动者的观念与实践,构成场域参与者及后来者的普遍常识(norm)。正因为场域的影响深远,塑造或影响场域的形成变得至关重要。从泽里克曼教材传播来看,原著在惯习传递上的先发优势,多种资本的支撑,场域形成之后指导实践活动的示范效应,共同支撑了其译作持续传播。